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作为信息汇集点,其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研究电动汽车智能监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在分析系统构成和系统主功能、辅助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汽车充电站的数据流设计了对应接口。进一步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支撑技术体系的技术及功能,具体实现方法可归类为基于平台的充电监测和基于图形化监控方法。介绍了已做出成品的汽车充电站系统监控网络的图形管理系统及其功能,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面临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清洁的代用燃料,以改善日益恶化的交通排放现状。以电动汽车(Plug-inelectricvehicles,PEVs)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具有广泛前景。而基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站的蓄电池系统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S)的应用。通过分析2019年全国家庭出行调查(National household travelsurvey,NHTS)数据,得到电动汽车驾驶行为和充电站性能建模的所需信息,获取停车车辆共享等重要参数,提取行驶总能耗,优化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中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的目标是使RESs的利用率最大化,充电成本最小化。并通过GAMS/Cplex是一种用于通用代数建模系统(TheGeneralAlgebraic ModelingSystem,GAMS)下的Cplex优化器,基于不准确的风电发电量、光伏发电量和充电需求,在0%、5%和10%的不确定水平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不确定性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带有储能装置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以实现功率调控,对提升电力系统柔性、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给出了系统实验平台的基本架构,完成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电池储能单元、功率调节系统等各模块的设计,通过网络进行了系统互联。通过设计主程序和中断程序,实现了系统功能。该实验平台可以用来辅助分析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模式、分析系统的功率调节和控制方法,对于充放储一体化电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永鹏 《中国机械》2014,(2):222-223
电动汽车是未来我国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充电站为电动汽车运提供能源补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介绍了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充电桩被不断建立,但充电桩的充电枪头无法满足各类不同电动汽车的接口需求。现提出了一种带自助租借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专用配件共享柜,用于储放并自助租借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专用配件,方便不同的电动汽车使用充电桩。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重要的成员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将变得很有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意义,通过建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提供了充电站使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大规模无序接入电网充电可能会导致负荷峰谷差增大,加大电力系统不稳定性,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但其“储能”功能可以与分布式能源互补,缓解分布式能源出力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有效降低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储能配置,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从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目前有序充电控制的优化目标及控制策略,介绍了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的协同优化,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未来电动汽车规模化充电深入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站存在地理位置分散、数量有限及缺乏统一调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电动汽车充电站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集中管理并发布所服务区域内全部充电站的实时信息,对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进行统一调度,同时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预约、路径引导、在线支付等辅助服务。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将基于MVC设计模式的Joomla!框架引入到系统开发中,并采用LAMP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提高了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对电动汽车的大面积推广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充电慢等问题,本文根据“十四五”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开展直流充电技术研究。首先分析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功率和能量流动需求确定直流充电模块的AC/DC、DC/AC变换电路,并且提出光储充电站的应用架构。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直流充电模块的有效性,且提出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相似文献   

10.
何嘉程 《中国机械》2014,(18):145-146
电动汽车是解决当前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电动汽车充电站则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充电效率,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正是如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基本思路,以及起基本的组成,从而提出相应的设计,从而提升充电设施设计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曹勇  李培恺  辛焕海 《机电工程》2017,34(6):633-638
Aiming at solving the economic operation problem when large scale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such as photovoltaic,wind power and energy storage) integrated into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o improve the real-time ability,robustness and flexible scalability of the control strategy,a distributed consensus-based collaborative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The power sources were controlled in a distributed way. The optimal operation point was realized in the condition that each power source could only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its own and its neighb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effect in real-time economic dispatch in cases of peak-valley price,intermittency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and power fluctuation of the load. [ABSTRACT FROM AUTHOR]  相似文献   

12.
蚁群算法求电动汽车最优行驶路径与充电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为缓解用户出行顾虑,提出蚁群算法优化电动汽车行驶路径与充电方案。在基本路网结构中加入了对充电站分布的考虑,应用蚁群算法分别对分段路线和全局充电方案进行优化,最终将两部分结合形成全局的最优行驶路径。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推荐的行驶路线可以做到所需的充电时间最短且全局的耗电值最小,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安全高效的锂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对锂电池的快速充电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锂电池充电速度、能量损耗、安全约束多目标优化充电控制策略。基于动作-评价网络框架,利用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出使得充电目标对应的奖励函数最大的充电策略神经网络和策略评估神经网络。然后,利用训练完成的充电策略神经网络根据当前电价和电池SOC智能决策出最优的充电电流。该充电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保证快速充电的同时,实现充电花费最小化。同时,充电策略神经网络在线运算量较小,与基于模型的在线优化算法相比更能满足充电控制的实时性要求。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充电控制策略与传统恒流-恒压法相比,具有兼顾充电速度与电费支出的优势,满足快速充电任务需求的同时,最高可降低25%的充电成本。  相似文献   

14.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供能系统是综合应用数据库、信息采集与发布、异步分布解耦合中间件及其集成应用的展示平台.传统方式的平台只能简单地监控硬件系统的运行情况,这种方式缺少很多功能,无法满足智能控制、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大数据分析等需求.为了实现该平台的智能化控制与运行以及专家决策系统、生物质能系统、小型风能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交互使用,本应用平台采用WebAccess和Java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平台的功能更强大、操作更高效灵活、用户交互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5.
李梁  袁军  高一凡  甄浩庆  王建全 《机电工程》2014,31(11):1474-1478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配电网优化运行这一问题,为达到降低配电网网损和提升网络节点电压质量的目标,在常规的配电网优化措施基础上,就计及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网络重构、无功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注入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应用粒子群算法(PSO)对三者进行统一优化的方法,并在IEEE33配电系统上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优化条件下系统的网损最低、电压质量最佳,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功率光学器件和设备的热严重影响其稳定性、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回馈的智能高效热电散热系统。利用基于改进的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快速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通过能量回收机制实现热电制冷器(TEC)制冷效率的提升。采用光伏充电为主、电源充电为辅的电源管理策略,通过上位机监测与控制实现对两组蓄电池的高效充放电切换。同时,利用Python+PyQt5为散热系统搭建可视化图形操作界面。研究表明,设计的实验系统实现了对TEC器件的电路信息监测与温度高效控制,可为解决大功率光学器件和系统的散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新能源风电主动支撑电网的调频需求,实现风电大比例友好接入电网,分析了风机实物轴上能量获取及转化特征,推导了实物轴上惯性能变动量化公式,同时推导了变桨方式能量调配计算方法,得到三维动态联合储能及能量调配控制实现策略.然后,把风机能量调配策略应用于风机虚拟同步机控制中,设计了风机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融入正常风机控制逻辑中,实现了风电主动支撑电网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经仿真及现场实验的检验,结果表明,风机能量调配策略能精确预留风机调频备用能量,风机虚拟同步机控制能实现电网主动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高速高性能电主轴系统快、稳、准的控制要求,结合免疫遗传算法寻优速度快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不依赖主轴系统模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将模糊逻辑控制、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和免疫遗传算法进行有机结合的高速电主轴系统全局优化的控制策略,并将该智能控制策略成功应用于高速电主轴系统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控制器中。通过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智能控制器三类参数的同步优化取得了最佳控制效果,从而实现了对主轴输出转速的精确控制。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精确控制主轴的输出转速,而且当高速电主轴受到突加负载冲击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使主轴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实现了高品质驱动。  相似文献   

19.
黄锡昌  宗志坚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4):1984-1987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预瞄跟随驾驶员模型的电动汽车智能转向控制策略。借鉴驾驶员预瞄跟随模型提出转向控制方法,并对预瞄跟随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预瞄点搜索算法,确保预瞄点落在预期路径上,避免由于路径转弯曲率过大导致电动汽车脱离路径。结合考虑稳态响应的影响,提高转向控制策略精度。利用多领域建模软件Dymola,结合电动汽车动力模型、路径模型,对该转向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的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路径目标跟随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车载锂电池分段充电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谢瑞  何湘宁 《机电工程》2011,28(7):887-890,900
为了实现电动汽车(EV)车载锂电池快速充、放电,研究了电动汽车锂电池分段充电策略,给出了充电拓扑图。通过监控电池端电压和电流,采用了恒流、恒压和涓流3种充电方式结合的方法,控制功率变换器对电池进行智能充电。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分段充电方法可以在30min内使电池端压达到额定值,并通过恒压充电使电池迅速得以充满。该研究为提高车载电池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和保证充电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