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ST工艺处理低C/N废水中DO对NO2-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72 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去除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选取5个DO浓度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有效去除氨氮的同时,实现了长期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且无污泥膨胀发生,当DO在0.5 mg/L时,系统内亚硝化率(NO2-/NOx-)可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90%,SVI在109 mL/g左右;当DO<0.5 mg/L时,氨氮去除率下降;当DO>1 mg/L时,硝化反应较彻底,但硝化过程向全程硝化转化.  相似文献   

2.
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滤池部分亚硝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反应器,在常温(8~25℃)、低ρ(NH4+-N)(60~90 mg/L)条件下,通过控制曝气,实现了NO2--N的积累,系统启动后NO2--N的累积率大于80%.结果表明:DO控制是实现亚硝化的主要途径,而游离氨(FA)抑制可作为优选氨氧化细菌(AOB)的辅助途径,水力停留时间(HRT)的调整是控制亚硝化比例的主要手段;间歇运行条件下,ρ(NH4+-N)、ρ(NO2--N)和ρ(NO3--N)的变化均具有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且NH4+-N的转化速率为4.32 mg/(L·h),NO2--N与NO3--N的积累速率分别为3.05、0.40 mg/(L·h),根据此规律,将实现部分亚硝化的HRT确定为9~14 h.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低C/N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经济、有效的脱氮处理,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对温度和DO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从动力学方面,分析了其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C/N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反应的最佳运行DO浓度为3mg·L-1,最佳运行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4.
复合生物反应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通过控制ρ(DO)稳定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下,随着ρ(DO)的升高,亚硝化率逐渐降低,总氮去除率也呈下降趋势.曝气结束,ρ(DO)>4 mg/L时,系统的亚硝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均小于50%;当ρ(DO)为2 mg/L,温度维持在(28±1)℃,硝化过程中亚硝化率始终维持在85%以上,ρ(NH4+ -N)去除率大于98%,总氮去除率在75%左右.因此,在试验条件下,只要控制曝气量,使得曝气结束时反应器内ρ(DO)为2 mg/L,就可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5.
氨氮对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亚硝化过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内循环生物流化床(ITFB)短程脱氮处理高氨氮废水,在小试ITFB反应器内考察了氨氮浓度对生物膜亚硝化特性的影响.通过5个月的连续试验,研究了ITFB反应器历经启动培养、短暂亚硝化、硝化系统破坏、硝化系统恢复、完全硝化五个过程中,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转化规律及游离氨毒性作用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初期出现了短暂亚硝化,平均亚硝化率为79%;在进水氨氮浓度增加到300 mg/L时,系统再次实现了亚硝化,平均亚硝化率达81%,但由于游离氨浓度的影响使得系统硝化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系统氨氮去除率降低至22%;系统恢复后,亚硝化现象不明显.反应器内游离氨浓度随进水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加至8 mg/L时,系统内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活性均受到抑制.通过提高进水氨氮浓度来实现系统短程脱氮过程稳定运行的可逆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与控制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硝化反应条件,使硝化反应只进行到亚硝态氮阶段并实现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是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详细阐述影响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对SHAR-ON、OLAND、CANON、SBR、A/O、MBR、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的短程硝化控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低溶氧下生物流化床内亚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低浓度溶解氧条件下,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5~1.0mg/L溶解氧(DO)下,DO成为增殖的限制基质,可实现亚硝酸的积累,当进水NH4^+-N为300mg/L时,出水NH4^+-N小于20mg/L;在保证氨氮去除率大于90%的前提下,使出水硝态氮中亚硝酸比例稳定在80%以上,选择过程完成后亚硝酸菌成为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碳氮比(ρ(C)/ρ(N))在反硝化过程中对于亚氮积累的影响,采用乙酸钠为碳源,在序批式实验中,通过控制进水碳氮比来研究反硝化包埋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不同的碳氮比条件下均出现亚硝态氮积累现象,且亚硝态氮积累率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碳源充足(碳氮比为4.0~6.0)时,亚硝态氮积累率在30 min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反应结束时在碳氮比为4.0条件下仍有亚氮积累;当碳源不足(碳氮比为2.0~3.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在120 min达到最大,而后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碳氮比和反应时间来获得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还原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而亚硝态氮的最大积累率与积累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碳氮比为4.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和积累速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0.8%和24.46 mg/(L·h),说明碳氮比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梯度曝气SBR除磷亚硝化颗粒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生活污水中总磷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实现部分亚硝化,在常温条件下(17~19℃),采用SBR反应器接种配水培养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生活污水的除磷亚硝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水启动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经过27 d的培养可以实现生活污水除磷,出水总磷(TP)质量浓度达到1 mg/L以下,厌氧释磷量/厌氧COD去除量(Δρ_(TP)/Δρ_(COD))达到0.3;采取前90 min高曝气(500 mL/min),后120 min低曝气(200 mL/min)的梯度曝气运行模式,可以使亚硝酸盐积累率(R_(NA))从0增长到90%以上,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达到10 mg/L,同时TP及COD出水分别保持在0.5和50 mg/L以下.随工艺运行颗粒粒径从1 200μm下降到1 090μm,SVI值从32 mL/g降低到29 mL/g,蛋白与多糖比(PN与PS比)从2.0降低到1.2.生活污水虽然会导致颗粒粒径略微减小,但仍能保持在1 000μm以上,且使颗粒获得更好的沉降性能.采取高低梯度曝气方式可以实现除磷和亚硝化,总磷去除率达到95%,R_(NA)达到90%以上,且颗粒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玉米各部位提取物对亚硝酸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玉米各部位提取物均显示了较好的抑制亚硝化反应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其阻断和清除率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玉米须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及亚硝酸的清除最佳,依次为玉米叶、玉米芯,玉米粒最次。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a three-stag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 system was proposed for the enhancement of nitrogen removal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carbon-to-nitrogen ratio(C/N ratio) municipal wastewater.Operation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for each process for maximum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the nitrification step and nitrite adaptation in the denitrification step.Nitrite accumulation during nitrific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dissolved oxygen(DO) concentration,presenting a mean value of 40% at around 1.0 mg DO/L.Denitrification could be adapted to nitrite and the process was stable if nitrite in the reactor was keep low.Once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were established,the process was stable and a steady state was maintained for over 30 days,and the various indexes of discharged water were up to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GB18918-2002) Level-one A.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hree-stage BAF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study was excellent i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by employing three-column functioning as short-cut nitrification,short-cut denitrification and secondary nitrification,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为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取得高质量出水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向生物反应器中一次性投加了1500 mg/L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该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恒温(30℃)、恒定膜通量(7 L/(m2·h))和间歇抽吸(开10min,停3min)的方式连续运行120 d.结果表明,PAC的加入使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微生物以PAC作为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形成了以生物膜和活性污泥2种形式构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果.由于PAC的加入,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减小了膜过滤阻力,有效延缓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3.
SBR中DO的变化及其作为污水处理控制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污水是一个好氧过程、需氧量与有机物的降解有关。反应器内溶解氧(DO)的变化取决于进浓度、曝气量、污泥浓度等因素。试验研究表明,进水 度高,需氧量大,反应时间长;供气量大,有机降降解快,反应时间短;污泥浓度(MLSS)高,有机物降解快,反应时间短。而以上污水处理过程的特征都可以由反应器中DO变的变化反映,采用DO的在线检测来作为SBR的污水处理过程和终点控制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硝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Unitank工艺的运行特点,利用现场调研和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Unitank工艺边池溶解氧和铵氮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nitank工艺边池溶解氧在好氧阶段初期会出现一个较低平台,此后呈现线性上升趋势.Unitank工艺边池铵氮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好氧阶段前期铵氮去除速率最高可达7.93 mgN·(L·h)-1,曝气80 min后平均硝化速率降低至2.03±0.13 mgN·(L·h)-1.这主要是由于反应器铵氮浓度很低限制了硝化菌的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态模拟试验,探讨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电厂锅炉补给水、煤码头除尘用水的处理工艺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间歇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间歇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指标为:化学需氧量300mg/L~500mg/L,氨氮40mg/L~60mg/L,总磷9mg/L~16mg/L,水力停留时间4d,各项指标去除率分别为83%,75%,40%.试验表明,间歇流可以有效利用大气复氧,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床体中填充石灰石,起到了调节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用水需求量剧增与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严重的现实,提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技术与发展趋势,污水也是一种可持续利用和可再生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HAS)具有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等特点,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对COD、BOD5、SS都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对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此工艺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一种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增加,能耗问题逐渐凸显,如何降低能耗成为污水厂面临的重要问题。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一些新工艺,如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以及反硝化除磷等技术可节能降耗,但目前大多停留在试验阶段,离生产性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以智能控制为关键技术的全流程节能降耗技术,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或者一级B排放标准的条件下,能耗可以降低10%以上。因此,研发和改良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厂的智能控制研究同等重要。改良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关键,智能控制研究则对管理和设备等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物絮凝吸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研究了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并就污泥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Q=1.5 m3/d,再生池DO=2 mg/L,絮凝吸附池的搅拌强度60 r/min,DO=0.2 mg/L,污泥浓度MLSS=1000 mg/L,污泥回流比为60%,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气水比为5:1,系统污泥龄在15 d时,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总体去除效果良好,且稳定可靠,可以使除磷以外的所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其强化一级处理段COD和SS的平均去除率可高达72%和76%,并且对氮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的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