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使索尔维法制碱生产过程得到强化,首先就是要延长氨蒸馏的工作时间。周期性地停开蒸馏塔的主要原因在于流体的阻力增加。这是由于在蒸馏塔的壁上和构件上以及石灰搅拌器上出现硬沉淀物所引起的。硬沉淀物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钙。为了完全防止蒸馏塔和石灰搅拌器上产生沉淀物,应该研究在氨再生过程中引起沉淀物产生的化合物的溶液成份、生产过程的条件、设备材质的种类等对沉淀物数量的影响,就有可能了解产生这种有害现象的原因。本文就是根据过滤后的母液中硫酸盐的浓度,用于氨再生的过量石灰乳、以及设备材质的种类,确定在一个小时的过程内,在氨再生的设备内产生沉淀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典型的蒸吸流程,论述了蒸氨及吸氨过程的特点、工艺条件及设备选型。列举了蒸氨及吸氨过程的工艺计算及设备计算。过程是在一般压力下进行的,吸氨塔进气压力定为760毫米汞柱。蒸氨母液当量6.35米~3,热衡算所求得的蒸汽消耗量约1.8吨/吨碱,塔板结构部分对空塔气速、齿缝开度、堰上液流高度、堰高、液面落差及动液封等塔板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吸氨部分还讨论了流体阻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轮机实际运行负荷较低,防喘振阀开度大,系统消耗较高等问题,经过总结和借鉴相。关经验,将A系统和B系统的气氨管线联通,使得大部分气氨由离心式氨压缩机压缩,以提高离心式氨压缩机的负荷,降低螺杆压缩机的负荷(停开3~4台螺杆压缩机),改造效益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4.
自贡鸿鹤镇化工厂氨碱改联碱以后,要停开石灰窑,所以改用何种气体作碳化塔的清洗气,是设计中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最早,文献上有用碳化尾气循环作清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迭代方法,对以煤为原料的醇烃化精制氨合成系统进行了物量衡算;介绍了计算程序的设定过程、氨合成计算特点、相平衡循环迭代方法;列举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只需在用户界面键入设定条件,即可得到全流程物料平衡数据,使工程方案的确定更加简单和快捷.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深冷法回收氨合成尾气时因氨结霜而堵塞管道的问题,提出了冻氨法脱除微量氨工艺技术.介绍了冻氨法除氨的工艺流程、分离原理、操作规程和技术优势;对比了水洗蒸氨法除氨与冻氨法除氨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计算了冻氨法工艺的关键设备———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量和换热面积;从回收费用、产品收益以及对合成氨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冻氨法脱除微量氨工艺不仅可以将氨含量降低到10×10-6以下,而且使深冷法回收氨合成尾气中的甲烷、氩、氢等资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液氨泄漏事故在储存环节较为频发,为分析涉氨设备氨泄漏发生原因并计算其可能性,将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结合,引入条件概率,运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能力对储存环节涉氨设备氨泄漏事故进行定量风险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发生氨泄漏的概率要大于储罐,分别为0.035 0、0.030 2;整个储存环节,由于设备原因导致氨泄漏的概率为0.064 1。  相似文献   

8.
在合成氨厂的生产、科研和设计中,经常要用到在各种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含氨混合气体的物性数据。 为了解除繁重的重复性计算,我们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由不同配比的氮,氢、氨、甲烷、氩五种组份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各种压力、温度条件之下的导热系数、粘度及热容数据,并编制成表格形式,供使用时查阅。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並可避免多次繁杂计算中容易造成的疏错;由于纯组份物性数据是比较了各种文献数据后加以选择的,並按较严格的方法计算混合后的物性,因而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十几套日产千吨的大型合成氨装置。然而我们尚不知道外国公司如何实现轴向冷激式氨合成塔的工艺计算。因此,无法预知不同的操作条件所引起的氨的净值、氨产量、温度变化情况及生产是否在最佳化条件下进行等。作者从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出发,对大型轴向冷激式氨合成塔进行数学模拟,将文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编成  相似文献   

10.
脱硫工段备用罗茨机,停开时间长了发现腐蚀现象较为严重,还经常发现罗茨机内有化肥结晶,若启用时不注意清除结晶和盘车,往往容易打坏罗茨机齿轮和烧坏电机。罗茨机内产生化肥结晶,主要是精炼再生气经高位吸氨器回收氨水时,雾沫状的氨水被再生气所夹  相似文献   

11.
杨志 《山西化工》1996,(3):54-56
1 前言 小氮肥厂的铜液喷射器具有装置轻巧、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生产中它自吸铜液再生需用的空气,从而停开小空压机,达到节电的目的。在停用了空压机后,就杜绝了因压缩空气带油而造成的对铜液成份的污染。铜液由原来的空气鼓泡氧化,变成自吸空气氧化,减少了鼓泡过程中的氨和醋酸的损耗。  相似文献   

12.
甲烷+氨水体系水合物生成条件实验测定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在氨水体系中生成水合物的实验数据对于开发水合法回收合成氨驰放气工艺以及操作条件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氨摩尔分数为1.018、3.171、5.278氨水溶液中甲烷气体水合物的生成条件。结果表明:氨的加入对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起着明显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氨浓度的增加,生成压力越高。采用Chen-Guo模型对甲烷在氨水中生成水合物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平均误差为2.71%,说明Chen-Guo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该类体系的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 在螺旋径向氨合成塔的设计中,螺旋冷板的传热计算尚缺乏经验公式及有关数据。针对填充床中平板型和螺旋板型的冷板进行实验室测定,并提供了经验公式。利用这一经验公式可以较正确地进行螺旋径向氨合成塔传热计算,从而获得合理的温度分布。 二、试验装备与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全径向型凯洛格(Kellog)氨合成塔(托普索S一200内件)的一维均相数学模型,并以实际运行的生产工艺数据为条件,应用龙格一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组,确定在线使用的A110—1催化剂的活性校正系数;以此为基础,应用该数学模型,对全径向型的凯洛格氨合成塔(托普索S一200内件)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一维均相数学模型及其计算程序可为全径向型凯洛格氨合成塔的操作和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氨合成塔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肼可作高能燃料,用于液体推进剂。其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过去是测定肼中的水分和氨,然后用差减法计算肼的纯度,结果不很理想。我们对气相色谱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可同时测出肼的纯度及其杂质、水分和氨。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实验仪器:SC—6型气相色谱仪,四川分析仪器厂出品;热导池检测器。色谱条件:柱长2m,内径4mm;固定  相似文献   

16.
以铵盐溶液为吸收剂处理硫酸装置尾气中的SO_2、SO_3等含硫污染物,脱硫达标后排放,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阐述了脱硫后的气体中有氨存在,可根据平衡分压计算氨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再计算排放气体中的氨含量理论值。介绍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并举例演算。以供评估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分析工艺、参数确定的合理性,便于采取措施调整及优化。还介绍了有关企业铵盐脱硫后排放气体中的氨含量实际值。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排放气体中的氨含量,理论计算值及实际值均仅有微量,符合标准的要求,不致引起二次污染,并降低了氨的消耗。探讨了控制排放气体中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除氨不彻底,二次蒸汽使传热系数降低的问题,结合碳酸钾实际生产工艺,提出吹脱除氨工艺。在不同料液温度、真空度、吹脱气量等条件下做了吹脱除氨实验,得到了最佳操作条件。同时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计算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除氨工艺。通过对料液性质、物性方法、单元操作模块的确定,建立了实验模型。Aspen Plus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相比较,得到实验值与计算值最大偏差为8%。这说明Aspen Plus软件在碳酸钾除氨工艺设计计算中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R-K方程推导出偏摩尔体积计算公式,计算了超临界氨合成体系的组分偏摩尔体积,以期进一步了解各组分的相行为,为探索超临界相氨合成新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计算的条件为:H2/N2=3,合成气中NH3浓度为2%~15%,超临界体系中介质浓度为20%~50%,温度为243~699 K,压力为0.1~187 MPa.结果表明:在合成气中加入合适的超临界介质并控制反应条件,体系可以达到超临界状态;在常温下或介质的临界温度附近或工业氨合成温度范围内,在各自相应的总压和组成条件下,使介质处于超临界状态,对超临界氨合成才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热量回收系统工艺参数对变换蒸汽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待清  张建宇 《化肥工业》1999,26(5):29-32,35
采用对变换反应器和变换工艺进行计算机模拟、求出变换系统的吨氨蒸汽消耗的方法,对热量回收系统不同工艺参数(主要包括饱和热水塔及水加热器的各项温度参数,系统阻力,蒸汽温度等)条件下的吨氨蒸汽消耗分别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各参数与吨氨蒸汽消耗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梅红 《应用化工》2003,32(2):32-34
研究了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反应过程中开车条件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丙烯氨氧化钼铋新催化剂开车时需进行"烧氨"以提高其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但过长时间的烧氨操作反而会使催化剂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采用富氧空气烧氨,催化剂活性变化很小,但选择性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