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管飞  李桂云  刘岚  张少明 《润滑油》2008,23(3):53-56
主要对清净剂在内燃机油中的抗泡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基础油都具有较强泡沫倾向性,但是泡沫稳定性均较低。金属清净剂在不同的基础油中抗泡性能各不相同。问题最严重的是HVIWH300和T106-B之间会形成很大的泡沫倾向性和稳定性,且很难消除。研究发现不同品牌T106在HVIWH300中的抗泡性能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品牌T106复配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几种酚类抗氧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抗氧剂对6种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向加氢基础油中加入0.25%(质量分数)抗氧剂2246-S和RHY510(含硫酚类抗氧剂),可使HVIWH125,HVIWH150,HVIWH500,KN4006,KN40105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诱导期由27~88min提高到226~397min;使HVIWH125,HVIWH150,HVIWH300,HVIWH500,KN4006,KN40106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起始氧化温度由193.34~198.90℃提高到205.48~230.27℃。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碱值磺酸盐清净剂D、硫化烷基酚盐清净剂G以及由低碱值磺酸盐清净剂C、抗氧剂E、分散剂F复合的添加剂组合H之间的复配,考察了添加剂配伍性对基础油抗水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组合H、清净剂D3和清净剂G4复合能有效改善船用柴油机油的抗水洗性能。  相似文献   

4.
考察石油基与煤基基础油及煤基与煤基基础油之间调合关系,并开展煤基基础油与润滑油添加剂复配调合CI-4 15W40柴油机油实验。选取质量比为46∶54的煤基基础油A与煤基基础油B作为复合基础油,考察添加剂的添加量对复合基础油倾点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剂、增黏剂的合适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2%,5%。在此配方下制备的柴油机油主要理化性能均满足CI-4 15W40柴油机油标准要求,与市售同类型品牌柴油机油理化性能对比,其低温性能和黏温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5.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各组分对光安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经紫外光照前后的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质芳烃、中质芳烃、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分别采用薄层色谱、质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组分的烃组成、硫和氮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将从原料油中分离出的各组分反加到光安定性好的饱和烃中,试验验证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是光不安定组分,其中含有硫、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光安定性差。  相似文献   

6.
采用润滑油生物降解性快速测定法对12种矿物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5种润滑添加剂对矿物基础油150 SN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矿物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指数(BDI值)在20.3%~58.2%,均属于难降解物质;矿物基础油的运动黏度、环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以及精制程度影响其生物降解性能;在矿物基础油150 SN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润滑油添加剂T 301,T 307,T 321,T 203后,相应生物降解性能均变差,其中T 203的影响最大,可使150 SN的BDI值降低22.0个百分点,但润滑油添加剂BODEA对150 SN的生物降解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烷苯基苯三唑衍生物,测定了该化合物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防锈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添加剂油溶性好,热稳定性高,当添加剂量达0.3%时,基本达到无锈标准;单独使用时其抗盐雾性较差,与咪唑啉等量复配后性能可提高4倍.此外该添加剂具有极压抗磨性能,是一种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苯并三氮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BTPA),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择HVIWH 150作为基础油,采用旋转氧弹、PDSC评价其抗氧化性能;在四球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所制备添加剂的极压、抗磨和减摩等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苯三唑衍生物在加氢油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及抗磨、极压性能,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铜片腐蚀的作用,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使用醇胺对菜籽油进行改性,考察了醇胺改性菜籽油及未改性菜籽油作为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选取自主合成的3-(2-巯基-苯并噻唑基)-2-乙氧基丙醇(TBE)为添加剂,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单剂、以及与磷酸三丁酯(TBP)复配的复合添加剂的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作为基础油二乙醇胺改性菜籽油效果好于未改性菜籽油及三乙醇胺改性菜籽油;TBE/TBP复合剂的极压、抗磨及减磨性能好于单剂,且存在最佳配方比例。  相似文献   

10.
吕萌 《石油商技》2022,(6):28-36
本文采用日光照射法考察了市场上常用的苯并三唑类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对涡轮机油与光稳定性有关的理化性能外观、氧化安定性及抗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能够减缓光照对油品外观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E和F相较于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G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对涡轮机油光氧化反应的减缓作用更好,抑制了氧化安定性能和抗乳化性能的衰减;尤其是光稳定剂F,降低使用剂量依旧有良好的效果。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E和F在对应的涡轮机油体系中能够减缓光氧化进程;但光稳定剂在行业内应用较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涡轮机油应首先遵循严格避光储存,特殊情况需通过验证并谨慎添加光稳定剂。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利用铜片腐蚀试验和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该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的腐蚀、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并与相同结构的添加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添加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在极压抗磨性能上优于国内外同类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润滑油部分流失或变质后废弃于大气和水土中,污染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平衡。生物可降解润滑油性能符合润滑油的要求,废弃后能被微生物分解,不污染环境。生物降可解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都与常规润滑油的不同,植物油作基础油及无灰分添加剂是生物降解润滑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置沉降法研究石墨烯添加剂的分散性以及储存稳定性,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石墨烯的抗磨减摩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石墨烯可以降低基础油PAO10试验的摩擦因数和钢球的磨斑直径,提高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相对于PAO10基础油,添加石墨烯油样在相同摩擦测试条件下,摩擦因数降低13%,磨斑直径降低17%。石墨烯和基础油的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复合型修饰剂修饰的油溶性纳米铜添加剂,粒径为1~7 nm。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该添加剂在HVIW H150基础油及SJ 5W/30汽油机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含0.1%纳米铜添加剂的HVIW H150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使基础油PB值提高30%以上,磨斑直径降低50%左右;在5W/30 SJ汽油机油中表现出明显的减摩性能,使油品的摩擦系数降低28%以上。这是由于纳米铜超强的延展性使其在润滑油中表现出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锈蚀实验方法(合成海水)考察了常用防锈剂和不同汽轮机油复合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防锈性能。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对加氢基础油进行组分分离,得到饱和烃、芳烃和胶质组分,并考察了芳烃和胶质组分的防锈性能。结果表明,基础油组成不同,防锈剂和汽轮机油复合剂的防锈效果差异很大,并且某些类型防锈剂对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加氢基础油中的芳烃组分对防锈性能有负面作用;加氢基础油光照后的氧化产物中含有羰基基团,对汽轮机油的防锈性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润滑油基础油光照产生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光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喹啉、吲哚和二苯并噻吩,考察了含氮与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物中硫、氮含量是光照前油品中硫、氮含量的2 000倍以上,沉淀物主要由高度缩合的含氮、含氧化合物组成;含氮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影响远大于碱性含氮化合物;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较小,且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低时可使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高时可以延缓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H NMR,13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添加剂(简称纳米Cu)和磷酸三甲酚酯(T306)单剂及两者复配体系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痕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u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当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T306复合使用时,两者将产生协同抗磨减摩效应;且两者添加的质量分数各为0.5%时,复配体系的抗磨效果最佳。两者复合使用时,会在摩擦表面形成由单质Cu的沉积膜及FeS、SO4^2-和PO4^3-的化学反应膜组成的复合表面膜,产生了协同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MAILDI-TOF-MS)、红外光谱(IR)和紫外光谱(UV)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加氢油)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氢、氧、氮和硫元素,沉淀中最高的硫和氮含量为加氢油中硫和氮含量的200倍以上,且硫和氮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含有硫和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引起光不安定的主要化合物。加氢油经光照后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加氢油对光氧化产生的极性化合物溶解能力差,生成大分子化合物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