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开发的油、气田都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操作成本。实现自动控制的油田的人员费用比常规作业的油田要低。同时,提高工艺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智能控制系统可保证安全地操作。遥控监测系统可以迅速对工艺流程的异常状态进行调整。老油田及低产油田,即经济上称作边际油田,由于诸多原因对其实行自动化似乎并不经济。因为自动化要求投资高,而老油田或小油田的储量不足,不能保证应得的经济回报。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在边际油田采用自动化是成功的,它可以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操作人员,从而提高边际油田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集输泵站生产操作和管理落后的现状,设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描述了Opto22 ME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集输泵站分离器上的应用。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实时自动监测、控制集输处理过程中各生产部位的工艺参数,保证油气集输生产的安全进行,优化现场操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沙漠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华北油田设计院设计的新疆吐哈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从鄯善、温米到丘陵,三个油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从国内一流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东部油田相比,吐哈油田生产自动化有着明显的特点,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吐哈油田自动化成功的经验表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西部油田开发建设的指导方针,工艺与自动化的紧密结合,生产管理单位必须有一支自动化的专业队伍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外油田自动化实践,认为要从油田开发方案优化、油气集输过程优化、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针对油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油田自动化的系统功能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解决油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集油田地处泄洪道上,高集油田油井自动化系统能实时监测油井工作状况,应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将所测数据实时传送到计量站、采油队、厂部,为领导和生产管理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该系统显著特点是开发了成本低、性能可靠的油井智能测控终端,能保证雨季和泄洪期油田的正常安全生产,为东部老油田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吐哈温吉桑油田自控系统是由集散控制系统(DCS)和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SCADA)有机结合起来的全油田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规模、构成、功能和运行情况。该系统的成功运行表明,自控系统对减少操作人员、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整体生产和管理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系统的可操作性对我国西部沙漠油田的自动化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油规划设计》1996,7(4):13-15
东河塘油田自控系统由工艺自控系统、变配电自控系统和消防自控系统组成。工艺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实现全油田工艺过程监控;安全报警和紧急停车采用独立的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并通过通信接口进入DCS。变配电自控系统和消防自控系统都实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在自控设备的选型中着重于可靠性和抗恶劣环境,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自控系统的可靠性。自动化的应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优化集中处理站平面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PLC和组态王软件的处理站自动控制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一厂稀油处理站自动化系统完善,严格遵照新疆油田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实现一厂稀油处理站原油处理系统、锅炉系统、污水加药系统、地磅房计量系统数据采集及集中显示,确保数据稳定、准确、实时。开发完成稀油处理站自动化实施数据向ORACLE关系数据库的传输功能,按生产需要,实现自动化历史数据在网上浏览、查询和综合分析能力。建立基于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油田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自动化新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水平,降低系统建设及维护成本。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为油田安全生产,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彩南油田自动化系统以其实用、可靠、先进的功能在采油工程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抽油井示功图实时连续采集及工况诊断使不受天气影响的全天侯实时准确掌握抽油井生产动态成为现实,进而指导有效措施及时实施;抽油井空抽控制技术的应用,成为低能油井管理的最佳途径;可靠的报警系统和停机保护功能及油气水自动计量技术为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油区井站无人值守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油田计量站自动化系统是为适应油田恶劣的环境气候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保证安全生产、集中管理、提高油气生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需要而应运产生的。本文通过对油田计量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综述,分析计量站自动化系统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田集输泵站生产操作和管理落后的现状,设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描述了Opto22 ME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集输泵站分离器上的应用。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实时自动监测、控制集输处理过程中各生产部位的工艺参数,保证油气集输生产的安全进行,优化现场操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钻机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层的多样性,钻机系统状态、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非线性及不确定性,借助单一信息源提供的信息,采用常规或传统的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根据几个主要的故障特征量做出判断,难以实现钻机故障诊断。为此,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综合诊断方法,采用多个异类传感器与现场总线构成安全监控系统,建立故障诊断结构模型,进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信息融合和学习算法与网络参数确定。试验表明,该系统应用于钻机故障的实时检测和神经网络智能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提高钻井过程安全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钻井过程中,管柱输送效率严重制约石油钻井效率及成本,尤其在超深井更为明显。依据陆地石油钻机向超深井、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实际需求,研制了9 000 m超深井石油钻机用DM13.7/4.5型动力猫道。该装置采用电控液技术方案,主要由基座、支撑臂、运移臂、坡道等组成,通过检测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实现了管柱从井场的管子堆场与钻台之间一键式自动输送作业。通过现场试验,该装置输送139.7 mm(51/2英寸)管柱循环周期为80~100 s,可承运4.5 t的钻铤及609.6 mm(24英寸)套管,运行平稳,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提高了管柱输送效率,提高了作业安全性,有效提升了钻井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深水油气开采环境恶劣、工艺复杂,井喷、油气泄漏爆燃等事故对深水油气的安全高效开发带来严重威胁。针对井喷、油气泄漏爆燃等深水油气开采重大工艺事故的预测与防控,重点阐述了深水钻井及井控作业安全性分析、海洋平台油气泄漏爆燃危险载荷快速预测技术、海洋平台抗爆减灾应对方案等相关研究进展。建议提前布局海洋含硫油气田开采作业风险管控的研究、推进深水油气开采安全风险智能化防控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重大事故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鑫 《石化技术》2009,16(1):50-53
简要介绍了银催化剂工业侧线评价装置工艺路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集散控制系统、安全联锁系统设计以及主要控制方案。该装置的自控设计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各项工艺操作,保证了各控制回路稳定、准确、快速控制,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完成对银催化剂的评价及数据处理,实现了装置的综合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ZYT5230TQL6型双燃料清蜡车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清蜡作业成本和充分利用井场伴生气,研制出一种双燃料清蜡车。该清蜡车采用全自动控制技术和燃油燃气处理技术,可实现燃料在燃油燃气之间的转换,也可实现油气混烧。现场使用表明,该清蜡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蒸汽温度高、排量大、效率高等优点,每次降低作业成本30%以上,每台车每年可节约成本2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油钻井行业研发的自动化机具设备控制系统复杂、试制成本高的问题,探讨了联合仿真环节在设备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并以海洋钻井平台的折臂吊为例,利用Simulation X对该设备进行了机、电和液的联合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在海洋平台自动化机具的设计过程中加入联合仿真环节能够针对设备的设计参数进行有效验...  相似文献   

18.
王念劳 《炼油与化工》2003,14(2):30-31,47
介绍了空分装置的分子筛吸附器再生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选用集散控制(DCS)系统实现控制过程,解决了原仪表控制系统的设计、操作和运行上存在问题。新系统更合理、更安全可靠、操作更方便、直观,同时提高了净化工艺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Ⅱ套催化裂化装置的柴油系统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消除了事故隐患,满足了装置安全生产需求。对国内同类生产装置的流程安全改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油层纵向扫及效率增长的一种可能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胜 《石油学报》1988,9(4):57-62
本文通过矿场资料的分析,对油层纵向扫及效率的增长提出了一种宏观的可能解释,认为水驱油过程中,纵向扫及效率与水驱油效率都是体积的函数,所以两者的增长是同步的,含水上开率的变化特点本质上反映了油层纵向扫及效率的变化规律,而油田动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性则是导致纵向扫及效率逐渐增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