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150 t钢包底吹氩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山钢铁公司150 t钢包建立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喷嘴布置方式(单喷嘴、双喷嘴90°夹角布置和双喷嘴 180°夹角布置)、布置位置(喷嘴距包底中心0.40R、0.55R、0.70R)和吹气量(35~60m3/h)对钢包内钢液混匀时间及卷渣的影响,得出150 t钢包底吹氩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单喷嘴0.55R布置,吹气量控制在45 m3/h.应用生产后,单包钢水在中间包两次测温的平均温差仅2.66℃,吹氩处理前后夹杂物含量下降了30.1%,Al收得率较工艺优化前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水力学模型实验法对110tANS-OB钢中底吹位置对熔池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 研究,结果表明,在浸罩条件下,偏心底吹优于中心底吹,中小流量下,底吹位置对熔池混合效果影响较大,而在大流量下,底吹位置对其影响较小,110tANS-OB钢包混合效果良好的底吹位置为r/R=0.30~0.59,其中r/R=0.59处较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几何相似比1:3水模型,对250 t钢包底吹氩位置优化进行模拟试验,用电导法测定了单孔喷吹、双孔夹角90°和180°对称喷吹在至钢包中心不同距离处(0.37~0.61 R)采用不同吹气量(5~25 m3/h)时钢水的混匀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单孔底吹氩,吹孔距钢包底部中心0.61 R(R为钢包底部半径)时混匀时间最短;双孔喷吹对称分布的混匀时间比单孔喷吹的混匀时间短;当双孔喷嘴0.61 R对称分布时,混匀时间最短,死区最小,且双孔喷嘴间距由0.37 R增至0.61 R时混匀时间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模型模拟了本钢炼钢厂精炼过程的吹氩工艺,研究了优化吹氩孔布置方案对钢液混合效果的影响,以及吹气量大小对混匀时间以及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极圆以外区域可以找到比现行吹氩位置混匀效果更优的双气孔吹氩孔布置方案,混匀时间明显缩短;当吹气孔位于钢包底部1/2R半径上时,两个气孔夹角为30°吹气效果最优;当吹气孔位于钢包底部2/3R半径上时,气孔夹角为150°吹气效果最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位于1/2R圆上的双透气砖组合的混匀效果整体上优于位于2/3R圆上的双透气砖组合;钢包底吹氩时的透气量大小要适中,气量过大时对提高溶液混合效果贡献不大,且气量过大会产生明显的卷渣现象。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以45t直筒型精炼钢包为研究对象,建立1:2.5的水力学物理模拟模型,考察钢包底吹精炼过程中喷吹位置、喷吹量对混匀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底吹气量的增大,混匀时间减小,当气体流量超过临界流量90L/min,减小幅度减弱;底吹透气砖布置在距包底中心1/2处时,混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13.
LF钢包精炼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钢三钢厂70t钢包为原型,通过水模实验,探讨合理的底吹氩制度、合适的吹氩位置以及透气砖的形式,为设计制造LF-70型钢包精炼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钢包供气砖的供气形式、结构、性能及使用后蚀损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提高使用寿命与吹成率的新型供气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国内某钢铁公司钢包钙处理工艺,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物理模型,全面研究了喂丝位置、深度及底吹气量对钢液均混时间的影响,确定了钢包钙处理的最佳底吹工艺参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底吹气量为200L/min时,最佳喂丝位置为点14,最佳喂丝深度为0.6—0.8H(H为熔池深度)。 相似文献
17.
18.
钢包底吹液面产生液峰高度的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钢包底吹过程中液峰的高度变化规律朱力学模型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底吹气体流量对液高度影响很大,不同底吹透气砖其产生的液峰高度,随包内渣层厚度的增加面降低;随包内浸罩深度的增加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莱钢80 t LF精炼钢包为基础,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物料加入位置、渣层厚度、电极电弧等对钢水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加入位置应为透气砖正上方处时混匀时间最短;渣层越厚,混匀时间越长,根据现有渣量,确定单孔软吹流量为15 L/min,硬吹流量为90 L/min;电极电弧能增加精炼钢包的混匀时间。 相似文献
20.
钢包底吹氩搅拌卷渣机理的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炼钢工业中广泛采用的钢包底吹氩搅拌工艺,在水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不同渣厚下的临界吹氩量的大小;并进一步定量研究了钢包卷渣现象的过程和机理,推导了发生卷渣现象的临界界面流速和破碎颗粒的大小,为实际生产严格控制吹氩制度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