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489名45-70岁的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营养知识方面,75.2%的中老年人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且维汉民族间的某些营养知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态度普遍较好,94.4%的中老年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有关,愿意接受营养宣教;饮食行为方面,调查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太合理。84.7%的人群每天吃早餐,也有81.6%的人群喜爱油炸食物。维吾尔族中老年人食用油炸类食物、坚果类、甜食、肉类的频率高于汉族,而食用蔬菜水果的频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尚需掌握营养健康基本知识,端正营养态度,改善饮食行为,为此社区营养宣教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地区居民饮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崇明县城桥镇40-70岁3 125例常住居民饮食情况,包括居民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居民每日配膳以膳食宝塔为标准,谷类、水果、蛋类平均摄入量偏高,肉类、水产类、蔬菜类、豆制品类、牛奶平均摄入量偏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是影响膳食结构主要因素.结论: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调整,是崇明地区居民开展营养干预的重点;男性、文化层次偏高、领导干部是干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幼儿营养膳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城市和农村家长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幼儿营养膳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城市家长的KAP得分高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家长的KAP得分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广西学龄前儿童家长在幼儿营养膳食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分不高,仍需加强营养宣教和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通过调查温州市鹿西岛上海岛居民的饮食结构,探讨高血压与饮食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居民的日常饮食提供依据。方法:进行走访交流、广泛的问卷调查,对温州市鹿西岛上的居民开展关于日常饮食情况的抽样调查,再进行系统地数据分析。结果:在调查中发现海岛居民以海鲜为主食,其次是蔬菜,接近50%的居民基本不吃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和玉米、小米等粗粮。调查者中年龄越大口味更偏咸,高血压患病率也偏高一些。高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饮食文化的不同,居民饮食习惯、烹饪方式、食物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居民膳食中除通过食用植物油摄取脂肪酸外,其他食物中脂肪酸占总膳食脂肪酸的比例也接近50%。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居民每日膳食中除食用油以外食物中脂肪酸的含量,为居民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55211名(男26290人,女28921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食物消费行为和55514名(男26449人,女29065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谷类仍是我国居民的主食,新鲜蔬菜的食用率、食用频率也较高,农村略高于城市。约40%的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我国居民奶类和豆类的消费较低;猪肉仍是我国居民主要肉食,牛羊肉、禽肉及水产品的食用频率较低。我国居民中91.5%是一日三餐,8.0%是一日两餐。一日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5.2%)。城市居民每日在外就餐的比例(26.1%)明显高于农村(8.7%)。结论: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营养教育,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某高职院校12个系,每个系随机抽取10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仅为59.3%,不同性别、文理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理科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普遍较好,其中,90.8%认为合理膳食与健康关系很大、52.7%愿意选修营养方面的课程或参加相关讲座;调查学生中存在不合理的营养行为,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有吃夜宵和零食习惯的人分别占80.9%和71.7%,仅29.2%的学生一日三餐饮食规律等。结论:应加强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18岁及以上居民的整体膳食质量和膳食均衡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用2018~2019年苏州市姑苏区居民食物消费和健康状况调查中18岁及以上具有完整食物频率(FFQ)调查资料的1071例居民,用修订版膳食平衡指数(Dietary balance index, DBI-16)评估其膳食质量;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反映膳食均衡性的质量距(DQD)的影响因素。结果 姑苏区居民主要的膳食问题是蔬菜摄入不足的人群比例为75.4%,水果和奶类分别为90.8%、90.1%,肉类、食用油和盐摄入过量的比例分别为63.9%、42.6%、50.3%;性别和文化程度均与DQD存在显著相关(p<0.001),而生活行为特征与DQD无关联。结论 姑苏区居民膳食整体处于低度摄入不足和膳食不均衡,少数人存在低/中度摄入过量的问题;女性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趋向于膳食更加均衡,政府部门需继续加强营养健康宣教,提高人群健康饮食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缺陷,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并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月饮食消费不同的学生饮食态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上课其他膳食知识来源于书刊报纸的饮食态度最高,从别人口中的饮食态度最低。上过膳食课的学生营养知识总分较未上过膳食课的学生营养知识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较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不合理现象,但对营养的态度积极,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不良饮食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对营养状况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并掌握北京市居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饮食习惯及不同来源食物食用率,项目组以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 5%的居民日常主食以大米及制品为主,14岁以下青少年对各种主食的食用频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食用率较高的蔬菜为西红柿(92. 4%),茄子的进食频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余26种蔬菜在各年龄段群组之间的进食频率均无显著差异;水果类食品中苹果食用率为92. 0%,高于其他水果,其次西瓜和香蕉食用率分别为80. 7%和77. 1%,即说明这3种水果是居民日常食用的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农村居民的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指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攀枝花市农村居民331人进行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域居民在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一月内吃水果、畜肉和蛋、奶及其制品有明显差异(P〈0.05),男女性别之间在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一月内吃水果和禽肉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一周内定时用餐、吃早餐和一月内吃水产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攀枝花市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有必要用营养知识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深入地研究长沙市居民食用甘薯与生活观念、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不同地区年龄在20岁以上的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405例调查者中,18.27%的人经常食用甘薯,61.98%的人偶尔食用甘薯,19.76%的人从不吃甘薯;甘薯被视为营养全面而均衡的保健食品,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他们不食用甘薯的比例在逐步降低;老年人群食用甘薯的频率较高,常食甘薯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经常食用甘薯的老年人食用粗粮、水果,参加锻炼和娱乐的比例较高,食用保健品的比例较低,健康营养意识比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熟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情况,为改善居民膳食现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营养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日称重、24h膳食回顾和食物频率调查问卷相结合的膳食调查方法,由专业调查员入户进行食品称重、问卷询问和记录。结果:常熟市调查人群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水果、奶类等摄入偏低,植物油和食盐等摄入过量,总能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钙、钾、镁、锌、硒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钠、铁超过参考摄入量等问题。结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从而提高营养与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儿童期成人慢性病流行病学副食频次调查资料的研究,阐明奶制品摄入与儿童青少年体格发展的关联性。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截取3—18岁儿童青少年20867人,约男女各半。10类副食含于家庭问卷填写;标记体量指标Z值、儿童青少年超重以国际肥胖专家组(IOTF)界值进行界定;腹型肥胖以年龄、性别腹围超过90%位界定,进行频次构成比较、卡方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奶摄入频次随年龄递减,城乡差异显著,城区"每日都吃"与郊区"几乎不吃"比率明显高;对体格发展影响显示正常体重和高身高的正效应;边缘估计值显示,对体重和BMI于城乡间正常范畴之上3%—5%处呈翻转效应,即城区高频次者多,与BMI负相关;郊区高频次少,与BMI正相关。作为独立变量与体脂含量微弱负相关,呈显著性。结论:北京儿童青少年奶频次摄入城市高于郊区,身高为正促进,体重为城郊作用于正高端扭转,对BMI于〉25后呈相对负梯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我院日常开展的24h膳食回顾在评估住院病人膳食摄入状况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40名普通饭住院病人,分别用称重法、24h膳食回顾法对其进行一日膳食调查。将24h膳食回顾法获得的食物消费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与称重法获得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计算两者差值占称重法数据的比例,以此判断24h膳食回顾法数据的准确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的状况,并对居民来源于面制食品的铝摄入状况进行暴露评估。方法:2009年从广东省21个地市的超市、食杂店、集贸市场等随机采集面包、馒头、包子以及油饼油条类食品共840份,按照国家标准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的铝含量。将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调查人群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分成10组,分别计算面制食品消费量平均值和第97.5百分位数(P97.5)情况下各组人群铝的摄入情况。结果:面制食品中铝平均含量为210.30mg/kg,调查人群来自面制食品的平均铝摄入量0.10mg/(d.bw),为每日可耐受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的0.73倍,从总体上看,2002年广东省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人群来源于面制食品的铝摄入水平是安全的。面制食品消费量为第97.5百分位数的情况下,调查人群总的铝摄入量为0.61mg/(d.bw),为ADI的4.35倍,各组的铝摄入量平均值和第97.5百分位数铝摄入量分别为ADI的0.61—2.49倍、3.05—14.78倍,超出ADI倍数最高者为组1的2—7岁少年儿童。结论:需要关注广东省居民膳食铝食用安全情况,尤其是对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在此基础上,尚需要纳入其它含铝高的食物调研,进行更加精细和全面的膳食铝健康危害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及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57名在校大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结果: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10.48、13.58、11.00;医学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高,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营养态度各类学生均较好,但饮食行为均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结论:针对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以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云南部分高校本科生肥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部分高校本科生超重及肥胖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肥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口头询问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数据处理用SPSS17.0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的因素为喝酒较多、晚餐次数减少、多吃肥肉等油腻食品都会导致超重及肥胖。结论:肥胖及超重由多因素共同影响,为了身体健康,应该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肥胖及超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营养素补充剂广告宣传与传达健康相关信息的现况。方法:在对健康相关信息进行人群调查的基础上,对SFDA网站上2009年营养素补充剂广告的健康相关信息提炼、评分,并对健康相关信息进行人群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营养素补充剂广告得分以3-4分的广告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6%;广告数量较多的以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为活性物质的营养素补充剂广告评分的平均分分别为4.94、4.61和4.61;健康相关信息出现在广告中的频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功效成分"、"剂型"、"适宜人群"和"营养素功能声称或健康声称"。结论:营养素补充剂广告宣传所传达的健康相关信息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