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工技术类专业竞赛作为高职化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职业岗位、知识目标、考核方式、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分析了化工技术类专业竞赛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促进性,并对当前竞赛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根本途径。阐述了化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构建原则、实施途径,结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个案分析,肯定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云南化工》2017,(7):103-105
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教育的相互融合,为高职教育填注了新活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迎来了新的春天,引领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技能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为先导,以"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为核心,校企不断建立和完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JSP人才培养模式",并付之于实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徒,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树立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化工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与全国的教育都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因此,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之举。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化工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5年制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中高职衔接"3+2"模式教学周期重复叠加问题,同时考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要求,强化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指导职能,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化工生产技术"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为契机,从"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开发的背景、教材编写的实践入手,探索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高职理实一体化教材,以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内涵的理解,认为现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培养大批既能动手、又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系统工程,本文从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7个方面讨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并以扬州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化工人才所做出的探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高职化工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从基于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重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化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改革化学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马少华 《安徽化工》2021,47(5):129-131,134
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是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针对高职"化工安全技术"课程,从课程团队组建、课程思政目标确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教学过程设计及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实施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化工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职化工专业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跟当前高职教学的需要,也切合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我国在现代学徒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高职化工领域阶段的实践还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在化工专业应用的价值,并且分析了高职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为高级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发展的新路径,使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化工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之间如何建立相对稳定的、有效的合作关系,实现“工”、“学”真正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工学结合实践项目《汽车美容服务》的实施,提出四双五合工学结合模式,在这种新型工学结合实践模式下,实现高职教学与实践紧密接触,实质性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  相似文献   

12.
杨春华  陈刚  张龙 《广东化工》2010,37(10):195-196,168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按照"1221模式"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校企资源的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关系的处理、双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对毕业生的延伸培养进行了系统论述。实践表明,应用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实训、实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三个关键环节。文章阐述了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中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以职业需要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编排项目化、模块化的实践课程结构,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相似文献   

14.
李群松 《广东化工》2014,(12):225-226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的话,就必须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但受到了实训基地条件的限制。文章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例对高职院校内实训基地"谁建"、"怎么建"、"如何管理"、"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了阐述,对高职院校其它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完善各种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影响环境保护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从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情感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融合、实训技能的强化培养等方面探讨了高技能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而为优化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卓越计划”是我国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项目,本文以临沂大学制药专业“卓越计划”为例,介绍“卓越计划”实施原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做法,以期对地方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班组长型"人才正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基层驱动力量之一,"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相关职业院校重要任务,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当前高职教育的新挑战以及对企业班组长的新要求,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蔡凤  解彦刚 《广东化工》2013,(22):181-182
以江苏省“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立项为契机,构建了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适应训练四个部分,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纳入到课程体系,旨在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