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我国矿区资源环境状况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很多矿区已经出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现象,生存空间不断减少、恶化,甚至出现了生态难民,威胁着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文中在分析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存在的严峻问题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构建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体系的思想,以此为实施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论述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定义和内涵,并阐述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准则,然后构建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其评价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3S"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的矿区资源环境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我国矿区生产和管理手段的普遍落后以及矿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历史积累问题不断显现,使得矿区资源环境状况非常严峻.文中分析和总结我国目前矿区资源环境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论述将“3S”空间信息集成技术应用于矿区资源与环境监测,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为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矿区开发资源环境破坏严重而治理的力度却很弱,导致当地居民及后代生存条件恶化甚至丧失,引发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开展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开展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的界定、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定义和内涵、研究的学科基础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矿产安全与环境和矿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统一的整体,我国矿业安全与环境问题严峻,因环境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极大。分析了矿山安全与环境和矿区经济发展的相互辨证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山开发的安全隐患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造成矿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极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矿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得出了矿山安全与环境和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结语4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资源环境的应用方面作GIS了一些探讨,笔者认为的综合应用具有客观、快速、GIS 定位、实效等优点,能用三维可视化为矿区资源环境的利 用、开发、决策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当前矿区的基本任务是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提高。在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科学决策GIS直接与经济效益相挂钩,同时利用的程度和发展状况也GIS是评价矿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矿区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在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满足土地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在矿区资源环境中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建立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可进行矿区空间利用信息、资源与环境信息、土地与环境信息、土地开发复垦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数据采集深加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矿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区域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做出最优决策。文中结合GPS系统在矿区资源环境中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矿区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矿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研究矿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全面地对矿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并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方法和结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开发受到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限制,要保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根据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并应用矢量法,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模型,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7,(Z1):104-108
煤炭资源是大型煤炭基地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已建成14个大型煤炭基地,神东矿区作为其中之一,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伴随开发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影响基地开发潜力的资源、政策、市场、生态和环境以及水资源等主要因素着手进行研究,得出保障神东矿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气环境、矿区地下水环境、地面塌陷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肥城矿区开采活动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特征,得出开采活动使肥城矿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从技术和管理制度、保护生态意识上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实现矿区可持续性为目的,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综合考虑矿区资源、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矿区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为进一步建立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MEECS)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特别是东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性问题。东亚地区由于海岸线长,人口密度大,经济对农业和资源依赖性强,极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影响深,持续时间长,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对资源和环境也构成威胁,使国家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和资源、减少碳排放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4.
张金山  乔大良 《金属矿山》2011,40(6):149-152
依据我国矿区发展的实际背景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矿区系统由资源、环境、经济、人口和科技5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关系。建立了矿区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及其辅助预测模型,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危机矿山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矿山问题 ,是一个涉及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政策、矿业发展战略、国家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提出“实施资源接替勘查工程 ,加大矿业治理整顿力度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三项建议 ;认为开展资源、矿业、矿山开发程度与发展潜力的调查与评价 ;编制我国资源矿产总体规划 ;通过国家适当政策扶持 ,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是解决危机矿山问题最基本的工作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渠俊峰  单金霞  周际  谭敏  王安妮  王坤  李钢 《煤炭学报》2018,43(Z2):524-531
黄淮海煤矿区多属于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导致地表沉陷、洼地大量积水;同时存在耕地面积锐减、土地产出率低和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亟待需要揭示水土资源的演替规律和解决采煤沉陷区的水土资源的盘活利用问题。研究以徐州市沛县矿区为研究对象,将D-InSar二轨差分方法用于从ALOS PALSAR图像中提取表面塌陷信息,基于IDL平台可视化编程选择并实现随机森林算法,并引入图像的光谱、纹理及其他相关指数特征,对沛北矿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结合塌陷信息和分类信息,进一步将水域划分为天然水域和塌陷水域;采用ANN-CLUE-S模型,对沛北矿区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经济发展情景3种不同情景下的水土空间格局模拟预测,从而为政府决策及相关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区经过多年的露天粗放式开采,形成了12处边坡及相对应的采矿平台,对原有地质环境条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共计损毁土地面积11.860 9 hm2。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对栾川县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讨论了治理区生态恢复治理方法,采取坡修整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排水沟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生物工程及后期养护等最优的生态恢复工程,达到改善治理区生态环境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目的,缓解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可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甘肃陇南地区矿山资源丰富,但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对陇南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区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陇南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绿色开采和生态修复目的。以陇南西成矿带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地质环境和出现的问题状况,提出绿色开发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取得了以下认识:(1)总结出陇南矿山开采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2)在因地制宜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同时通过构建绿色勘察理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任文会  王真真 《中州煤炭》2022,(10):56-61,67
矿山目前处于露天开采状态,由于多年的粗放式,对原有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阿克塞县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发现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发育不稳定斜坡和土地损毁情况,其中损毁土地面积共计246.87 hm2,并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和土地复垦方法讨论,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使矿山企业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恢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矿山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环境问题和因其引起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现象已逐步显露端倪,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资源开采—环境保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关系,是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全局性课题,即矿区"绿色开采",符合这一平衡关系的矿区开发模式,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区"模式。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