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的城市定位从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提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空间格局从依珠江单中心格局发展为跨江通海的多中心网络型格局。新的历史时期,对标全球城市,广州需要在主动承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集聚高端要素,不断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在认识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广州提出了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并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建设、城市风貌、生态格局等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探索实践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铁11号线是广州首条中心区轨道交通环线,其建设将伴随沿线用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资源重组,是推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借日本东京山手线的发展经验,阐述轨道交通环线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现行规划中广州地铁11号线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提出通过提升站点功能促进环线建设与城市空间格局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天河智慧城海绵城市建设为案例,研究在已有城市规划格局或现状建成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对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州,一座拥有2 2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岭南地区的著名商业化都市。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建筑文化遗产,也使广州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近代,西洋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和岭南传统建筑形式交汇共存于广州。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广州建设了一批以现代主义手法结合地方形式为特点的、具有岭南风格的优秀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再一次出现城市建设新高潮,建筑创作十分活跃。在花园酒店一带集中建设了商贸、酒店和写字楼等大型建筑,形成现代城市商务中心区;城市建设进一步向东、南拓展,建成了…  相似文献   

5.
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乡非建设用地是指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在规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及乡村建设的用地,可划分为"两级五类"。其规划主要考虑到城市生态系统开放性、非均衡性与动态性的特点,根据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非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保证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基于非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理论,在城市生态限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规模预测与城市增长特征,确定非建设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最后简要介绍了广州非建设用地规划实例。  相似文献   

6.
杜洪涛 《城市规划》2006,30(7):85-88
广州铁路枢纽是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广州铁路新客站的规划建设,不但改变了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而且对广州市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的城市协调发展。本文以广州铁路新客站为例,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各方面出发,初步探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选址、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交通衔接、工程设计等一系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国外城市规划》2009,24(2):122-122
今年的广州城建工作将以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为契机,高标准推进亚运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现民生工程新突破,用实际行动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广州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城市功能结构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城市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8.
广州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场馆规划建设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亚运会重点发展地区空间格局;以及在这个格局下的场馆布局,包括场馆布局原则、场馆布局规划;井介绍本次亚运会场馆建设中规模最大的工程-亚运城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
广州中心城区河涌滨水景观环境综合整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州中心城区河涌滨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根据河涌水系规划,对中心城区河涌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引水、水质净化及堤岸处理等技术措施,建设以水为主题的河涌绿地环境,并结合河涌周边城市区域的功能定位、文化传承、生活形态构建城市滨水生活空间,使河涌空间格局和景观构成真正富于广州味道,成为承载广州式生活的空间载体,修复城、河关系和人、水关系,重建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发展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巨大的建设需求和缓慢的前进脚步使广州的城市发展一时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经验与广州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探讨广州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土地供应、用地管理、交通规划和建筑控制等方面提出借鉴要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二维设计图和效果图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性,制约了规划审批技术的革新,三维建模技术已成为解决该问题的研究热点。通过"徐州市三维城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的建设,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并探讨了该系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斌 《福建建设科技》2014,(2):30-31,29
绿色建筑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绿色建筑体系难以有效的应用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节能低碳的价值。本文通过借鉴绿色建筑体系的四大特点,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分布式能源系统、土地开发模式、城市规划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应对之道。希望能为城市生态规划思路提供研究依据,为建设实施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容量加大、规模扩展,发展城市新区是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重庆巫溪县新区南北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所面对的山地城市特征、小城市的尺度与品格、城市文脉延续以及绿化景观等重要命题,强调地域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实施方案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城市地名规划——以中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桑  李振  韩延星 《规划师》2006,22(Z1):79-80
地名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政治制度的反映.地名规划是引导城市经营和管治的重要工具,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技术集成的复合工作.中山市进行地名规划有助于加强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的地名管理,提高地名标准化的内在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对城市经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5年)》以构建有利于人类生命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空间为主题,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越的社会城市空间保障。其规划指导思想包括:生态保育、城市安全、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社会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保障城市交通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等。本文从莫斯科市的城市发展道路、城市建设格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规划、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剖析在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的过程中莫斯科市作为首都城市的总体规划,比较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与历版总体规划的继承关系与进步之处,并通过俄罗斯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提出的观点,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莫斯科市未来城市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7.
李志明 《新建筑》2004,(5):82-85
通过对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城市设计理念形威背景的介绍,结合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和旧金山艾姆巴卡迪罗中心两个城市设计案例,指出波特曼特有的双重职业身份和他提出的“城市编织”理念对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骏  唐芝玉 《中国园林》2022,38(8):99-10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老城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要求、城市更新改造中历史信息的遗失、现行规划编制体系对老城保护管理的缺失等实际问题,在"规划设计导则"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体系构架与规划编制管理结合"、"内容有限理性与弹性控制结合"为特点,易于操作的"规划设计导则"的编制,以协调老城区的保护要求、针对性地制定更新改造的规划条件。并通过杭州老城的例子,在综合研究各类遗产保护要求的条件下,以保护优先为原则,构建层次分明、理性与弹性结合、编制体系与管理体系衔接的"规划设计导则",并通过导则内容在法定规划的用地规划、指标体系、地块图则设计里的落实,直接指导"规划设计条件"的制定,从而更明晰而有效地指导老城的综合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何明俊 《城市规划》2005,29(12):40-44
城市规划行政权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的公共管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面临利益多元、未来的难预测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权应是积极的和有效率的,并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的互动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指导性规划应具备较强的回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定的城市规划应相对的具有稳定性,以保护各类财产权。公民权和公众利益的有效维护方式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规划行政权的效率取决于规划过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