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漓江典型小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提出了包含源头减量的田间水肥管理模式、生态沟渠过程阻拦、湿地营养物质再利用及生态骨干沟渠植物修复"四道防线"的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并以漓江支流桃花江流域的定江镇苔塘村典型小流域为例,综合评价了2014~2016年期间农田排水经过"四道防线"后污染物的削减率。结果表明,源头减量中,节水减排综合调控技术灌溉效果最佳;农田排水经过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养分再利用、生态修复"四道防线"处理后,水体中总氮、氨氮、硝氮、总磷的综合削减率分别达到78.44%、55.20%、74.54%、75.72%,大大缓解了漓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典型小流域的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德清县下渚湖街道的农田氮磷拦截生态沟渠做法和技术流程特点。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但可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还可打造美丽田园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3.
《节能》2019,(7):94-96
针对辽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现状,提出几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源头控制的科学施用化肥和合理使用农药、采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工程,过程削减的植被缓冲带技术、生态沟渠拦截技术和生态塘技术,末端治理的人工湿地技术和多水塘技术。上述研究为有效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保护辽河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鉴于农田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是在河道两岸以线性的形式汇入受纳河体,在符合应用零维河道水质模型的水体中,建立一个估算河道出口断面农田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的输出模型,选取河北平原区府河中游的1 000m河道进行试验分析来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接近,估算产流后的3 333s内农田地表径流中氨氮污染物向试验区出口输出量为13.6g。  相似文献   

5.
根据暮底河水库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未来暮底河水库蓄水后可能造成的水环境问题,即库区上游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导致的点源污染;农村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库区移民后废弃物的乱排乱堆及库底清库不彻底等导致的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防治暮底河水库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潜流型人工湿地对农田排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模拟农田排水进行了净化试验。检验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水深以及不同进水浓度对农田排水中主要污染物氮、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系统的运行存在一个最佳水力停留时间3d,较大的水深有利于污水的净化,而进水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系统对总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为63%~85%,但除氮效率相对较低,从净化机理上分析了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花博园地区属于平原河网,现状河网连通性差、动力弱、入河污染负荷强,水质提升难,河道流速缓,且会受外河水位影响,易导致涝灾.为此,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平原河网统筹解决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的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提出了蓝绿交融截留过滤面源污染,万象水形态营造多样生境,设置可通可控水质控制区,优化水系...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古运河生资码头断面为省控断面,目前水质为劣Ⅴ类。通过调查该断面及上下游的水质现状、周围土地利用现状和污染源排放现状,得知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总磷,生活污染特征明显。超标的原因主要有城区生活污染源集中、排水体制滞后、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控制、工业污染时有发生和河道生态功能遭到破坏内源污染严重。通过控源减排、环境增容和设置补偿断面等方法来使该省控断面达标。  相似文献   

9.
瑞昌市农业面源污染作为瑞昌市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已引起瑞昌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瑞昌市当前主要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滆湖、长荡湖区域总磷污染问题,采用流域—区域尺度嵌套的数学模型模拟方法,开展面源磷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性数值模拟与评估,分析了区域内工业、生活、林业三种行业类型面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滆湖、长荡湖区域工业、生活、林业面源磷污染负荷总量为100.32 t/a;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两湖区域面源磷污染高风险区为武进区的武南小流域、宋剑湖小流域、横林小流域和金坛区的华兴小流域、城区小流域;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滆湖、长荡湖区域工业面源磷污染占比最高,生活面源次之,林业面源占比最低,三种类型面源磷排放对区域总磷污染的贡献比为75∶22∶3,工业、生活及林业面源磷污染排放均表现出第三季度明显高于其他季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引运河排涝对东江东莞段取水口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3~7月的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解析了东江东莞段取水口水质的季节性污染源。结果表明,三个主成分F1、F2、F3反映了83.85%的原始信息量,F1代表的污染源具有与东引运河相同的污染物特征;由运河排涝时对应的样品数据计算表明,运河排涝即为F1所代表的污染源;通过分析污染源贡献率,获得受运河排涝影响最为显著的指标为氨氮、总磷,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有机碳。可见运河排涝是引起下游取水口水质季节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梦云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2):55-57,19
为降低水利工程出现重大险情后的溃口事故概率,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溃口或漫溢事故树图,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基本事件重要度对事故树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导致溃口或漫溢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沈阳段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存在随机性大、难控制、难治理等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该河段的污染特征,分析了辽河沈阳段的水质现状和变化特征,针对辽河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污染源解析,明确了影响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并对河道污染物与水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河沈阳段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和总磷(TP);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业BOD_5和TP的污染负荷占比分别达72.91%、32.71%,农业种植的TP污染负荷占比达32.36%;水体污染受降雨径流影响显著,河道污染物量与河道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然而受污染物稀释过程及迁移途径的影响,河道污染物浓度与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4.
杨梦云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86-88,130
为了解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以荆江分蓄洪区为例,进行了非植物内护工程出险堤段的水位、雨量、排水沟流量观测和注水试验。结果表明,非植物内护工程出险堤段排水沟流量的变化滞后于外江水位的变化1~2d,降雨时和降雨后出险堤段排水沟流量受降雨量的干扰较大;在有横沟的堤脚,出水部位的水色略清于注水水色,但距注水部位越远,流量损失越大;在未开横沟的堤脚,其流量和水色的变化无法观测。表明采用单一的非植物护坡不利于防汛抢险,宜在设计分蓄洪水位上、下采取复合护坡,并结合多层次防护林防浪,以满足分蓄洪区围堤外防洪兼具内防浪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灾害不断发生,为防止江西省重大生态环境灾害,了解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从农田、湿地、森林和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常规监测,并使用卫星遥感等3S技术对土地利用、河流水库、植被和水土流失等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常规和遥感监测指标,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体系,按照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简明性、方便性和适用性原则,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环境五个评价指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并确定了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总的来说处于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氨氮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根据排污系数法核算了沈阳市浑河流域2015年各类点源、面源污染物情况,并利用QUAL2K模型对该流域氨氮进行模拟,得到氨氮在不同水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氨氮2015年入河总量为3 840.1t,氨氮主要来自农村非点源污染(占氨氮入河总量约92%,其中包括畜禽养殖污染67%、农业灌溉20%、农村生活污水4%),点源污染物占比仅8%;另外流域所包含两条河流浑河干流、蒲河支流的氨氮入河量分别为1 774.0、2 066.1t,且均以畜禽养殖污染为主。QUAL2K模型对氨氮的模拟结果与不同水期实测值相对误差在4%~20%之间,氨氮模拟浓度整体水平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其中浑河干流中游氨氮污染最为严重,枯水期氨氮浓度最大值3.6mg/L,为丰水期的12倍;而蒲河支流中下游污染情况较为复杂,在不同水期均存在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模拟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现状及流域实际污染情况,构建了流域预测评价理论体系,应用确定性水质模型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点源及非点源污染进行风险和污染负荷计算,模拟预测了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对研究河段水质的影响,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导致的危害性及其可控性,并给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Ultra-high recovery solar thermal desalination of agricultural drainage water is presented as one solution to the historic extreme drought and long-standing salt accumulation problems facing California's fertile Central Valley region. Building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recent pilot demonstration of a novel solar thermal desalination system, a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is presented using an existing agricultural region as a case study. Three strategies are considered: continue retiring farmland as crop productivity wanes in future years, desalinate saline drainage water with a novel distillation process using natural gas as the fuel source, and desalinate using natural gas and solar as a hybrid energy source. The study is cast as a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problem taking into account natural gas costs and water purchase contract pric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projections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and cost of salt accumulation in the region, solar thermal desalination is economically favorable over both the alternative of doing nothing (retire farmland)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conventional (non-renewable) thermal desalination. Most important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lar thermal desalination is an economically-viable solution that can increa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farming in the region and create a new, sustainable, scalable source of additional fresh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