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宏余  范牧昌 《机械制造》2000,38(11):13-16
介绍了一种面向铣削特征的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用户在特征库的支持下首先对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特征描述,形成零件的描述文件,然后系统根据描述的特征信息自动生成面向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和数控源代码,生成铣削加工的刀具轨迹,最后利用功能强大的仿真模块对生成的数控代码进行仿真检验,实时显示刀具中心位置,切削用量等参数,若发现数控代码有误,可及时方便地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
基于刀具实际廓形的数控加工刀具轨迹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具轨迹生成是自由曲面零件数控加工中最重要同时也是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内容,在自由曲面的多坐标数控加工中,刀具轨迹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传统的刀具轨迹计算方法是利用实际刀具的理想廓形进行的,提出利用刀具的实际廓形进行复杂曲面加工,是通过检测旋转刀具加工工件时的实际廓形,利用实际廓形对已知曲面进行刀具轨迹计算。这种计算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加工精度,并可以检测新生产出来的刀具是否符合标准。该方法适用于加工刀具为旋转运动的数控加工轨迹计算。  相似文献   

3.
数控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控机床的使用中,数控刀具的管理无疑是影响其效率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开发适合我国现阶段数控制造系统模式的刀具管理系统。本文介绍的刀具管理模式和方法是指数控刀具、辅具的供给,库存,刀具与辅具的选配,预调,分派,传格,上线,下线以及其后的拆卸,回库,检测和修磨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为进行这些处理,刀具管理应具有一些硬件,诸如刀库,预调仪,管理计算机.刀具传输装置等;同时,还有管理刀具,辅具信息的编码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作为具体的实例,本文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四川自贡长征机床厂数控制造车间刀…  相似文献   

4.
孔庆涛 《工具技术》2017,51(7):70-74
通过对数控刀具相关信息的分析,明确了数控刀具典型的工艺特征、公共特征和固有特征,并依据数控刀具的相关特征构建了完善的数控刀具分类体系。同时,结合数控刀具管理的相关信息和实际需求,分析了数控刀具型号代码在实际刀具管理过程中的不适用性,并采用字母、数字以及数控刀具特征信息相结合的柔性编码方式,研究开发了一套包含数控刀具典型特征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数控刀具选择与管理编码系统。该系统为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数控刀具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企业开发自己的刀具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行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军 《中国机械》2014,(8):262-263
在数控加工中,正确的刀具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选择刀具的注意事项以及刀具的优化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提高数控编程人员对于道具选择的精准度,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依据数控刀具的工艺、结构及材料等特征信息,结合实际刀具管理的需要,对数控刀具进行信息的分类和排序,采用字母与数字混合的方式进行了数控刀具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使刀具编码包含了数控刀具所有的特征信息与管理信息,确保了刀具编码符合唯一性、适应性、稳定性、可扩充性、可识别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满足了生产过程中数控刀具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应用的日益广泛,研究和开发数控刀具就显得十分紧迫。由于数控车床及车削加工中心大多用在产品变动较为频繁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场合,加工的零件复杂,加工面多,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效能,需对数控车刀提出特殊要求。本文拟对数控车削类刀具(以下简称数控车刀)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CAD/CAM集成数控编程系统进行零件数控加工的一般过程是:分析加工零件、待加工表面→确定加工方法、编程原点、编程坐标系→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几何造型→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刀具→刀具轨迹生成及编辑→刀具轨迹验证、程序后置处理→机床通信、加工。  相似文献   

9.
利用MasterCAM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时,可以采用限制刀具边界、设置干涉面、设置加工参数以及修剪已产生的刀具轨迹等方法控制加工区域,完成对刀具路径的合理规划.通过灵活规划刀具路径,采用多种曲面加工方法组合,对某一电子产品外壳铜电极进行数控编程加工,不仅满足了零件的技术要求,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utoCAD图形有关多义线信息的保存,分析了数控立式铣床加工中心(下简称数控铣床)决定刀具运动轨迹的几个因素,提出了直接从AutoCAD图形获得信息结合输入加工参数的方式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的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刀具作为机床的"牙齿",在金属切削中非常重要,目前专用化是刀具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挑战刀具设计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它以加工需求为驱动,利用切削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几何约束、切削力作用、切削层作用机理、刀具强度理论、高温材料学属性以及化学反应关系等),并通过刀具设计特征,将刀具的形状、性能和使用结合起来,进而实现针对加工需求的专用刀具设计,以及相应的加工条件和切削参数等的确定。然后建立了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方法系统框架,并开发了其软件平台。最后采用示例分析,展示本方法的刀具参数优化过程和刀具建模过程,进而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方法为刀具专用化发展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基于刀具资源结构(TRS)的概念,进行刀具配置逐层优化的方法及其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界面。所述方法可在不同层次实现刀具种类和数量最少,加工中换刀次数最少,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日本工具量具企业在先进刀具材料及涂层技术的应用、工具量具制造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14.
以氧化铝基陶瓷刀具磨损寿命的随机特性分析为基础,提出并验证了基于磨损的陶瓷刀具可靠性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其磨损寿命很好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可以用刀具磨损寿命变异系数来评价基于磨损的氧化铝基陶瓷刀具的切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数控刀具选配实现过程中,采用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使数控刀具选配更加方便与简洁。本文详细研究数控刀具事实库、规则库以及数控刀具选配系统推理机的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基于专家系统的数控刀具选配系统模型。最后提出数控刀具选配方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刀库及其自动换刀装置是数控机床用于储存和交换刀具的关键功能部件,其性能状态特别是换刀精度直接影响数 控机床能否准确、迅速地完成换刀,是影响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在主机现场搭建盘式刀库换刀精度检测试验 台,并提出基于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换刀精度检测方法,借助加工中心工作台位置可通过数控系统精确控制,提出激光位 移传感器位置参数标定方法。 制定换刀精度试验方法,并开展 100 万次换刀试验,揭示刀库及其自动换刀装置换刀精度随 载荷和试验次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插刀前、拉刀前和拉刀后刀柄精度的变化规律,进而为如何减少刀柄插刀过程中对主轴的 冲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2005年4月11-17日)在北京举行。文中评介了本次展览会上的切削刀具展品.并阐述了当代刀具材料技术的水平和发展.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刀具产品在这些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5)于2005年4月11—17日在北京举行。文中评介了本次展览会上的切削刀具展品,重点阐述了当代刀具结构和数控机床上刀具(工具)系统的创新与发展。并介绍了中国刀具产品在这些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Few function about 3D tool radius compensation is applied to generating executable motion control commands in the existing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systems. Once the tool radius is changed,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tool size changing with tool wear in machining, a new NC program has to be recreated. A generic 3D tool radius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ulti-axis peripheral milling in CNC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offset path is calculated by offsetting the tool path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offset vector with a given distance. The offset vector is perpendicular to both the tangent vector of the tool path and the orientation vector of the tool axis relative to the workpiece. The orientation vector equations of the tool axis relative to the workpiece are obtained through homogeneous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forward kinematics of generalized kinematics model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s. To avoid cutting into the corner formed by the two adjacent tool paths, the coordinates of offset path at the intersection point have been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type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tool path tangent vectors at the corner. Through the verification by the solid cutting simulation software VERICUTwith different tool radiuses on a table-tilting type five-axis machine tool, and by the real machining experiment of machining a soup spoon on a five-axis machine tool with the developed CNC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3D tool radius compensation method is confirmed.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be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threeto five-axis machine tools as a general 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