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弥勒县宝园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上主要处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区域构造基本形态为地堑构造。区内矿床多以铜多金属矿为主,大部分发育于近地表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层序中,部分产在玄武质角砾岩中,玄武岩长期遭受风化淋滤,可次生富集,在岩溶盆地、溶蚀凹地及张性断裂等有利部位形成铁、铜矿。通过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条件十分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
弥勒县宝园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上主要处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区域构造基本形态为一地堑构造。区内矿床多以铜多金属矿为主,大部分发育于近地表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层序中,部分产在玄武质角砾岩中,玄武岩长期遭受风化淋滤,可次生富集,在岩溶盆地、溶蚀凹地及张性断裂等有利部位形成铁、铜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条件十分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摘要:弥勒县宝园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上主要处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区域构造基本形态为一地堑构造。区内矿床多以铜多金属矿为主,大部分发育于近地表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层序中,部分产在玄武质角砾岩中,玄武岩长期遭受风化淋滤,可次生富集,在岩溶盆地、溶蚀凹地及张性断裂等有利部位形成铁、铜矿。本文结合物、化探综合异常进行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条件十分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步达远—万宝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达远—万宝地区处在北东向鸭绿江与太平哨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北西向次级控矿构造带中,以石柱子复式岩体为主,形成钼、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通过总结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资料,归纳该区找矿标志,进而推测该区次级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新疆托克逊县铜华山—彩华沟地区地层归属于南天山地层分区萨阿尔明地层小区,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形迹复杂,超基性—酸性侵入岩均有出露。东北部区域归属萨阿尔明—库米什金、铜、铅、锌三级成矿带,南部边缘归属觉洛塔格金铜三级成矿带,区内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层、侵入岩、构造、地壳运动关系密切。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铜华山—硫磺山成矿远景区具有在超基性杂岩体的边部寻找钴多金属矿和在斜长花岗岩体寻找斑岩型矿床的较大潜力。彩华沟成矿远景区是寻找层控的火山—沉积热液叠加型铜矿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6.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7.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8.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锡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是国土资源部2013年设立的第三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之一。近年来通过区内1∶50 000矿产远景调查、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和技术应用示范,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圈定一系列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和找矿靶区;在整装勘查区内金坑矿区通过钻探施工,目前探获新增资源铜、铅锌、锡、银均已达中型规模,具有大型矿床潜力。在此基础之上总结该区地质找矿成果,初步构建本区典型矿床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本区系统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明确下一步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赞皇铜多金属矿勘查区位于太行山南段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内,目前已发现的铜矿(点)众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矿床规模较小,主要矿源层为甘陶河群地层。结合该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综合分析了银河铺—双石铺Cu、Ni、Co、Pb、Zn异常带和鸡冠山—郑家峪Cu、Ni、Co异常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两者化探异常与地表矿化信息吻合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划分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马大沟—桃园—槐树庄—银河铺铜矿找矿远景区、方脑—干串沟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井陉县测鱼—南寺及吴家窑铜矿找矿远景区,详细分析了各区的找矿潜力,供该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贞丰皎贯金矿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为加强区内地质找矿工作,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地球化学、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次生晕地球化学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内地层地球化学特征、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1)区内赋金层位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峨眉山玄武岩组,次为二叠系上统领薅组一段,岩性主要为凝灰质黏土岩、砂质黏土岩及粉砂岩,为主要的矿源层;(2)矿体的形成受断裂、地层、岩性、围岩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3)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毒砂为主;(4)矿区采用次生晕扫面方法确定的异常区与地质构造、矿(化)体较吻合,且规律性较强,并通过工程验证,发现了多个矿(化)体;(5)矿区金矿与构造、蚀变密切相关,在强硅化形成的微—细石英脉与黄铁矿化、黏土化及褐铁矿化相互叠加时,金矿体品位较富,为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1)矿区有利的找矿标志为地层岩性、岩溶不整合面、构造、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2)区内纳哥地段、卡务地段、佐锡拉旦沟地段金矿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黔北岩溶水对煤矿开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勇  郁钟铭 《煤》2010,19(9)
黔北矿区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其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龙潭组(P3 l),可采煤层为2~6层,属薄—中厚煤层。由于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的变化等原因,造成黔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缺失峨眉上玄武岩层,使上二叠龙潭组最下一煤层与茅口组直接接触,距离一般在0~20 m。文章从黔北各个含煤构造单元受影响资源量、矿井开拓巷道的布置和上二叠龙潭组最下一煤层安全开采的威胁程度的角度,分析了黔北茅口组岩溶水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晴隆锑矿主要产自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第一旋回——“大厂层”,与下伏茅口组灰岩呈岩溶不整合接触。应用钻孔数据通过3D sufer 软件,建立古岩溶不整合面和大厂层厚度分布立体模型,结合矿体及断裂在矿田内分布,分析古岩溶不整合面形态、大厂层厚度分布特征以及两者对成矿的作用:茅口组灰岩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是一个以三望坪矿段为中心的北东走向隆起,周围分布有岩溶斜坡和洼地。大厂层厚度变化较大,古岩溶不整合面对大厂层整体厚度变化无直接影响,在局部地区出现“印模”现象。矿源的丰富与否取决于大厂层沉积厚度,但矿源最终富集成矿体,还受到断裂构造、容矿空间以及流体改造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强排水条件下矿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强排水条件下矿区岩溶塌陷的地质结构要素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确立了岩溶塌陷地段地质结构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岩土力学模型。该模型耦合了重力、吸蚀和渗流作用。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塌陷判据,并用安全因数Fs来表征溶蚀空间上覆盖层的安全性。据此思路,可将岩溶塌陷工程地质评价由定性引向定量,有助于提高塌陷空间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建水县岩风洞铅锌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水县岩风洞铅锌矿区地处云南省南部山区,位于老鹰窝-岩风洞铅锌、钼铅、铁、钨成矿远景区内,矿区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硅化蚀变明显。区内断裂及破碎带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沉淀、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今后找矿方向应注重在位于燕山期花岗岩与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白云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Pb、Zn、Ag、W、Sn、Mo等矿床,以及矿区的中部地区及矿区北部的杨朝冲地区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Pb、Zn、Ag、Cu矿床。  相似文献   

15.
狮子山楚王陵座落于典型的覆盖型岩溶区,由于长期的卸荷作用、地质构造作用、水的侵蚀作用及人为的破坏,墓室出现了严重病害。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和加固施工资料,论述了楚王陵病害的根本原因和整治工程的设计思路,以期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峨边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多以溢流相为主,岩石呈深灰色-灰绿色,根据其成因及结构组分特征,可将峨边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划分为斑状玄武岩、致密玄武岩、气孔-杏仁玄武岩、凝灰质玄武岩四种岩石类型。并对玄武岩岩石、化学特征开展研究,研究表明区内存在符合拉丝的纤维用玄武岩,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常永强 《煤炭工程》2019,51(7):76-79
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老挝南部地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三水铝石铝土矿是第四纪玄武岩建造风化成矿,以红土风化壳残积层组成为特征。区内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矿床规模大、质量佳、覆盖薄、宜露采。是国内罕见的单一型三水铝石铝土矿矿床类型,是理想的优质铝土矿资源开发基地。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对老挝占巴色地区铝土矿地质的找矿勘查工作,通过收集占巴色周边的阿速坡、色贡等地区红土型铝土矿资料,对老挝南部铝土矿成矿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三水铝石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及找矿思路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反射法勘探在广州市三元里地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 《勘察科学技术》1995,(6):51-55,48
本文介绍了在广州市三元里地区的地质条件下,应用地质雷达、反射法地震勘探和井中电磁波透视探测岩溶的对比情况。文中叙述了横波反射法在三元里地区应用受限的原因及纵波反射法在本地区为压制干扰、提高分辨率所采取的措施,使P波反射法勘探取得了好的效果。文中给出了该区P波反射法探测基岩界面、溶洞、断层和溶蚀带分布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