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设备的发展 ,网络存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已往的镜像存储存在存储速度慢 ,反应延迟大 ,可靠性不高的缺点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块设备驱动的网络存储系统 ,很好的解决了网络镜像存储的一些问题 ,由于设备驱动I/O读写效率快的优点 ,基于设备驱动的网络存储可以大幅度提高存储速度和减少反应延迟 ,本文讨论不同环境下协议的选取并解决了写数据块顺序限制的问题 ,保证并提高了数据存取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光盘镜像服务器的Cache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盘镜像服务器系统的两级Cache结构,即在客户端建立一个小的Cache,通过预取机制增大一次请求的规模;同时,在服务器端设计一个大的Cache,加快数据请求的响应速度。实验证明,两级Cache结构大大提高了光盘镜像服务器系统的数据传输率。  相似文献   

3.
赵勇  赵奎 《计算机安全》2012,(6):6-9,18
提出了一种异地实时卷镜像系统中数据初始化方法,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容灾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时需要中断企业服务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启动了原卷的数据监控,然后进行数据同步,实时捕获数据同步过程中变化的数据并缓存在海量缓存中,同步完成后发送缓存数据到远程备份中心进行重写操作,实现远程镜像卷中数据的初始化。实验结果证明,数据初始化后,应用服务器原卷和远程备份中心镜像卷的数据一致,为数据实时镜像提供数据一致性起点。  相似文献   

4.
信息数据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远程镜像系统通过配置冗余的硬件和相应的高可靠软件,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但足,已有的远程镜像系统都部分存在着依赖于专用设备或底层驱动、性能差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环境的、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异步远程镜像系统.首先,设计了异步镜像逻辑卷,作为虚拟化的数据容器,该卷能够自动追踪并异步传输数据更新,节省网络带宽,同时不依赖于任何的底层设备和驱动.其次,提出了一种不间断服务的异步镜像协议,支持服务在镜像主节点和从节点间的无缝迁移,支持灾难发生和灾后恢复时主从节点的自动切换和不间断服务,同时,协议完全在镜像节点内执行,不影响客户主机的性能.最后,针对镜像卷的读写特点,设计了基于锁的镜像卷访问控制机制,既保证数据一致性,又能在此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读写并发性.FTP trace(文件传输服务跟踪记录)的重放实验证明,在人为引入主节点失效的情况下,服务能够无缝迁移;在主节点灾后数据恢复进行的同时,能够保证服务不间断;最后,FTP Trace的重放流程在"主节点失效-服务迁移-灾后恢复"场景下仅比无故障时多花费14%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发展,网络存储的安全性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大规模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方传输模式的存储安全系统框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权能标识的三方安全协议,该协议的最大特点是传输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机制二者独立。通过对三方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和推导,从逻辑上验证请求中权能标识的完整性、协议传输过程的正确性,以及消息的真实性,从而确保了三方安全协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远程镜像核心数据对于依赖于数字信息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要.平衡数据可用性、存取性能以及构建和维护成本是设计远程镜像系统必须仔细考虑的.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SCSI的远程镜像系统整体结构,重点描述镜像日志和缓存的结构,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可用性.最后测试了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远程镜像系统所能承担的最大负载情况.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基于ZigBee协议的OTA系统,并在CC2530F256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在Z-Stack协议栈中,设计出一种镜像页请求的空中下载(Over the Air,OTA)更新方式,并通过实验测试,与原有的镜像块请求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镜像页请求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的更新流量,从而提高节点的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8.
块级连续数据保护技术能够提供任意时刻的数据恢复,构建可靠数据存储环境,已成为现代存储系统重要的数据保护手段.数据的高可用性对数据恢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块级连续数据保护机制数据恢复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数据块级写请求的集中分布特性和连续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块级连续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机制——RM-LCDF. RM-LCDF采用去除无效写请求、多缓冲和逻辑块地址排序3种优化策略,对数据恢复过程进行优化.形式化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RM-LCDF能够大幅度减少恢复过程中的I/O数据量,提高I/O并发度及写I/O吞吐率,进而有效提高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提出了一种改善计算机存储系统写请求特别是小写请求性能的新的存储结构。采用有着高存储速度、高可靠性的固态盘和廉介的硬盘空间共同和为磁光盘的写高速缓存,并结合顺序文件存取技术,从存储体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并实现了一种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可靠、大容量的存储系统。试验表明新型存储系统不必修改现有文件系统,即能大幅提高存储系统性能。中用于要求高可靠性的军用环境以及高可靠性和快速大容量要求的民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远程备份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德志  汪洋  李怀阳 《计算机工程》2004,30(22):34-36,61
网络数据信息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刺激了远程容灾备份技术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基于FC协议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出现了一种将远程镜像技术,IP的SAN互联技术和快照技术融合起来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该种容灾备份技术可避免基于FC协议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的不足,具有较发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剖析,以便用户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储能电站数据的特点主要包括数据量大、不同运行工况下数据存储密度需求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数据平台的设计方案,可用于分散在各地的多个储能电站的数据统一收集和管理。设计方案基于物联网协议MQTT、云边端架构实现。本文提出了基于MQTT协议的云边端三侧的核心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MQTT协议的优势。边侧的变步长数据采样算法,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品质的前提下,把数据传输量和存储量压缩到最低,从源头保证数据品质的同时保障了系统的经济性。端侧设计了断点续传算法,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体现系统的可靠性。云侧基于成熟的商用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实现,并设计了预先插值计算和缓存机制,弥补了变步长插值带来的效率短板,提升了系统效率,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Linux平台远程逻辑卷复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提出了一种Linux平台上远程逻辑卷复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它的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法。该系统不依赖于特殊的存储设备或网络,在复制过程中通过保持主、从两端逻辑卷上数据块的更新顺序来保证数据一致性。系统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复制模式,可以适合不同的应用环境,为实现通用、经济的远程数据容灾系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RFID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构建了图书馆RFID系统的安全模型,设计了一个确保图书馆RFID系统安全性的认证协议PA-Lock协议,以解决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保密和双向鉴别问题。最后,对PA-LOCK协议进行了安全性能分析并与其他协议做了比较,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WSE和消息队列的异步Web服务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利用RPC方式难以真正实现异步Web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异步Web服务解决方案,即在WSE体系架构下,通过将SOAP协议与消息队列的绑定,完成SOAP消息的异步传递,从而实现Web服务的异步调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FreeBSD平台的远程逻辑卷复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它的系统结构以及实现方法。该系统以Vinum逻辑卷管理器为对象添加复制机制,不依赖于具体的存储设备,能实现数据块级的复制。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日志机制和日志保护技术,支持同步、异步两种复制模式,可以适合不同的网络环境。它的传输协议基于TCP/IP,并能结合成熟的压缩技术,减轻网络负载。该系统提供了一种经济、通用的复制方案,能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孟繁智 《微处理机》2005,26(5):94-96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FPGA来设计异步串行通信中的下位机,重点分析了FPGA中接收模块的设计要点,并且给出了仿真的时序图;同时给出了一种帧通信协议,介绍了微控制器软核PicoBlaze进行协议解释的处理流程.本文设计的异步通信模块在实际系统中运行稳定可靠,证明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A secure group membership protoc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group membership protocol enables processe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to agree on a group of processes that are currently operational. Membership protocols are a core component of many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have proved to be fundamental for maintaining availability and consistency i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We present a membership protocol for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that tolerates the malicious corruption of group members. Our protocol ensures that correct members control and consistently observe changes to the group membership, provided that in each instance of the group membership, fewer than one-third of the members are corrupted or fail benignly. The protocol has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ecure systems and, in particular,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a toolkit for constructing secure and fault-tolerant distributed services that we hav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场设备的远程监控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和4台HGM6300发电机组自动化智能仪表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通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发电机组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进行远程控制功能,确保了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串行异步通信协议中涉及的传输模式、流量控制、传输透明性、数据校验、加密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开发一个高效的串行异步通信协议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20.
The Global Data Computation problem consists of providing each process with the same vector (with one entry per process) such that each entry is filled by a value provided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tocol that solves this problem in an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 where processes can crash, but equipped with a perfect failure detector. This protocol requires that processes execute asynchronous computation rounds. The number of rounds is upper bounded by min(f+2, t+1, n), where n, t, and f represent the total number of process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processes that can crash, and the number of processes that actually crash, respectively. This value is a lower bound for the number of rounds when t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