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设计合成的吡啶双酰胺配体来研究对重金属Cr(Ⅲ)离子的识别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考察了配体吡啶-2,6-二[N-(1'-羟乙基)酰胺]对重金属Cr(Ⅲ)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吡啶-2,6-二[N-(1'-羟乙基)酰胺]对Cr3+的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不受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形成配位模式为1∶2型的稳定络合物。  相似文献   

2.
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氨基醇结构修饰的吡啶-2,6-双酰胺对重金属离子Cr(Ⅲ)、Zn(Ⅱ)和Cd(Ⅱ)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酰胺](配体L)对重金属离子Cr(Ⅲ)、Zn(Ⅱ)和Cd(Ⅱ)均表现出良好的离子识别性能,且不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干扰。配体L与重金属离子Cr(Ⅲ)、Zn(Ⅱ)和Cd(Ⅱ)可形成配位模式为1:2、1:1和1:1型的稳定配合物,并进一步评价了配体L测试人工样品溶液的性能,多种干扰金属离子对配体L识别Cr(Ⅲ)、Zn(Ⅱ)和Cd(Ⅱ)离子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均显示出较低的RSD。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镉与吡啶-4-甲酸(HI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d(IA)2(H2O)4],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4400(5)nm,b=6.9489(6)nm,c=9.4051(8)nm,α=95.2600(10)°,β=104.580(2)°,γ=111.570(2)°,V=0.037079(5)nm3。配合物中Cd(Ⅱ)位于变形八面体环境中,与分属于两个吡啶-4-甲酸根的2个N原子以及来自于四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4.
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DMF/H_2O)中,以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通过溶剂/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Cd(L)]·(DMF)-(H_2O)}_n(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固体荧光光谱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Aba2空间群,其中Cd(Ⅱ)呈少见的六配位五角锥配位构型,配体L~(2-)的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配合物1的固体粉末在210~396nm紫外光激发下产生峰位404nm的蓝色强荧光,但其在空气和水中的结构和荧光性质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铜(Ⅱ)离子诱导N-亚水杨基-4-氨基-3,5-二溴苯磺酰胺Schiff碱水解合成了双水杨醛合铜(Ⅱ)配合物。结构测试表明,双水杨醛合铜(Ⅱ)配合物是一个以Cu(Ⅱ)离子为对称中心的四配位平面四边形,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0.8646(3)nm,b=1.1231(2)nm,c=1.1146(4)nm;α=74.294(8)°,β=88.6715(6)°,γ=86.9573(7)°,Z=2,最终偏差因子R_1=0.0592,ωR_2=0.1770,并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三维网状空间结构;抗肿瘤活性检测表明,双水杨醛合铜配合物对MCF-7、HepG2、Hela、PC-3和KB肿瘤细胞均有的抑制活性,并强于配体水杨醛。  相似文献   

6.
《云南化工》2017,(4):34-3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4-(1-亚甲基咪唑基)苯甲酸(L1)作为主配体,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L2)为副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Cd(Ⅱ)组装,得到了一例未见报道的配合物:{[Cd(L1)2(L2)H2O]·H2O}n(1)。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6.533(13)nm,b=94.143(10)nm,c=181.654(13)nm;α=90°,β=111.0310(10)°,γ=90°。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2,2′-联吡啶和硝酸根为混合配体,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钴(Ⅱ)配合物[Co(2,2′-bipy)2(NO3)]2SO4·(H2O)5,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标题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709 32(9) nm,b=1.952 8(2) nm,c=1.684 1(2) nm,β=96.835(2)°,V=2.316 1(5) nm3,Z=2,D=1.495 g/cm3.配合物中每个钴(Ⅱ)离子与两个2,2′-联吡啶分子中的4个N原子、1个硝酸根的两个O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戴沛霞  葛红光 《硅酸盐通报》2016,35(4):1028-1033
用硝酸镉与1-萘甲酸、邻菲罗啉水热合成了配合物[Cd(na)2(phen)2]·[Cd(na)2(phen)2]·3H2O (Hna=1-萘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热重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7123(16) nm,b=1.6369(4) nm,c=1.9656(2)nm,α=75.613(2)°,β=84.363(2)°,γ=71.5380(10)°,Z=2,V=3.7572(8) nm3.配合物包含两个离散的单核[Cd(na)2(phen)2]子单元和三个结晶水分子,并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在33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发射出源于Na-之间电子跃迁的荧光.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下用手性配体2,6-二(4R-羟甲基-4,5-二氢噁唑)吡啶(Pybox-hm)和无机金属盐合成了Co(Ⅱ)、Ni(Ⅱ)、Zn(Ⅱ)和Cu(Ⅱ)配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离子质谱、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摩尔电导率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锌、N-(2-羟苄基)-DL-缬氨酸与4,4'-联吡啶为原料在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一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确定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_2(sval)_2(H_2O)_2(4,4'-bipy)]·3H_2O(式中sval=N-(2-羟苄基)-DL-缬氨酸根,4,4'-bipy=4,4'-联吡啶)。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 -(苯基,二茂铁基)甲基- β-羟乙胺(FcY) ,并以该化合物为配体,合成了Cu(Ⅱ)、Zn(Ⅱ)、Cd(Ⅱ)、Hg(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M(FcY)Cl2 ·nH2 O(M =Cu,Zn ,Hg,n =2 ,0 ,0 ;Cd为Cd(FcY) 2 Cl2 ·H2 O)。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Vilsmeier反应,用4,4'-二甲基三苯胺制得了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醛(Ⅰ),收率85.4%;Ⅰ与1,1-二苯基-3-氯丙烯经Wittig反应合成了三苯胺衍生物4-(4',4'-二苯基-1',3'-丁二烯基)-N,N-二(4″-甲基苯基)苯胺(Ⅱ),收率43.0%,HPLC面积归一法测定目的产物为99.64%.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鉴定.用Ⅱ作空穴传输材料制成功能分离型有机光导体,测得其静电特性数据为V0=-580 V,VR=-20 V,E1/2=0.50 lx*s,表明Ⅱ具有优良的空穴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锌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手性链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锌(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0.839 34(9)nm,b=1.294 86(15)nm,c=1.760 2(2)nm,Z=4,V=1.913 1(4)nm3,μ=1.315 mm-1,Dc=1.457 mg/m3,F(000)=864,R1=0.022 7[I>2sigma(I)],wR2=0.059 0(all data),GOF=1.053。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锌原子处于四配位的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5-甲基间苯二甲酸中的2个O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N原子。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具有二维链结构的手性化合物。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在381.0~386.0 nm处的荧光强度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5-氟水杨酸和邻菲罗啉为定向配体,与乙酸铜反应经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fiac)(1,10-phen)]·H2O(1)(Hfiac=5-氟水杨酸,1,10-phen=邻菲罗啉),并对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401(6)nm,b=1.20947(10)nm,c=1.40478(17)nm;α=7.2680(11)°,β=75.090(9)°,γ=76.300(6)°,V=1719.6(3),Z=2,Dc=2.425g·cm-3,R1=0.0411,wR2=0.1108,S=1.110。配合物1中的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二齿配体Hfiac上的两个O原子和来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配位,形成平面构型。通过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韩洪星 《广州化工》2012,40(11):111-113
以吡啶-2,6-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β-二酮配体4-(2-乙酰基-3-氧代丁基)吡啶-2,6-二甲酸甲酯(L),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以确定。同时制备了该配体与稀土离子Eu(Ⅲ)和Tb(Ⅲ)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分析了配合物Eu(L)3.2H2O和Tb(L)3.3H2O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Cd(CH3COO)2、5-羟基间苯二甲酸(H3L)和新型多齿含氮配体2,4,6-三甲基-1,3-(二亚甲基苯)二(1,2,4-三氮唑)(tbb)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法表征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33 74(5)nm,b=2.936 73(16)nm,c=0.843 23(5)nm,β=104.206(5)°,V=2.481 6(2)nm3,Z=4,F(000)=1 280,D c=1.683 g/cm3,R1=0.040 5,wR2=0.043 0[I2σ(I)]。配合物中Cd(Ⅱ)离子被HL2-阴离子和tbb中性配体连接成一个二维的网状结构,相邻的网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双层结构,最终这些双层通过π…π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二维层状钴镍双金属配合物[Ni(phen)2·Co(phen)2·2Co(DPC)2·4H2O]·13H2O(phen=1,10-菲啰啉,DPC=2,6-吡啶二羧酸),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Mr=1922.98,a=10.0585(18)nm,b=14.684(3)nm,c=14.931(3)nm,α=74.078(6)°,β=78.399(6)°,γ=75.279(6)°,V=2030.5(7)nm3,Z=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PAPC)与Cd(Ⅱ)的显色反应。在有机溶剂DMF及pH=10.08Na_4B_4O_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Cd(Ⅱ)反应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9×10~5L·mol~(-1)·cm~(-1),镉含量在0~3.5×10~(-6)mol·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长江水与自来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雷亮  熊国宣  王银柱 《精细化工》2012,29(2):155-158
以水杨醛或邻香草醛、2,6-二氨基吡啶和硝酸钍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法合成了2,6-二氨基吡啶双席夫碱钍(Ⅳ)配合物[ThL1(NO3)2](NO3)2.H2O,[ThL2(NO3)2](NO3)2.H2O。通过元素分析、EDTA滴定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钍与席夫碱配体中的亚氨基上的氮原子、酚氧基上的氧原子以及硝酸根离子形成了配位数为8的配合物。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配体的氧化分解和氧化为氧化钍。  相似文献   

20.
陈彦国 《化学世界》2005,46(3):131-132,136,154
报道含三齿配体N,N-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写为IDB)的单核镍配合物Ni(IDB)2(CH2COO)C1.2H2O(Ⅰ)的合成。对(Ⅰ)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安研究。推测配合物中镍离子(Ⅱ)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或许可作为脲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