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田化学堵水调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堵水调剖剂的应用开发情况和研究现状,油田化学堵水剂包括选择性堵水剂和非选择性堵水剂.根据分散介质的不同,选择性堵水剂有水基堵剂、油基堵剂和醇基堵剂;非选择性堵水剂有水泥、固体颗粒、热固性树脂、无机盐沉淀以及聚合物凝胶等.结合国内地质状况对堵水调剖剂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今后堵水调剖剂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化学调剖堵水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归纳统计了国内外多种化学调剖堵水材料分类的方法,并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兴材料5大类对国内外已经研制和开发的调剖堵水材料及有应用前景的调剖堵水材料进行了分类描述。分析表明,有机材料中的聚合物凝胶类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化学调剖堵水材料。  相似文献   

3.
堵水调剖剂对改善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弱凝胶和颗粒类油田传统堵水调剖剂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介绍了植物油脂的特点及其在新兴领域如植物油聚硫橡胶、植物基生态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推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硫化交联、交内酯化和皂化水解等化学改性方法将植物油脂及其工业副产物油脚用于油田堵水调剖领域。植物油脂和油脚价格低廉,化学改性方法简便易操作,对岩心的封堵效果好,在油田深部堵水调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气井见水早造成注水井波及系数降低及投资费用增加等方面的危害,分析了选择性堵水调剖剂和非选择性堵水调剖剂的特点及其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情况,选择性堵水剂是利用油和水、出油层和出水层之间的性质差异来实现选择性堵水的;非选择性堵水技术则主要用于封堵单一水层或高含水层。文章还总结了化学堵水调剖的应用效果,展望了堵水调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调剖堵水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近年来油田常用调剖堵水材料研究的现状和最新成果。分析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实用性。介绍了复合材料、延缓交联体系、胶态分散凝胶、高吸水树脂等今后可能大规模应用的材料,以及了无机材料、工业废弃物、磁性材料、活性稠油等较为廉价的材料。最后探讨了油田调剖堵水材料的研究方向,即疏水缔合聚合物、新型表面活性剂、微胶囊技术已经或有望取得突破并得到实际应用。纳米材料、生物酶等材料将成为调剖堵水材料研究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SZ36-1油田具有储层胶结疏松、非均质性严重、平均渗透率较高、原油黏度较高和单井注水量较大等特点,亟待采取液流转向措施以达到稳油控水的效果。以SZ36-1油田实际储层地质和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开展了堵水(堵水剂为淀粉接枝共聚物)、调剖(调剖剂为Cr~(3+)聚合物凝胶)和"堵水+调剖"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堵水或调剖措施相比较,"调剖+堵水"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较好。随堵水剂顶替液段塞尺寸增加,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增加,堵水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但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趋势,所以综合分析合理段塞尺寸为0.05 PV左右。除此之外,随储层原油黏度增加,水驱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减小,采收率降低;"堵水+调剖"措施后,注入压力升高幅度增加,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增加,但最终采收率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调剖堵水顺序和调剖堵水时机对提高非均质岩心采收率的影响,选择1种堵水剂和强度不同的2种调剖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层非均质岩心模型物理模拟实验,设定3种不同的调剖堵水顺序和7种不同的调剖堵水时机。研究结果表明,先调剖后堵水起到了很好的调堵效果,与先堵水后调剖以及同时调剖堵水相比,采收率增加幅度更大,强胶体系最终采收率为69.26%,弱胶体系最终采收率为64.94%。研究调剖堵水时机时发现,调剖与堵水间隔时间越长降水增油效果越好,且调剖堵水结合的最佳时机为调剖后水驱至0.5倍孔隙体积进行堵水,继续增加水驱时间采收率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9.
埕东油田西区南块从1980年就开展了堵水调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堵调工艺经历了油水井单井堵水调剖、区块整体堵水、区块整体封堵大孔道和以堵调工艺为主要措施的控水稳油阶段。经多轮次重复堵调,该区预测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分别增加76.842×104t和14.23%,在堵剂开发和应用工艺等方面也获得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可改善堵水调剖剂的性能,在油田堵水调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概述了纳米材料在油田堵水调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讨论了纳米材料在调控凝胶成胶时间、改善堵水调剖剂稳定性与力学性能、提高乳液和泡沫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展望了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温深井油藏、特高渗大孔道油藏、低渗透油藏堵水调剖中的应用前景。图2 参32  相似文献   

11.
国内堵水调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宜坤  覃和  蔡磊 《钻采工艺》2006,29(5):105-106,123
简要叙述了堵水凋剖的意义和中国堵水调剖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堵水调剖的油藏工程研究、化学剂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施工工艺、效果评价方法、堵水调剖软件的研发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堵水调剖的现状,列举了水平井、高温深井、底水堵水及合理用量设计、放置技术等当前堵水调剖技术上的难点,指出高含水油藏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基于分子设计的延迟膨胀调剖剂技术、具有工业意义的选择性堵水剂技术、简洁实用的堵水调剖设计软件开发等是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堵水调剖将成为油藏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埕东油田西区南块多轮次重复堵调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埕东油田西区西块从1980年就开展了堵水调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堵调工艺经历了油水井单井堵水调剖,区块整体堵水,区块整体堵大孔道和以堵调工艺为主要措施的控水稳油阶段,经多轮次重复堵调,该区预测可采用采储量和收率分别为增加76.842×10^4t和14.23%,在堵剂开发和应用工艺等方面也获得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预交联凝胶颗粒堵水调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交联凝胶颗粒在油田堵水调剖中应用广泛.介绍了预交联颗粒堵水调剖剂的种类、调剖机理和性能评价方法.对预交联颗粒堵水调剖剂的合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类调剖剂在深部调剖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油气田普遍进入注水开发后期,油田含水率上升以及过早见水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介绍了国内主要的调剖剂类型,颗粒型堵水剂,泡沫堵水剂,树脂类堵水剂以及冻胶类堵水剂,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总结了各类堵剂的优缺点,并对今后堵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田化学堵水调剖剂开发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60,自引:12,他引:48  
本文分八大类简述了国内各种堵水调剖剂的性能,研究及应用简况,对今后堵水调剖剂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性淀粉强凝胶堵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性淀粉的优越性能,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中、低温油藏的改性淀粉强凝胶堵水调剖剂.研究了该堵水调剖剂各组分浓度对成胶时间与凝胶强度的影响,考查了pH值、温度、水质等作用对堵水调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拟实验方法评价了该堵水调剖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堵水调剖剂强度高,耐盐、耐冲刷,堵剂成胶时间可调,适于中、低温油藏的深部调堵,并且施工成本较低.目前此体系已在吉林油田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九五”期间堵水调剖技术的堵调剂种类、应用状况、调水增油效果以及堵水调剖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总结论述。现场实践表明,堵水调剖技术是改善油藏内部裂缝系统和孔隙介质的油水渗流状况,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开发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油田开发后期,该项技术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近期油田调剖堵水一些新的发展。主要包括颗粒堵水、化学堵水、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的应用。同时对新疆油田调剖堵水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期堵水调剖存在封堵半径小 ,增油有效期短的问题 ,地下仍有部分残余油和死油不能被驱出。现有的单一的调剖堵水工艺技术不能满足高含水期对改善层内、层间及平面矛盾的要求 ,以及动用水驱驱不到的剩余油。IPCS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改善高含水期堵水调剖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文章介绍了IPCS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金阳 《石油知识》2007,(6):20-21
我国油田化学堵水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现场应用.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最初是用水泥浆堵水.后发展了油基水泥、石灰乳、树脂.活性稠油等.60年代以树脂为主.70年代.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凝胶开始在油田应用.从此.油田堵水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堵剂品种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