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速岩质滑坡临床弹冲与峰残强降复合启程加速动力学 …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运用断裂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原因和方法,提出并分析了逆向层状岩体斜坡锁固段突然剪断时出现的“临床弹冲-峰残强隆”复合加速动力学效应,推导出二维应力状态下高速岩质滑坡启程速度计算公式。这从理论上定量地论证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滑坡动力学新机理。 相似文献
2.
高速岩质滑坡撞击弹落冲击夯实成坝的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运用岩石弹性动力学理论及弹性力学变分法原理,提出、分析并论证了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碰撞解体及冲击成坝阶段滑坡坝冲击夯实动力学机理,推导出没坡坝土石体压实密度计算的理论方程公式,并以滑坡坝土石体土工试验资料为依据,充分验证了条例实际情况的滑坡动力学新机理。 相似文献
3.
侧翼与滑床复合锁固切向层状岩质滑坡动力学机理与稳定性判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侧翼与滑床复合锁固滑坡是在斜坡渐进性变形过程中,切向层状岩体受特殊的边界条件控制,发生非同步和非均匀的变形而形成的。锁固段岩层的变形与破坏模式可以概化为两个相邻端固定而其余则为自由的多层矩形板结构,在横向荷载和纵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屈曲.弯曲”变形和临界荷载下的断裂破坏问题。基于Rayleigh-Ritz能量变分法,建立了薄板的弹性挠度-荷载方程,应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确定板的临界荷载,建立了滑坡稳定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高速滑坡启程流体动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型高速滑坡在启程活动阶段中,由于锁固段突然被剪断,高度集中的剪应力突然被释放,常出现孔隙水压力突然增大;同时,饱水的滑带由于强烈的高速摩擦,使滑面附近产生高温,并使滑带水突然汽化,产生巨大的水汽化压力;孔隙水压力与水汽化压力耦合,使作用在滑面上有效应力减小。这两种流体动力学现象是大型高速滑坡产生启程剧滑的重要原因。通过三轴剪切试验,探讨了滑带孔隙水压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导出了大型高速滑坡启程活动阶段滑带孔隙水压力的计算公式。详细地研究了大型高速滑坡启程活动阶段滑面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导出了滑面温度变化的方程式,计算了云南头寨沟滑坡启程活动阶段由于强烈高速摩擦产生热量的传导深度,进一步对该滑坡启程活动阶段滑带孔隙水汽化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谦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1):116-116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是论证分析高陡斜坡岩体的破裂、变形、破坏、失稳与滑体的高速运行、碰撞解体及冲击成坝全过程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侧翼锁固平面旋转式滑坡动力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侧翼锁固平面旋转式滑坡变形模式可以概化为横向均布荷载与轴向受压组合变形的悬臂梁模型。基于Rayleigh2R itz 能量法, 建立了含裂缝悬臂梁的弹性挠度2荷载曲线方程, 利用断裂力学中的应力强度因子破坏准则确定悬臂梁极限承载力, 导出滑坡稳定系数的解析公式, 从而在理论上定量地论证了这类滑坡的动力学机理及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7.
唐家山滑坡成因机制与堰塞坝整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家山滑坡的地质背景,研究滑坡及堰塞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唐家山滑坡类型及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基于唐家山堰塞体的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宏观现象监控与地表位移监测,研究堰塞体的整体稳定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1) 唐家山滑坡属于基岩顺层滑坡,是典型的地震诱发高速滑坡,滑坡滑动带可能发育在层间剪切带,滑坡区发育的构造背景为复式倒转背斜的一翼。(2) 唐家山堰塞体整体结构以块状岩体为主,上覆风化松散堆积物,整体地质稳定性较好;堰塞体地表位移监测显示,泄洪对地表位移有影响,最大位移约140 mm,随后位移增量较小,目前处于稳定状态。(3) 应注重地震诱发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的“多米诺”链式灾变研究;应注重含层间剪切带斜坡的工程地质调查分析和地震滑坡危险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高频电磁波传播衰减机理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探地雷达高频电磁波在地下有耗介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性,将其应用于采矿损害治理及岩石地基工程勘察。实践表明,利用探地雷达高频脉冲电磁波的衰减性研究地基稳定性,方法可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型高速滑坡近程空气动力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基于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研究了大型高速滑坡凌空飞行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导出了考虑地面效应时大型高速滑坡凌空飞行参数(升力、阻力、飞行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公式。对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近程凌空参数和飞行距离进行了计算。考虑地面效应时,高速滑坡凌空飞行时空气升力起主导作用,而空气阻力的作用可忽略不计。结果表明,高速滑坡凌空飞行时间更长,飞行距离更远,这与滑坡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为地质原型,采用相似材料的机制模拟法,通过物理模拟再现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一步验证平推式滑坡的启动机制和张倬元等提出的启动判据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促使滑坡启动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与滑面倾角之间的关系为:滑面倾角越大,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小;反之,滑面倾角越小,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
许建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8):1730-1730
为总结碎石土滑坡的一般发育规律,分析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揭示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的机制、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主要机制和其主要诱发因素,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现场测试与监测和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以地貌学、系统工程学观点,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不平衡推力法、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弹塑性有限元接触算法,运用非线性科学的尖点突变理论和碎石土边坡地下水管网状排泄系统的理论,系统研究碎石土滑坡的发育规律,分析滑坡体位移与降雨量以及滑坡稳定性系数与滑体饱水面积比、滑面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碎石土滑坡位移与降雨量的通用统计模型和强降雨作用下浅层滑坡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降雨对碎石土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机制以及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机制和诱发因素,并提出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 碎石土自然边坡地下水排泄的管网系统发育,地下水的渗流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和集中渗流的特性;碎石土滑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降雨(特别是强降雨)是碎石土滑坡的主要触发因素.(2) 分别对典型浅层和中层松散土质滑坡坡体位移、降雨量进行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发现浅层和中层松散土质滑坡坡体位移与降雨量相关关系一般服从幂函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滑坡稳定性系数与滑体饱水面积比的关系服从线性分布,滑坡稳定性系数随滑体的饱水面积比增大而减小.影响碎石土滑坡稳定性主要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因素按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滑面岩土体内摩擦角、地形坡度、滑体饱水面积比和滑面岩土体的黏聚力.(3) 提出采用不分离接触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顺层滑坡的稳定性和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的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顺层滑坡的稳定性可以更加逼真地反映滑坡变形、解体和破坏的实际情况. (4)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极限塑性应变分析法确定碎石土滑坡的滑动面,并根据极限状态下塑性应变值的大小确定滑面不同抗剪强度取值段,提出全面考虑滑面上岩土体抗剪强度不同发挥程度的不平衡推力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更加精确地计算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和分析滑坡的稳定性,并更加真实地反映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5) 采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碎石土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和分析滑坡稳定性及其变形解体破坏过程,揭示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的机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考虑滑坡体的空间效应,更好地反映碎石土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及滑坡的滑动过程.提出利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的计算结果计算三维斜坡中任意剖面对应的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并与不平衡推力法和二维接触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新方法更适合分析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6) 结合工程实践,对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的变形解体破坏过程进行分析,揭示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的主要机制和一般的力学机制,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强降雨和长时间一定强度的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分别是浅层碎石土滑坡和中深层碎石土滑坡发生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另外,提出采用滑体饱水面积比的等效抗剪强度的二维或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与不平衡推力法相结合模拟分析降雨对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影响的方法.并对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过程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揭示降雨作用下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的主要机制和长时间一定强度的连续降雨或强降雨是碎石土古滑坡失稳复活的主要触发因素.同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分析碎石土古滑坡的稳定性,可以考虑滑坡体的空间效应,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7) 根据已有坡体滑动位移与降雨量的相关数据,建立一个强降雨作用下浅层滑坡的尖点突变模型,揭示强降雨作用下浅层滑坡突发失稳的破坏机制和强降雨是浅层滑坡最关键的触发因素和影响浅层滑坡稳定性系数大小的最主要外部因素.同时,根据建立的尖点突变模型,揭示少数浅层滑坡在强降雨过后突发失稳的滞后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