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LSS、pH及NO-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利用DPB反硝化聚磷污泥以SBR进行试验,以考察MLSS、pH值和NO-2-N浓度对聚磷菌厌氧放磷和缺氧吸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MLSS可缩短放磷和缺氧吸磷反应时间,但MLSS过高易导致反硝化吸磷后期出现磷的二次释放;随着pH值的升高(pH=6~8)则P/C值也升高,继续升高pH值到8以上时发生了磷酸盐的沉淀,影响到正常的放磷反应.此外,在反硝化吸磷过程中pH值的大幅升高也会对生物除磷效果造成干扰;控制NO-2-N浓度为5.5~9.5mg/L可使聚磷污泥以NO-2-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反应,当NO-2-N达到15 mg/L时反硝化和吸磷反应均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2.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对接触氧化、SBR、A/O、A2/O和双污泥系统的活性污泥做了好氧吸磷和缺氧吸磷的静态烧杯试验,单独考察了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和在缺氧条件下以NO3-为电子受体的释/吸磷特性。结果表明,SBR、A2/O、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好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有很好的吸磷效果,其中双污泥系统污泥的缺氧吸磷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大。而且在缺氧条件下,当NO3-充足时其浓度对吸磷效果影响不大,吸磷速率为7.52 mgPO43--P/(gMLVSS.h),反硝化速率为9.74 mgNOx--N/(gMLVSS.h)。在厌氧条件下,以蔗糖为碳源的释磷量最小,释磷速率亦最低,而以CH3COONa为碳源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均最大,释磷速率为4.2 mgPO43--P/(gMLVSS.h)。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生物滤池硝化一反硝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短程脱氮、除磷以及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指出,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滤池工艺及提高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布吉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中发现在AA/O工艺中高污泥浓度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泥浓度高脱氮除磷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具体从反应速率、回流溶解氧、有机碳源分配、同程反硝化等方面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在处理设施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污泥浓度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污泥回流比对A_2N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的超越污泥和回流污泥回流比对A2N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在超越污泥回流比与回流污泥回流比相同且分别为0.3、0.4和0.6的条件下,A2N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90.3%、91.6%,相应的出水COD为20.3、28.4、25.3 mg/L;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1%、90%、84.9%,出水总氮分别为6.75、5.43、6.95mg/L;对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99.6%和99.0%,出水磷浓度分别为0.02、0.02、0.05mg/L.当回流比为0.4时,A2N系统的除污效果最好.研究还发现,超越污泥流量直接决定了未经硝化而直接进入缺氧池的氨氮量,进而影响出水氨氮浓度.因此,在保证缺氧池有足够污泥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超越污泥流量,以降低出水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的生产性试验装置,研究了污泥龄(SRT)对两级生物选择反硝化除磷脱氮(BBSNP)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T对BBSNP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效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将SRT从7 d提高到15 d时,厌氧区的COD去除率由62.37%提高到80.32%;缺氧吸磷率均值由33.9%提高到77.9%,厌氧释磷倍数由3.11倍提高到4.13倍;总氮去除率由68.27%提高到74.05%,这表明系统内富集了大量的反硝化聚磷菌,表现出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提高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再生水厂的多段AO工艺为例,通过对其生化池进行水量分配、短流、强化缺氧段利用等方面的改造,最终实现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骆燕萍  李琳  王小翠 《山西建筑》2010,36(13):154-155
根据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培养方式的两种不同类型,并对两种方式分别培养反硝化除磷污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较快的反硝化除磷污泥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pH值对SBBR自养脱氮系统效能及功能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在不同pH值条件下稳定运行的SBBR自养脱氮反应器中分别提取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样品的基因组DNA,通过特异引物扩增系统内亚硝化菌(AOB)、硝化菌(NOB)及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的基因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功能菌进行定量分析,研究pH值对系统运行效能及功能菌数量的影响。研究显示,pH值对SBBR自养脱氮系统的运行效能及三大功能菌的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在pH值=6.0的酸性条件下,AOB、NOB及ANAMMOX菌数量比其他pH值条件下的低,脱氮效果差。AOB在pH值=7.0~8.0范围内数量较多,在pH值=9.0时将受到明显抑制。在pH值=7.0~9.0的范围内,NOB数量的变化趋势没有AOB的显著。在pH值=8.0时,各功能菌的数量均达到最大值,系统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微生态环境,运行效能较佳,因此该值为此SBBR自养脱氮系统的最佳控制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条件下,接种物不同的厌氧体系的同步脱硫反硝化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从零增加到250mg/L时,两个接种物不同的反应器对硫化物、硝态氮和COD的去除率变化不同。接种厌氧污泥的1#反应器对硫化物的去除率从85%逐渐增加到99%,80%~90%的进水COD被去除,但产气量逐渐降低,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积累,反硝化脱氮困难;接种脱氮硫杆菌到厌氧污泥中的2#反应器对硫化物的去除率一直稳定在99%,相应的产气量也逐渐增大,脱氮效率高,55%~73%的进水COD被去除。此外,在这个浓度范围内,还观察到两个反应器出水硫酸盐的浓度由不加乙酸钠的23mg/L分别降到18mg/L和19mg/L,理论上硫转化率提高了4%~19%。当进水COD400mg/L时,仅60%~76%的硫化物被去除,相应的产气量也迅速降低,硫化物的氧化和反硝化过程均明显受到抑制。总而言之,在进水COD为250mg/L时,2#反应器对硫化物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均达到了100%左右,对硫化物的比降解速率和产气量也提高了1.1~1.2倍,相应的出水硫酸盐浓度最低,80%左右的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73%的COD被去除,可以实现同时脱氮、除硫和除碳,为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盐条件下生物脱氮除磷系统构建周期长、构建困难的问题,在前期对高盐榨菜废水磷酸盐生物还原除磷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高盐榨菜废水基于磷酸盐还原除磷的同步脱氮除磷系统的快速构建方法,重点考察不同城市污水厂的接种污泥对系统构建的影响,并采用PCR-DGGE技术探讨了系统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在盐度为3%(以NaCl计)、水温为(30±2)℃、DO为3~4 mg/L、负荷为0.5 kgCOD/(m3.d)的条件下,接种不同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反应器在18~30 d内均能够成功构建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对COD、PO34--P、NH4+-N、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60%、97%和95%以上,泥种对系统构建的影响不显著。PCR-DGGE研究表明: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与接种污泥微生物种群仍存在56.4%的相似度,表明接种污泥中有部分微生物可以适应高盐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人工合成污水的浓度、流量和污泥浓度 ,探讨有机污泥负荷对无回流间隙曝气系统 ( Non-Backflow Intermittent Aeration System,缩写为 NBIAS)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通过改变进水流量或浓度而引起污泥负荷变化的条件下 ,当进水 CODcr为 3 0 0~ 40 0 mg/ L,流量为 0 .5 L/ h,污泥浓度为 2 .0 g/ L(对应污泥负荷为 0 .3 g CODcr/ ( g MLSS· d) )左右时 ,系统去除有机物、氮、磷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pH对剩余污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pH分别控制在不同条件下(3.0、5.0、8.0、10.0和不调节),并测定各条件下剩余污泥溶出的NH4+-N和PO34--P浓度,考察了剩余污泥在水解酸化过程中pH对NH4+-N、PO43--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剩余污泥的pH进行调节,能够提高氨氮、正磷酸盐的释放量,且酸性环境下的NH4+-N和PO43--P释放量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除磷脱氮SBR系统的污泥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除磷脱氮SBR系统活性污泥性能及活性的研究,认为该系统特有的物质转化方式是导致活性污泥的性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好氧污泥比厌氧污泥浓度低,好氧污泥中挥发性固体物质的比例比厌氧污泥低;在间歇曝气系统中分子氧的不连续输入使氧化酶传递氧的过程受阻,导致耗氧呼吸速率(SOUR)和脱氢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前者在厌氧段增加而在好氧段减小,后者在好氧段增加而在缺氧段减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时除磷脱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实现同时除磷脱氮,以单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 25℃、pH值为 7~8、厌氧反应 80~90min、好氧反应 240min、曝气阶段的DO为 1~2mg/L、SRT为 20d的运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反硝化聚磷菌能够与硝化菌在颗粒污泥中共存并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占全部聚磷菌的 73. 1%;系统处于稳态时对氮、磷和有机碳具有非常稳定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氨氮、磷和乙酸碳浓度分别为 25~50、8~15、100~180mg/L,MLSS为 7. 0g/L,MLVSS为 6. 4g/L时,对氨氮、总无机氮、磷、乙酸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7. 8%、89. 7%、96. 8%和98. 8%。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介绍一种新型高效生化反应工艺——间歇式循环上向流污泥床.采用其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其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在进水COD为240~330 mg/L、TN为50~70 mg/L、TP为4.0~6.5 mg/L、DO为0.4 mg/L的条件下,该反应器能同时实现对COD、氨氮、SS、TN和TP的去除,出水澄清,SS含量很低,对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在90%、90%、82%以上,COD、BOD5、氨氮、TN浓度等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TP浓度能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浓缩时间对浓缩效果、磷释放及去除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已建有重力浓缩池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且污水厂处理能力存有一定富余时,可适当延长浓缩池的污泥浓缩时间,这既可大大提高浓缩池出泥的含固率,又可大部保留污泥中的含磷量,且不会对污水厂除磷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碳源生活污水(COD/TN5,COD180 mg/L)的脱氮尤其是除磷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控制污泥外循环侧流除磷、分段进水、好氧/缺氧交替运行的SBR工艺的曝气量,实现了碳源的合理分配,获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控制曝气量为3.57 m3/(h.m3),在进水COD、氨氮、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121、29、31.4、4.6 mg/L的条件下,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6%、98.6%、61.7%、93.6%。研究还发现,通过污泥外循环强化厌氧释磷可破坏聚磷菌的贮磷平衡,1次/d的污泥外循环侧流除磷不但保障了系统的除磷效果,还简化了侧流除磷工艺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工艺调控的基础上,发现限氧曝气、连续流A/O工艺在长污泥龄条件下融合外排厌氧富磷上清液的侧流除磷技术可以解决污泥减量工艺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泥减量LSP&PNR工艺。应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SRT=50d、DO=0.5~1.5mg/L以及进水COD=332~420mg/L、NH,-N=30~40mg/L、TN=34~51mg/L、TP=6~9mg/L的条件下,出水COD≤23mg/L、NH3-N≤3.2mg/L、TN≤17mg/L、TP≤0.72mg/L;表观污泥产率为0.155gMLSS/gCOD。研究还发现,在LSP&PNR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是最主要的脱氮形式,约占反硝化脱氮总量的60%;代谢BOD,的需氧量为1.38~1.57kgO2/kgBOD5;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相当于处理水量的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