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重新回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磷负荷。针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浓缩时间、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曝气对磷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池中的剩余污泥静置4 h后,释磷速率显著加快。在污泥浓缩池投加0.1 g/g干泥的PAC不仅将快速释磷时间延迟至8 h,还可以显著降低上清液中的磷酸盐浓度。对污泥浓缩池曝气30 min且溶解氧达到3 mg/L以上时,上清液中磷酸盐浓度降低了77.7%。通过合理控制剩余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投加PAC以及曝气等,可以降低浓缩池上清液磷浓度,有效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有机物中分子量分布与浓缩时间,浓缩温度的关系。通过试验得知,对于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当浓缩温度一定时,大,中,小分子均匀随着浓缩时间延长而增加,小分子增加量和比例最大;同样,当浓缩时间一定时,大,中,小分子鬃家缩温度升高的而增加,小分子啬量和比例最大 。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工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自来水厂污泥进行了斜板浓缩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浓缩池不但要以固体负荷为设计参数,还应校核其水力负荷;浓缩池进泥浓度对浓缩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进泥浓度〈0.12%时,浓缩效果较差;搅拌转速在较大范围内对污泥浓缩效果的影响基本一致,但搅拌速度过低则易造成刮泥不均匀;斜板浓缩池对污泥的浓缩效率明显高于无斜板浓缩池,在斜板间距≤12cm时其浓缩效率比无斜板浓缩池的高1.5倍;污泥性质对浓缩性能影响较大,有机物和铝含量越低,无机物含量越高,污泥颗粒粒径越大,则污泥的浓缩性能越好;土地价格在斜板浓缩池和无斜板浓缩池的经济性比较中非常重要,在用地面积紧张、土地价格高的地区,斜板浓缩池具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开发了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ICSTD)反应器,并进行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9. 68kgVS/(m3·d)、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3. 1d、污泥固体停留时间为54. 8d的条件下,污泥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79. 1%,排泥含水率达到90%,且上清液清澈,污泥消化与浓缩过程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淑红 《市政技术》2012,30(1):103-10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将污泥脱水分离液引入浓缩池的技术改造,它可改善污泥浓缩和减少絮凝剂使用量,为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实践证明,将分离液引入浓缩池,可以提高污泥浓缩池的运行效率,降低脱水系统的处理量,从而减少了絮凝剂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型试验研究,获得了在不同运行参数情况下的活性污泥气浮浓缩过程曲线;提出了污泥浓缩时间在40min左右,并忽略泥水分离时间的结论,同时为气浮浓缩池的构造设计提供了依据。最后,还对试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厂回流污泥泵站的污泥为试验泥样,考察了改良型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MISTD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务件下,MISTD反应器的最佳污泥投配率为32%;在此投配率下,当进泥含水率为99.6%~99.8%、VS/TS值为0.45~0.65时,排泥含水率为92%~95%、VS/TS值为0.25~0.33,实际产气量为25~35 L/d,排泥比阻<1×1013 m/kg.MISTD反应器对污泥的浓缩和消化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浓缩池和消化池.  相似文献   

9.
回流污泥浓缩池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中,为强化污水生物除磷效果,回流污泥在进入厌氧池前,增设回流污泥浓缩池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上海东区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的气浮浓缩试验结果,获得了气浮法浓缩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的主要设计参数:溶气压力P、气固比α_s和固体负荷L_B,并论证了选取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溶解氧浓度对A~2/O工艺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污水厂中最常采用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研究,系统探讨了DO浓度对该工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好氧区的DO平均浓度从4.0 mg/L降低至1.0 mg/L时,对COD的去除基本不受影响;而系统的硝化效果逐渐降低,但是低DO浓度引发的SND等作用,使得对TN的去除率反而逐渐升高。单纯从生物脱氮的角度考虑,A2/O工艺可以在DO为1.0~2.0 mg/L之间运行。不过低DO浓度运行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很大,在DO为1.0 mg/L时,除磷效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供氧不足引发了生物除磷性能的恶性循环。另外,低DO浓度运行还引发系统中的污泥发生了微膨胀现象,在污泥微膨胀期间出水SS<5 mg/L。就总体的运行情况而言,不同于A/O等单纯脱氮工艺,A2/O工艺不宜在DO<2.0 mg/L的条件下运行,否则需要引入化学除磷。  相似文献   

12.
基于HPB工艺中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验证HPB工艺在提标扩容实际生产工况下的处理效果和可实施性,在湖南某水质净化厂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试验期间,在总进、出水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进行HPB工艺改造,将现状两组生化池(A2/O)切换为单组运行,处理水量提升1倍,总停留时间缩短为5. 0 h以下。通过复合粉末载体的投加及排泥过程中载体和附着微生物的回收循环,实现了"双泥龄",克服了脱氮菌和除磷菌的污泥龄矛盾,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生化池混合液浓度控制在10 000 mg/L左右,在厂区进水水量和水质变化较大(KZ≥1. 3)、水温低于冬季设计温度时,HPB工艺系统运行稳定,主要出水水质指标COD <30 mg/L、NH3-N <1. 5 mg/L、TN <10 mg/L、TP <0. 3 mg/L,能够实现高效、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最佳的污泥浓缩工艺,德国某污水厂对螺旋式、转鼓式、离心式、带式等7种不同的污泥浓缩机进行了运行性能和费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浓缩机最小处理量为30m3/h、每天24 h连续运行、出泥含固率控制在5%~6%、固体回收率>90%的前提下,某带式浓缩机运行效果好且费用低,是最适合该污水厂的污泥浓缩机;该带式浓缩机的处理量为100 m3/h,药耗约为2.5 g/kgDS,电耗约为0.12 kW·h/m3.  相似文献   

14.
结合厦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应用情况,考察了预浓缩—FeC l3和CaO调质—高压隔膜厢式压滤机对污泥的深度脱水效果,并研究了泥饼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污泥经深度脱水后,泥饼含水率60%,自然放置7 d后,含水率可进一步降至45%左右,满足填埋的要求,另外还可用于制砖和作园林绿化的土壤基质,也可作焚烧处置。污泥深度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滤液可循环利用,回流至进水处时,对出水水质影响很小,且可为脱氮过程提供碳源和碱度;回流至重力浓缩池时,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脱水效率。与传统污泥脱水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UNITANK工艺在猎德污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用UNITANK新工艺,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后已基本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水量要求。在该项目的设计及调试运行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较有效的应对措施,克服了该工艺应用于大型污水厂的不足,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由于除磷系统及污泥系统正处于运行调试中,除磷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MLSS、pH及NO-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利用DPB反硝化聚磷污泥以SBR进行试验,以考察MLSS、pH值和NO-2-N浓度对聚磷菌厌氧放磷和缺氧吸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MLSS可缩短放磷和缺氧吸磷反应时间,但MLSS过高易导致反硝化吸磷后期出现磷的二次释放;随着pH值的升高(pH=6~8)则P/C值也升高,继续升高pH值到8以上时发生了磷酸盐的沉淀,影响到正常的放磷反应.此外,在反硝化吸磷过程中pH值的大幅升高也会对生物除磷效果造成干扰;控制NO-2-N浓度为5.5~9.5mg/L可使聚磷污泥以NO-2-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反应,当NO-2-N达到15 mg/L时反硝化和吸磷反应均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7.
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污染源,确定了该污水厂除臭工程的范围(生物絮凝反应沉淀池的进水端和出水槽、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及内容(降低H2S、NH3和臭气浓度)。针对主要污染源,经方案比选确定了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方法,介绍了该除臭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方法可使该污水厂的H2S和NH3指标达到厂界排放要求,但对臭气浓度的去除效果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The ‘closed double‐sludge retention time anoxic‐oxic (SRT AO) process’ is a utility model designed by th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t can quantitatively control the nitrification level by adjusting wastewater distribution and mixed sludge return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can thus considerably reduc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s. However, mixed sludge return from the sedimentation tank may dilute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obacteria because th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propagate faster. In this paper, the closed double‐SRT AO process was modell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its application at the Zhuyuan Seco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The distribution ratio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itrobacteria's concentration but does not eliminate the existence of nitrobacteria in the system. Extension of sludge age enhanced th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oncentration and to a greater extent the nitrobacteria concentration, thus attenuated the dilution of nitrobacteria. Mixed liquid recycling showed little effect on nitrobacteria concentration. The closed double‐SRT AO process in Zhuyuan Second WWTP had enough capacity for complete nitrification, but the shortage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influent impeded the nitrogen removal.  相似文献   

19.
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的除磷规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采用SBR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磷的出水浓度<0.5mg/L,并指出污泥龄及DO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