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A/O法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焦化废水NH_3-N和COD严重超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简称A—A/O工艺)。中试研究表明:该工艺对焦化废水处理具有明显效果,所有出水指标均满足排放要求,并留有相当余地,达到了对NH_3-N、TN和有机物同时控制的目的。用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一条既经济又便于现有焦化厂改造的、解决焦化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小钧 《山西建筑》2003,29(14):76-77
介绍了焦化废水水质及其特征,并对其废水处理发展过程作了分析,提出了A/O 生物膜工艺的废水处理新方法,经在具体工程中应用,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煤气厂生化处理出水总氰含量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考察了pH值、活性氯浓度、反应时间对废水总氰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该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次氯酸钠氧化法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实验证实,次氯酸钠法可实现对总氰的有效去除,使出水总氰浓度低于0.3 mg/L,对工程化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某焦化厂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出水为原水,研究了双膜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及技术可行性。连续两年多的中试运行结果显示,超滤出水浊度平均值为0.40 NTU,平均去除率为73.68%,满足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反渗透膜可很好地去除焦化废水中的TDS、总硬度,同时对COD、氨氮等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整个中试系统对TDS、COD、氨氮、浊度、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7.58%、96.81%、96.25%、100%、99.73%、98.89%,出水水质可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 3923—2007)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可行性。通过测定生化呼吸曲线及相对耗氧速率来判定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炭生物膜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在臭氧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0.13%。采用自然挂膜方法培养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时间为25 d左右。在生物活性炭稳定运行后,其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8.75%和43.80%,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0和7.6 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A2/O与BAF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分别考察了厌氧段、缺氧段和BAF段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厌氧段对COD的去除率为16.7%;缺氧段对COD、氨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27.0%、32.2%、46.5%;BAF的处理效果较稳定,对COD、氨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72.4%、89.7%、18.9%,反应器内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系统最终出水COD、氨氮和TN平均值分别为153.7、7.7、65.2 mg/L,氨氮值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电絮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璇  文一波  陈劲松 《山西建筑》2009,35(9):192-193
探讨了电絮凝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采用特制的电絮凝反应器,系统考查了电流强度、反应时间、pH值和极板间距等因素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絮凝工艺对焦化废水的NH3-N和COD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生化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型生化反应器,并在工程现场,结合小试的结果进行了其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为4 g/L、温度为28℃下,厌氧水解10 h后,焦化废水的B/C值可由0.29升至0.62,可生化性明显改善。在5个月的连续流试验中,系统对COD、总氮、氨氮、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4.1%、80%、93.3%、99.97%,出水COD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出水氨氮、总氮、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型A/O/A直流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A/O/A直流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对COD和NH4^+ -N的去除效果。四个月的连续流试验表明,在进水COD平均为2470mg/L、NH4^+ -N为102mg/L的条件下,系统出水COD和NH4^+ -N平均浓度分别为120、10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由于无回流,因而与工程上常用的A^2O^2工艺相比,动力消耗节省了约50%,而占地面积却仅为其1/3。前置厌氧池减轻了好氧段的负荷,改善了对COD的去除效果;出水分流则为缺氧池内的反硝化提供了较充足的碳源,避免了投加甲醇的额外花费。  相似文献   

10.
Fenton试剂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实际焦化废水经A2O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Fenton试剂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焦化废水具有良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在进水COD为100~340mg/L、色度为480~940倍的条件下,出水COD和色度等指标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的要求。在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反应参数:初始pH值为2.5,反应温度为40~50℃,Fe2+投加量为0.4mmol/L,反应时间为2~3h,H2O2投加量为4~8mmol/L。  相似文献   

11.
电凝聚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用电凝聚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工艺,系统考查了pH值、电流密度、反应时间、NaCl的投加量和板间距等因素对电凝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凝聚对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浊度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南给排水》2010,32(3):35-35
焦化废水脱氮采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近几年来.尽管许多科研部门对焦化废水作了大量研究.也开发了多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但焦化废水处理的生产实践表明.生物化学法用于焦化污水处理是一种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各焦化厂废水处理大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A/O)工艺,只有少数焦化厂采用O/A/O或A/O-O等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上海焦化厂废水经过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后,采用两级上向流填料床A—A(Anoxic—Aerobic)处理系统进行脱氮和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好氧—缺氧—好氧三级生物处理系统,处理焦化废水效果良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水力停留时间15h,回流比为5时,出水COD约100mg/L,NH_3—N<1mg/L,NO_T—N<8mg/L,它为焦化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微电解-混凝-SBR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微电解-混凝-SBR串联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混凝(作为SBR工艺的预处理)能提高该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使COD、酚、氰等污染物也得到了部分去除;预处理的适宜参数为:进水COD=1700~2400mg/L、pH=3.0~3.2、微电解柱的水力停留时间(HRT)=55~65min、Fe/C=1:1.5;经微电解-混凝-SBR串联工艺处理后,出水中酚、氰、COD、氨氮的浓度分别小于0.5、0.5、100、15mg/L,总去除率均在90%以上,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13456-92)。  相似文献   

16.
解决光催化剂与废水的即时分离问题是光催化氧化技术走向实际的关键之一。采用新型的实用型光催化水处理器——连续流即时分离型光催化反应器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发现在适宜的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光辐照强度和初始pH值下是完全可行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选用H2O2和Fenton试剂为外加氧化剂,研究了氧化剂强化光催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UV/TiO2氧化体系中投加H2O2或Fenton氧化剂,可显著提高光催化氧化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不同氧化体系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排序为:UV/TiO2/Fenton>UV/TiO2/H2O2>UV/TiO2。  相似文献   

17.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污泥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MSBR)处理焦化废水 ,在泥龄为 6 0 0d的状态下运行 ,污泥产量少并体现出延时曝气的特征 ,平均污泥负荷 <0 .10 2kgCOD (kgMLSS·d)。当污泥浓度 >6 5 18mg L时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但以膜实现泥水分离可以保证出水不受之影响。VSS SS(比活性 )总体呈较弱的下降趋势 ,但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与出水COD的对应关系出现了反常现象。经过长期运行 ,污泥颗粒平均粒径从 10 0 μm降至 30 μm ,并在低温和高负荷的情况下表现出分散生长的特点 ,从而使上清液的浊度和COD升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废水种类多、氨氮及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山西某焦化产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采用除油+气浮+调节+厌氧+两级A/O+二沉池+混凝沉淀+机械过滤+超滤+树脂软化+有机物脱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3 000 m3/d园区焦化废水。当进水COD为3 000~5 000 mg/L、NH3-N为200~280 mg/L时,出水COD、NH3-N分别降至3~8 mg/L和1~2 mg/L,出水水质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中再生水用于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指标,全部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浓水进入三效蒸发结晶系统进行处理,产生的结晶盐园区统一外协处理,从而实现了焦化废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无机—有机复合膨润土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宁省黑山钙基膨润土进行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开发了一种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并将其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考察了膨润土粒径、反应温度、吸附剂投量、反应时间、pH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g/L的Al2(SO4)3及0.02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合改性的膨润土,能同时去除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残留的氨氮和COD,在投量为40g/L、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5℃、pH值为9的条件下,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75%和47%,处理出水的氨氮和COD可分别降至25mg/L和150mg/L以下,为焦化废水的再生回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赵宏玺 《山西建筑》2007,33(28):198-199
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重点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净化作用有机地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技术的长处是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