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首批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并授权培养软件工程硕士以来,截止到2014年11月,全国已有150个单位开展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同时也在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领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下,软件工程领域协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结合目前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对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软件工程本科教育及软件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平台搭建等角度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软件行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软件学院人才整体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我院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并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不能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增加企业实训环节等途径,更好地满足软件服务外包程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阐述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校内实训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工程硕士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培养过程有一定的目的性。文章结合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提出一种目标驱动的培养模式,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阐述该培养模式的设计、实施和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CDIO工程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抓手,强调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阐述如何提高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培养卓越软件工程人才,以形成定位准确和培养目标明确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养适应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示范性软件学院制定了"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文章以分析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为切入点,提炼软件工程人才的能力模型——"三角塔"能力模型,并结合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提出系统化地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即以"根基(逻辑推理、语言能力、专业基础)+三个面(实践操作面、非技术专业素质面、综合素质面)"为导向,构建"实基础+三主线(技术实践主线、工程实践主线、学生工作主线)"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结合哈尔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三零五化"的人才培养思想和"三三一"的办学理念,架构了基于校企合作的"2.5+1.5"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阐述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和力争学校、政府企业、三力合一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举措。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索软件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战略和国内外激烈的人才竞争,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择优扶持35家高等学校,支持其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紧接着,国务院学位办在2002年初发出了设立软件工程硕士的通知。所谓软件工程硕士,是针对软件从业人员,面向企事业单位需求培养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无疑是一支产业界的急需人才和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硕士,这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一个新…  相似文献   

10.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箐  李曦  姜明  白天 《计算机教育》2009,(13):172-174
本文针对我国软件学院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在充分调研IEEESWEBOK和CC2004SE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软件学院目前的实际情况重新划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提出了软件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引入课程组的概念,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1.
以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按照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标准的要求,针对部分院校小规模招生的特点,结合华中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实践,提出以培养软件工程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结合具体研究与应用领域的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交叉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加大对软件专业卓越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要求与目标,基于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从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阐述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4.
几种可行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设置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在2001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针对这一定位,软件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专业,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详细分析IEEE CC2001的软件工程学科教程和认真比对国际国内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本文提出几种可行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案,供计算机教育界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我校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改革与实践的情况,从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平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能力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企业实训环节以及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体系等途径,更好地满足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阐述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如何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并介绍了我院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8.
按教育部的解释,软件工程硕士(MSE,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是2001年底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新设立的工程硕士领域,是国际通用的培养软件工程高级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兴起。软件工程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学科教学体系,而是直接针对软件企业的需求,按照工程化的培养方向,注重实践教育和技能教育,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软件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最后从推进改革软件人才教育理念和模式、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创建实践教学环境、应用为主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对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在实战中培养从事大规模软件工程的软件人才,是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以大规模国际化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基础,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体系和校企合作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十余年的实践效果表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