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AutoMod仿真软件,模拟集装箱码头集疏运的静态运行模式,通过计算,比较分析专用泊位与公用泊位集疏运的处理时间,从而辅助管理者做出决策,满足集装箱码头运输快速有效的需求,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有效利用人力、泊位、堆场和装卸设备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市民的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导致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学,针对商业购物、医疗卫生、交通枢纽及景区娱乐这四种不同的公共空间类型,通过在常州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其静态交通问题进行调研,找出不同公共空间静态交通特征的差异性,提出影响静态交通的若干关键因素,并进行归纳与权重配比,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交通管理,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性重要价值.静态交通管理成功的关键,是妥善处理好影响静态交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依据系统的方法和应用的观点,以静态交通管理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对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静态交通供给管理、静态交通需求管理与静态交通行为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分析,认为解决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的政策与管理、实施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战略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分析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特点与综合效益,提出了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规划原则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静态交通的具体问题和北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结合北京总体结构布局特点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北京静态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建议,并认为北京应采取限制城市中心区内部停车的城市停车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5.
路内停车是城市停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发挥服务车辆出行短时间停放和补充夜间停车位不足的作用。本文以混合交通条件下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研究混合交通条件下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具体条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马鞍山市安居路的道路改造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探讨出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并且我国大城市交通形势又出现了小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交通拥堵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时代等新的情况。针对这些新形式,提出了宏观和中观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宏观层次为考虑车辆出行吸引和车辆使用率的总体停车需求预测,弥补了以往未考虑未出行车辆停车需求的不足;中观层面为考虑公交可达性和多种性质建筑综合开发共享停车需求预测,可减少配建停车泊位,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进行实例分析,丰富和扩展了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开展停车交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常规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通行效率,降低公交车排队延误时间和交通影响,提出增加公交停靠站泊位和控制公交车到达率的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基本过程,建立单泊位和多泊位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利用排队理论系统地分析公交车进站排队特征。其次,调研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数据,获得公交车数量、乘客上下车时间和停靠时间等基本数据。然后,通过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排队系统稳定状态下公交车平均到达率、泊位数、公交停靠时间对公交车排队延误时间的影响。最后,考虑通行能力和排队延误,提出公交停靠站的最优泊位数量和公交到达率,并以实例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停靠泊位数量和公交车到达率优化后,调研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提高10%以上,排队延误降低7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城市出行及停车供需匹配的效率,提出了一种面向出行系统最优配置的停车选择及泊位分配整合模型。构建考虑共享停车用户出行费用和非共享停车用户出行费用的停车选择均衡模型,并设计下降算法求解停车选择均衡模型;对共享停车用户,建立共享停车平台运营商、泊位供给者和泊位需求者综合泊位分配整数规划模型,出行选择模型与泊位分配模型之间通过共享停车泊位分配决策变量建立联系。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泊位分配模型对用户预约请求接受率达到83%,且模型能够高效应用于实际停车问题;出行用户更倾向于选择行驶距离和步行距离近的停车场,共享停车与非共享停车流量增速差距最大的停车请求规模既可以使运营商获得较高利润,又能够提高共享停车与非共享停车流量之间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静态交通设计,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性重要价值。静态交通设计成功的关键,是妥善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人机关系问题。在静态交通设计中必须充分重视固态信息的处理,更要认真加强对流体信息的感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规模城市路网下区域性拥堵频发、交通难于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Ncut的交通子区划分方法。首先使用交通流量和路段速度信息计算交通态势,然后结合交叉口间距离得到动静态结合的关联度指标,最后应用Ncut划分算法对大规模交通路网进行划分,并以子区总关联度最大为目标调整子区边界上的交叉口,使子区内部更为紧密。在真实路网上进行仿真,并经过实验对比与分析说明了该划分方法能把距离近、交通态势相似的交叉口划分到同一子区,并保证子区规模适当、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组合寻优法"的VMS信息显示组合方式来发挥停车选择诱导作用,并对它设计了GA(遗传算法)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目标函数的优化值.通过浙江德清中心城区实例验证,设置诱导后最小总行程时间减少了49.4%,结果显示该模型能通过引导停车者不选择"过热"的停车场而选择其他次选的的停车场可减少总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2.
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居住小区内静态交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居住区内部停车的基本原则,并对居住区内主要停车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Curb parking lot is a major part of city parking facility with lots of problems, especially in CCA(city center area and i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and has much effect on dynamic traffic as well,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scale of curb parking. Basing the whole benefits of the traffic system and considering the minimum synthetical cost on curb parking, a optimization model is brought forward of cur. b parking planning in CCA based on minimum generalized cost.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scale of curb parking can be defined reasonably to make the whole benefits of traffic system optimum in CCA.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出行者的停车换乘需求分布特性,本文假设在轨道交通和城市主干道的单中心城市中,出行需求均匀分布,轨道交通上有连续分布的站点,基于效用理论构建了考虑出行者出行方式(小汽车、轨道交通、停车换乘)和换乘地点选择的分层非集计模型,利用随机连续平衡模型方法并结合算例,得出:停车换乘需求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呈现高峰,停车换乘需求总量随着换乘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各换乘点均吸引了一些回程换乘需求,但需求强度较小,从城市周边吸引换乘需求量较大,需求强度随着与换乘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当换乘停车场容量受限制时,停车换乘需求者会改变换乘点的选择。研究结果对停车换乘设施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停车生成率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车问题一直是困扰各个大城市的难点问题,而以往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由于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不当或者有些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大,常存在预测精度差、适应性低等问题,不能很好的预测出实际的停车需求.在调查基础之上,发现停车需求与土地的区位,汽车保有量增长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区位量化模型,把区位优势度概念引进停车需求预测,并可应用模型求得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对停车生成率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影响城市静态交通的汽车停车场的分类、规划与设计进行了介绍 ,并提出了今后停车场的建设应以地下停车场为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置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形成的延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量化分析路内停车实施以后对路段车流影响,提出设置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形成的延误模型.针对城市最常见的一幅路设置路内停车带的情况,将停车占用道路宽度形成机非混行和停车到达出发形成阻滞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根据不同道路机动车交通量到达(离散流、连续流)推导设置路内停车带车辆运行的减速-加速延误模型和跟驰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设置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形成的总延误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误差在10%以内.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对设计方案的确立起到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发达地区城市停车配建指标管理之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发达地区城市在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制定与管理方面的策略以及配套的交通管理政策特点,结合广州等国内城市在新一轮停车配建指标修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路边停车(指占用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停车)会占用道路资源,对道路实际通行能力有一定影响。在分析路边停车对道路交通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平行式路边停车的路段通行能力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停车后剩余车道数、车道宽度及侧向净宽、车辆进出泊位三个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路边停车剩余车道数的修正系数模型,通过公式推导构建了车辆进出泊位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模型,最后给出了考虑路边停车时提高通行能力的措施建议。以上研究可以为路边停车的设计和管理、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的路段虚拟瓶颈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