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电梯情     
武星军 《中国电梯》2009,(16):94-94
我是2000年进入电梯行业的,单位当时的名称是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主要从事电梯、起重机械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检验,这也是我目前唯一从事过的职业。我有幸目睹了中国电梯行业的飞速发展,2000年中国在用电梯不足30万台,2008年底已达到115.3万台,短短几年电梯数量翻了两番。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相似文献   

2.
朱瑞华 《中国电梯》2009,(16):36-36
时间如梭,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中国电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20个年头,我们这代人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我本人也同样有幸进入了电梯行业,见证了中国电梯行业的迅猛发展,我的职业生涯也同样伴随着电梯行业的发展而成长,在这期间中国电梯杂志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工作中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张研 《中国电梯》2009,(16):57-57
对于中国100多年的电梯历史来说,入行10年只是弹指瞬间;对于新中国电梯发展30年来说,我只是电梯行业的一个新丁。有幸的是,刚好遇到中国电梯行业10年飞速发展,感谢《中国电梯》给予我这个机会,发表我个人对中国电梯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杨隆 《中国电梯》2009,(16):69-6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我的创业生涯中,谈不上怎么传奇,倒是几许梦幻,是电梯成就了我的人生,我的理想。想来与电梯结缘已近25载,在这风风雨雨过程中,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电梯行业的风云变幻,也伴随中国电梯杂志共同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5.
赵融 《中国电梯》2007,18(23):9-10
看了中国电梯杂志的“中国电梯百年大家谈”专题.引起了我进入电梯行业后的许多回忆,特别是看到了北京电梯几个第1.更让我思绪万千,便想起了我参加过我国第1台液压客梯设计、试制的前前后后。但事隔30来年,当事人大都退休也失去了联系.我只好单枪匹马把某些片断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武津生 《中国电梯》2008,19(10):10-13
很高兴能在“2008年中国电梯国际研讨会”上再次与大家共聚一堂。“2006年中国电梯国际研讨会”上,我以“创新进取,保障安全发展”为题,概括介绍了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通报了中国电梯安全监察与事故概况。今天,作为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代表,我想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工作及电梯的安全与节能作一个发言,期望与在座的国际友人、国内外同行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电梯安全节能并举,保障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邱志伟 《中国电梯》2009,(16):75-75
值《中国电梯》300期之际,回顾中国电梯发展30年,我感慨万千。 1951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生产出了第一台电梯,安装于天安门城楼,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生产的电梯。1980年,瑞士迅达电梯公司与我国合资,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工厂,成立了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推动了中国电梯事业的发展。随后几年,美国奥的斯和日本三菱、  相似文献   

8.
夏学涛 《中国电梯》2009,(16):109-110
1980年,中国迅达——电梯行业第1个合资企业,开创了中国电梯工业发展的新纪元,转眼间已走过了30年,既而迎来中国电梯杂志出版第300期,在此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中国电梯))给我这次机会,与行业同仁一起回顾中国电梯工业飞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刘伟亭 《中国电梯》2009,(16):27-27
1980~2009年的30年间,中国的电梯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衰变盛,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值此回顾30年光辉历程之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中国电梯发展的中国电梯人,我要为中国电梯行业的迅猛发展而欢呼!要为中国电梯行业的巨大成就而感到自豪!为曾经作为一个中国电梯人而感到无比幸福!  相似文献   

10.
王友林 《中国电梯》2009,(16):13-13
从1980年到2009年,中国电梯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中国电梯》作为中国电梯发展的重要见证及信息、技术交流的平台,也迎来了第300期出版的重要里程碑时刻;而作为电梯行业的一员,我与“康力”,也走过了探索和发展的13个年头。  相似文献   

11.
吴建新 《中国电梯》2009,(16):45-45
我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员,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潘胜桀先生是我们党派广州市委会的负责人,我曾经向潘先生讨教过日立电梯的经营理念:天天向上的追求。从潘先生的理念和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觉得“天天向上”应该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梯行业追求和发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林荣宇 《中国电梯》2009,(16):92-92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三菱电梯香港有限公司涉足中国电梯市场已有30个年头。我们目睹着中国的电梯技术从稚嫩成长到跻身于国际市场,真是可喜可贺。我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会本着顾客至上、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先行的经营理念及方针为中国的电梯行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金宝林 《中国电梯》2003,14(11):56-56
我从事电梯工作十多年,《中国电梯》一直是我获得电梯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李振明 《中国电梯》2009,(16):64-64
1990年,我刚刚进入电梯行业时,中国电梯市场年需求不足2万台。而目前,中国每年新电梯用量和产量都是以上数字的10倍甚至更多,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100万台,成为世界上电梯用量和年新电梯增加量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袁光平 《中国电梯》2009,(16):113-113
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电梯业的蒸蒸日上。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之一,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中国民族品牌也越做越响,让人欣喜。我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电梯产品、安装、维修、保养和运行工作,至今仍坚持优秀的维保传统,提供电梯产品、安装、维修、保养一条龙服务,为保证电梯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并防患于未然,电梯维保队伍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于广大市民。  相似文献   

16.
王亚男 《中国电梯》2012,(20):13-15
2012年9月17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中国电梯协会承办的“2012中国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举行启动仪式。此次主题为“安全乘梯、你我做起”的电梯安全宣传周将持续至23日,以电梯安全乘用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点针对儿童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魏雪松 《中国电梯》2010,(24):50-52
2004年的夏天,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扔在了简陋的出租屋里。中国上海,我开始了“群租”的生活。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有着近20年历史的中国本土电梯生产企业——上海长江电梯厂。记得8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电梯,小城的商场开业,安装了2台自动扶梯和1台有司机的货梯。带着新奇的童趣,乐此不疲地“上上下下”。以后每到一处商场、大厦,我总是先乘乘电梯,这种新奇和神秘的感觉直到我进入“长江”才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正在翻译日本的电梯标准。由于他对很多电梯的专业名词都不了解,于是问我关于电梯方面的问题,借此机会,使我接触到部分的日本电梯标准,并把它和中国的GB7588-2003的同类内容作比较。  相似文献   

19.
关彤 《中国电梯》2009,(16):26-26
1997年12月,通洋河畔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南通三洋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电梯也自此成为我生活的又一主题。走在电梯之路上,我主张“求实创新、精益求精”。因为现如今,中国电梯市场百花争鸣,国际市场更是风起云涌,竞争愈显激烈,想要争得一席不败之地,必须打造自己的坚实品牌,创一流服务,取信于民;必须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成高端品味,博彩于众。  相似文献   

20.
项杨 《中国电梯》2009,(16):108-108
“奥的斯能否稳居世界第一”是18年前我编译发表在中国电梯(1991年2期)上的一篇文章,并有幸被评为当年年度最佳文章。值此中国电梯杂志发行300期之际,围绕此文的一些有趣的回忆又一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对自己能参与并见证《中国电梯》由协会内部通讯成长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我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