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的视讯会议运营业务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方式有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建立在H.323基础上的视讯会议系统两大类。铁通也建设了H.320和H.323两套系统,其中基于H.323的视频应用平台“全视通”于2001年建成.面向公众运营.总体投资近1亿。但迄今为止.这两类视讯会议运营方式都未赢得大量的用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一、宽带视讯会议网现状 视频会议发展已有十多年,但最早的视频会议系统只是政府与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电信、金融的奢侈品。这些系统大多基于H.320协议构建,一般都是由单位自己建设专网,专网专用,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从而将多数企业排除在应用者的门槛之外。这也大大阻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ITU于1998年颁布的H.323第二版,名称为“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基于IP的H.323v2视频会议系统具有灵活的多媒体通信的功能,使得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在各种网络上运行,并能够和其它广域网互通.大大促进了视频会议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新的技术、新的市场要求,宽带视讯网也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讯业务需要和多媒体、3G结合,传统多媒体大多是单向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以H.323为基础的视讯技术正慢慢取代以H.320为基础的视讯技术,并成为主流。H.323视讯业务代表了视讯业务发展的方向,而视讯业务发展的终极,是视讯业务的公众运营化,达到视讯业务的真正普及。当视讯通信迫切需求来临时,专网形式的视讯会议已经无法在第一时间满足跨行业、跨地域的通信。国内各运营商虽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视讯业务,但是社会对视讯业务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多媒体通信业务目前业界的实现方式很多.如基于数字通信的H.320系统,基于IP技术的H.323体系,还有基于SIP技术的视频通信实现方式。另外还有一些基于软件的实现方式,如一些公司推出的基于规模企业用户的远程会议,教育等的应用系统,还有目前流行的SKYPE,MSN等针对个人用户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默  王晓东 《电子技术》2001,28(4):51-53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PC上的Windows 98/NT环境下实现的一个多媒体通信系统,这个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终端符合ITU-T的H.323规约.H.323描述了在无业务质量(QoS)保证的分组交换网(PBN)上提供多媒体通信所需的终端特性,H.323终端可传输实时的语音、视频或数据,并且可用于点对点、多点或广播形式.用VC++6.0语言在局域网上实现了H.323终端的部分功能,系统可提供实时的点对点语音和视频通信.  相似文献   

6.
视讯业务作为一种集图像、语音、数据、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本通过对视讯业务存在的可能性、基于的标准以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使读对视讯业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H.323 和H.320 协议进行了比较,之后介绍了基于网络的H.323 会议电视系统的构成及主要组成部分和H.323 会议电视系统业务平台的构成,讨论了H.323会议电视系统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岳峰 《电信建设》2002,(2):68-71
本文首先对H.323和H.320协议进行了比较,之后介绍了基于网络的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构成及主要组成部分和H.323会议电视系统业务平台的构成,讨论了H.323会议电视系统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明慧 《世界电信》2004,17(4):40-43
简要介绍了IP网络基于H.323的视讯会议系统的发展状况、相应标准的研究进展和主要设备的测试情况,并根据国内视讯业务发展和实际测试中的情况,对视讯会议设备本身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廷亮 《电信科学》2000,16(7):39-41
视讯业务是集语音、图像、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几年来已在电视会议、远程教学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将是未来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当前电信业改革开放带来的激烈竞争,能否把握视讯业务的运营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未来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本文就当前电信业的视讯业务发展现状,论述中国电信视讯业务发展 的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