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单一数据源的广义DNC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DNC系统和车间生产管理的信息需求,依据单一数据源思想,通过对车间信息的统一组织,建立了单一数据源信息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广义DNC系统。对DNC系统体系结构、单一数据源信息模型、广义DNC系统硬件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以广义DNC系统为基础车间生产和信息管理,并为进一步构建网络化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打下了基础。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SP模式的模具报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括了ASP模式和模具报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SP模式的模具报价系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就其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和系统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敏  刘俊  刘京诚 《机床与液压》2013,41(1):104-106
为了提高太阳光的接受率和传光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集太阳光照明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采集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和传光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了跟踪与固定采集系统太阳光接受率对比关系、空心光纤束传光率与光线入射角、光纤束长度的关系以及采集系统入口处可见光照度与传光系统出口处可见光照度对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合理,可见光的传光率达到61.37%,与固定采集系统相比,太阳光接受率平均提高了48.15%,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维修效率,文章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的维修系统,并给出了系统框架。为了实现CAD系统和虚拟维修系统的数据转换,建立了面向虚拟维修的产品层次信息表达模型;将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到虚拟维修系统中,并设计了人机交互操作流程和产品维修性分析流程。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并通过刮板输送机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TH6350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系统的加工中心主轴系统温度场和热误差测量系统,测出了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各项热变形.建立了基于I-DEAS的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变形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变形分布及其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得到了较好的吻合,研究结果为加工中心的改进设计、温度控制和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TH6350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系统的加工中心主轴系统温度场和热误差测量系统,测出了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各项热变形.建立了基于I-DEAS的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变形有限元模型,计算出了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得到了较好的吻合,研究结果为加工中心的改进设计、温度控制和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主流软件PLC系统的特点,讨论了基于Windows NT和DOS平台的软件PLC的不足.建立了基于RTLinux的软件PLC系统.该系统硬件由PC机、通用I/O、继电器卡等组成,软件系统由非实时层开发系统和实时层运行系统组成.介绍了开发系统和运行系统的实现原理.该研究为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软件PLC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工业机器人语言系统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和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语言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Qt和正则表达式的工业机器人的语言系统设计方案。该语言系统包括了机器人编程语言、编辑器和解释器。自定义了动作级机器人编程语言;在此基础上详细设计了基于Qt图形化界面的机器人编辑器,给出了编辑器各部分功能的具体实现;最后基于正则表达式详细设计了机器人解释器。该套机器人语言系统运用在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上,具有良好的可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基于特征的箱体零件CAPP系统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实现方法.在介绍系统总体结构基础上,就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和说明.系统采用方位特征表示法描述和提取零件的形状特征,并采用自动特征识别技术获取零件的加工特征,在工艺数据库的支持下,将工艺设计中决策方法和决策过程建立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决策模型,自动生成零件的工艺规程.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系统工作过程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隋宝石 《机床与液压》2005,(11):96-97,203
介绍了液压系统的绿色设计思想,对液压系统的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示教系统在机器人系统中应用广泛,嵌入式遥操作是机器人示教系统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uC/OS-II操作系统的焊接机器人示教盒,详细描述了该示教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逻辑过程。该示教盒通过网络与上位机通讯,利用uC/GUI开发了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实践检验表明,示教系统性能稳定,实时性好,可操作性高,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嵌入式机器人示教系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可重构制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对制造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叙述,分析了专用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可重构制造系统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专用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在目前的环境中存在的弊端,可重构制造系统产生的必然性,接着阐明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可变性、模块化、集成性、可诊断性等特点,从设备层论述了机床功能模块合理划分、模块之间机械界面的标准化、机床可移动性研究和基于软构件的设备层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从系统层论述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建模、制造系统可重构布局研究、车间层控制结构的研究、为缩短斜升时间的故障诊断和过程监控等关键技术,最后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焊接质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林根  宗培  邵国良  曹雷 《焊接》2002,(7):18-21
通过对某造船厂焊接施工记录管理体系的分析,以关系模型为基础,并严格按照规范化理论建立了焊接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其中包括板型材、焊材、焊接工艺参数、探伤、材质跟踪等五个关系模型,采用网络技术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造船厂焊接工程数据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控制系统的兼容和升级问题,通过分析FCS和DCS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式集成控制系统,并从FCS和DCS输入输出总线的集成、FCS和DCS网络的集成、FCS和DCS的系统集成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多轴超声检测系统,对混合式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FCS/DCS的混合式集成控制系统方便了原有控制系统的升级,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谈丽华 《机床与液压》2017,45(8):121-129
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和液压-机械传动系统是地下铲运机两种重要的传动系统布置方案。针对ACY-10载运为1m~3的小型铲运机传动系统设计,根据铲运机使用要求,设计变量泵、变量马达等元件。采用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应用Automation Studio搭建整车不同液压系统的分析模型,对铲运机行驶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液压系统等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工况时系统油路循环,系统所受动载荷特性,系统受动态外载荷作用时工作油缸压力、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同理根据液力-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特点,搭建分析模型,对比分析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和液力-机械传动方案。结果可知: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在最大牵引力、最大铲取力、爬坡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很好地解决了倾翻油缸系统中出现的波动现象,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可将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作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盾构液压推进系统速度控制的精度,减小建立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之间的偏差,提出基于时延神经网络和系统参数上下界值的动态系统参数辨识方法。在建立盾构液压推进系统速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在待辨识参数的范围内对系统的不定参数进行辨识,搜索出更逼近实际盾构推进系统的一组参数,满足对系统输入实际信号时能够准确地得到实际系统的输出。利用盾构模拟实验台的另一组采样数据对系统辨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逼近真实的物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杨诚  张铁  李琳  林颖 《机床与液压》2003,(6):48-50,184
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设计了行走机器人运动伺服系统,运动伺服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直流电机运动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转速反馈系统等,作者详细研究了运动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可以使运动体在短距离内达到高速度的气液压加速系统.该加速系统主要由气液压能源系统﹑滑轮增速系统﹑滑行小车系统和导轨这几个子系统组成.在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由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气液压能源系统的气压参数,对于不同重量和末速度要求的运动体,该气液压加速系统都是适用的.该加速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实用化CAPP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一个面向制造业的标准化CAPP平台,用户可以在系统平台提供的导航程序的引导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系统简单用户化后快速投入使用。系统能够在使用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数据,逐渐由一个通用的系统平台变成一个专用的CAPP系统。从我国国情出发,讨论了实用化CAPP系统平台的可行性、基本目标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杨  樊新民 《金属热处理》2005,30(10):50-52
运用智能检测技术开发了智能化热膨胀检测系统,系统由加热炉、冷却部分、微型计算机检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组成,运用C++Builde和VisualBasic语言设计开发了应用软件。该系统能够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金属材料的临界点及CCT曲线。应用该系统测定的40CrNiMo钢的CCT曲线表明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