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良型CASS工艺在广西某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远 《中国给水排水》2011,27(24):53-55
广西某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3×104 m3/d(总规模为6×104 m3/d),采用改良型CASS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介绍了该工程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计特点,可供采用类似处理工艺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方某再生水厂原设计规模为0.8×104m~3/d,采用CASS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需提标至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 B标准并扩容至3×104m~3/d。针对占地小、进水浓度高、出水标准高等难点,新建工程(2.5×104m~3/d)采用多段多级A~2/O工艺,提标工程(0.5×104m~3/d)改造原CASS池为A~2/O池,新建与提标工程生物池出水一并接入MBR池,并新增臭氧脱色措施以确保出水指标达标。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在进水水质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总氮均值分别为0.7 mg/L和11.2 mg/L。该工程在占地仅增加85%的情况下,处理水量提升2.75倍,扩建后吨水占地1 m2/m~3;膜池膜组件曝气采用脉冲曝气方式,能有效节能降耗,并延缓膜污堵。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在原有25×104m3/d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新建一座处理能力为15×104m3/d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采用UCT与MBR结合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再生水系统建设规模为4×104m3/d,采用反渗透(R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工业用水水质及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对该工程构筑物的布置形式和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工程效益和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4.
CASS工艺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4×104 m3/d,分两期建成,一期建设规模为2×104 m3/d,采用CASS工艺,设计进水水质依据城市中等污染物浓度水质确定,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实施规模为40×104m3/d,采用分段进水AAO和Verticel处理工艺。通过升级和新建二级生物处理系统、新增深度处理和污泥水处理系统等改造措施,使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其中12×104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剩余28×104m3/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介绍了工程背景、改造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单元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某远城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控制规模为45×10~4m~3/d,一期工程规模为15×10~4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AO+高效澄清池+纤维转盘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深度脱水工艺。从2019年9月—2020年1月运行数据看,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设计值。该污水处理厂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并搭建智慧管控一体化平台。工程设计总投资约为3.70亿元,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别为1.20及0.83元/m3。  相似文献   

7.
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面临提标扩容的任务,设计改造后总处理规模为5×104m3/d,出水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通过比较,选用了运行更稳定、经济效益更优的方案,将现有CAST工艺改造成A2O工艺,同时增加深度处理。改造后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8.
深圳福永污水厂多模式AAO/ABF工艺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福永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12.5×104m3/d,二级处理采用了多模式A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自动反冲洗滤池(ABF),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技术特点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规模旱季为60×104m3/d,雨季为135×104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该厂利用尾水发电,即污水处理量为(55~60)×104m3/d,发电量为18 000~19 300 kW.h/d,占污水厂用电总量的15%以上,4~5年即可收回投资。这为污水厂降低运行成本、合理利用处理出水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河西北污水处理厂一期采用AB工艺,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设计处理规模为7.5×104m3/d,出水COD及SS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执行。改扩建后的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6×104m3/d,采用生物脱氮除磷辅以深度处理工艺,使实际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彭弘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0):36-41
厦门石渭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10×104 m3/d,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规划远期总规模为40×104 m3/d。本次改扩建工程包括扩建10×104 m3/d规模,并完成对一期工程的升级改造。为使改扩建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工程采用了多模式A2/O工艺,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与一期工程的有机衔接和合理利用。试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设计合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2.
平凉市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5.0×104m3/d,采用传统A2/O+深度处理工艺,本次扩建后规模达到8.5×104m3/d。针对厂区用地紧张、进水总氮浓度高等问题,缺氧区采用生物转盘强化系统的脱氮性能,好氧区改造为限氧曝气区,并新建初沉池以确保出水指标达标。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在低温、低碳氮比条件下,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工程总投资为10793.17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0.72元/m3。  相似文献   

13.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实施规模为10×104m3/d,采用了多段多级AO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介绍了调试期间及正式运行后的情况,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二厂处理规模为20×104m3/d,原采用DE型氧化沟处理工艺,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的排放要求,在充分利用原有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采用A/A/O原理对原有DE氧化沟设施进行改造,并新建部分污水深度处理设施。介绍了升级改造的思路及具体改造方案,对比分析了改造前后的污水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自调试投产至今,各项出水指标均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改造工程投资较低(约6 000万元),单位经营成本仅增加0.31元/m3。化学辅助同步除磷系统经一年多的实际运行,并未发现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积累而导致处理效果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湖南某化工农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 m^3/d,在充分分析现有污水厂处理工艺、进出水指标以及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高级氧化前置预处理+强化生化+后置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直接运行费用为8.004元/m^3。  相似文献   

16.
昆明超冠人造板厂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附近,每天产生的废水仅50 m3,但成分复杂,含有纤维素、SS、泥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等,废水COD为160~200 mg/L、BOD5为80~100mg/L、SS为200~250 mg/L,采用CASS/MBR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工程已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运行稳定,处理出水回用于冷却用水、绿化用水。该工程投资约20万元,运行费用为0.92元/m3,处理水回用后每年节约水费为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7.
兴平市污水处理厂VT深井曝气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省兴平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国内首次引进加拿大VERTREATTM(简称VT)深井曝气工艺。该厂规模为5×104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实际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VT工艺的主体反应器由两口直径为3.2 m、深为92 m的深井组成。整个VT生化系统的占地面积为4 400 m2。深井反应器内的氧气利用率为65%~86%,并实现"一气多用":曝气除满足微生物新陈代谢需要外,还用于混合液搅拌、气提、后续气浮泥水分离等,大大节省了运行成本,处理电耗约0.8 kW.h/kgBOD5。  相似文献   

18.
南通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规模为2×104m3/d,占地约2.85 hm2,于2008年建成,主要处理工业集中区内经过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的化工废水(5 000 m3/d),以及由污水处理厂北部三个乡镇的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的综合废水(15 000m3/d)。对现状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各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进行校核,并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实施后取得了预期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设计规模为4×104 m3/d,污水处理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在氧化沟前端设置了生物选择池,实际运行表明,该工程除磷脱氮效果较好,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介绍了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