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承压桩承载力的动测,在国外引进的高应变法和国内自行研制的低应变法两类。本文对国内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规范、规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以低应变的动力参数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为例,对高,低应变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适用范围,测试精度,技术标准,设备投资,测试费用,测试时间,国际接轨,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说明了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桩动测方法中可靠度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录 《建筑科学》1998,14(2):37-40,43
通过对国内一次桩动测单位资质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桩动测方法中存在的种种技术问题,作者对其中高应变法、低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及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可靠度作出了初步评价;同时,提出了如何保证桩基工程质量和提高桩动测水平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1.前言目前用动测方法检测桩质量已非常普遍。用大应变法检测桩的承载力,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可行的,但其设备不够轻巧,为此不少人用小应变法检测桩的质量并确定承载力。然而,关于用小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目前争论较大,其技术关键是单桩承载力与刚度之间的本质关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此关系无法找到。笔者1990年提出了振动法与传递函数法结合的试桩技术,简单介绍了单桩承载力与刚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小应变动测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对“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一文的讨论许进军(浙江大学土木系桩基研究与检测中心,杭州,310027)笔者从事桩基动测研究与工程检测工作多年,最近读了《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第5期《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一文(以下简称“原...  相似文献   

6.
何健 《住宅科技》1997,(1):25-26
概述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最可靠方法是桩静载试验,因费用高、时间长,所以工程上较难多用。动测法费用低,效率高,已广泛地应用于估算单桩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但目前动测法估算的单桩承载力有一定误差,因此可利用地区性的动静对比试验来提高精确度。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对单桩的承载力评价和确定.实际上,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从概率观点看,每根桩承载力都不一样,利用几根桩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承载力,作为整个工程桩设计依据,以及过分强调动测桩确定单桩承载力的精确性,都不十分科学,应该抽取一定数量桩进行试验,在保证率满足…  相似文献   

7.
陈伟池  刘佳玲 《江西建材》2022,(3):44-45,48
文中对国内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以及实例说明三个方面分析了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国内现阶段对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进行了大量应用,但低应变法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在检测过程中仍有局限性;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低应变反射波法在闽南地区软土地层基桩检测是有效...  相似文献   

8.
根据低应变反射波理论,研究了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缺陷动测问题,对砂土中桩身缺陷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并论证缺陷桩量化分析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影响缺陷桩量化分析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宋月明 《安徽建筑》2002,9(6):72-73
1.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增多,桩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工程,而成桩质量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无论工程界还是学术界都比较重视桩基的试验结果.传统的静载荷试验法被认为是最直观、最可靠的试验方法,这种方法停留在压重法和锚桩法形式上,工作起来费时费力.现阶段成桩后桩身质量以及桩体遭受动荷载后承载能力有何变化一般采用快速动测法检验,动测法根据作用在桩顶能量的大小分为高、低应变2种方法,1997年建设部颁发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对凯司分析法(case)和实测曲线拟合法确定桩承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从高应变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基桩动测技术本身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存在人为差异,从而形成了种种误解或疏忽,有必要针对如下几个方面以提高认识:明确动测目的,确定相应的动测方法;了解高应变法与低应变法的根本区别;动测试桩抽检方式与数量的确定;对预制桩进行动力检测的必要性;动测实施的时间及部位;依据波速来估计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注意的因素;如何根据动测报告了解桩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桩端土层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建立钻孔灌注桩动测静测对比关系经验公式,为提高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灌注桩承载力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应变反射渡法是当前在工程桩基检测中应用的动测方法之一.应用低应变动测技术,采用波形、相位分析,研究混凝土桩在11种激振条件下桩顶速度波的波形曲线特点,总结了各种激振方式的适用范围,对低应变桩基动测激振条件的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际工程的低应变桩基动测,发现打入桩的波速随时间提高。用一维和三雏应力波传播理论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影响桩的波速的各种因素,认为被测桩波速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桩侧土的贡献造成的。桩侧土和桩共同工作,就象是加大了桩的截面尺寸。波速的增大和桩承载力的提高有着一致性,可以借助波速提高的时效性来研究桩的承载力的时效性,推算和确定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对成都市高新区国际生态总部园工程场地内CFG桩复合地基,分别采用了静载荷试验测其地基承载力,低应变反射波法测其桩身完整性,结果表明,测试区成桩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对规范中有关卸荷、加载、数据记录、低应变检测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低应变动力测试技术在某住宅楼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低应变动力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并推广使用的一种桩基检测方法。人工挖孔灌注桩是常德市应用广泛的桩型之一,这种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桩-土相互作用情况较预制桩复杂,因此探讨高低应变动力试桩法对这类桩的适宜性问题显得日益重要。以常德市某住宅楼为例,探讨了人工挖孔灌注桩高低应变动力测试的原理和仪器设备、测试过程与结果,并对高应变动测中的承载力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3根CRG新型桩在广州跑马地花园的试验情况,并结合静载试验、低应变动测及高应变动力试桩等方法,对3根试验桩的承载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CRG新型桩能够综合利用桩端基岩较高承载力和预制管桩较高的桩身强度,进而提高单桩承载力,证明CRG新型桩是成功可行的;(2)CRG新型桩承载力主要受桩身材料强度控制,要保证CRG新型桩承载能力较好发挥,应适当增强桩身强度尤其是浅部桩头部位的桩身强度。对于CRG桩的工程桩质量检测,桩身完整性方面可采用低应变检测,承载力检测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查,必要时可辅以少量静载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何健 《工业建筑》1994,24(2):36-38
本利用静载试桩结果评价桩质量,与各种动测法相比,它直接综合了桩的质量和承载力两项因素,建立了桩质量与承载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提高了静载试桩的效益,拓宽了用途。  相似文献   

18.
已建成建筑桩基础可靠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建筑桩基工程在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时,可采用抗压、抗拔、水平静载试验和低应变、高应变、声波透射等动测的方法进行成桩质量和单桩承载力检测。但是要用这些检测方法对已建成建筑桩基础进行可靠性鉴定,目前还是个技术难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已建成建筑桩基可靠性鉴定中不易确定其实际承载力等技术参数,提出采用基桩原位托换静载试验及近位勘探、浅层局部开挖检查等方法,对已建成建筑桩基进行可靠性鉴定获得了成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作者采用瞬态机械阻抗法所作的60余根桩的动态对比试验,根据用小应变测桩承载力的实践探讨了有关动测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法是目前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两种重要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的动静对比,以静载试验结果作为高应变动测结果的对比标准,分析引起高应变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探索高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