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论述了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中免去射线探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磁粉探伤代替射线探伤,可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资源优势,大力优化控制程序,实现圆钢磁粉探伤线的自动控制,并结合磁粉探伤技术与工艺对其一些使用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符合批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阐述了磁粉探伤原理及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总结分析在用压力管道焊缝裂缝磁粉探伤的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磁介质环电流模型计算各种槽形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包括标准规定的漏磁探伤对比试件上的人工伤、磁粉探伤标准试块上的人工伤、用数学方法模拟的疲劳裂纹和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等产生的漏磁场.将上述各种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由于疲劳裂纹开裂的缝隙十分狭窄,它所产生的漏磁场远小于人工标准伤所产生的漏磁场,也小于表面粗糙度所产生的漏磁场.因此结论认为用磁粉法和漏磁法探测疲劳裂纹时,需要特别谨慎.换言之,磁粉和漏磁两种方法不适合探测开裂缝隙很窄的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8.
磁粉检测湿法是利用磁粉和分散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磁悬液,喷洒到磁化工件的表面来检测工件的缺陷。按分散剂分为:水磁悬液和油磁悬液常规配比磁悬液的载体通常是水基或是油基。水基配比的磁悬液在冬季会结冰,油基配比的磁悬液在冬季黏稠比也会上升,造成磁悬液流动性变低,影响检测灵敏度,容易造成漏检。因此,冬季无法使用水基或油基磁悬液进行室外磁粉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11.
13.
14.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微波炉用磁控管组装后在高温氢气环境中焊接时出现起泡现象的原因在于管材的氧含量超标;减小铸锭氧含量、提高铸锭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石墨含量和粒度对铜-镀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石墨含量的增大,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减小,电阻率增大。小颗粒石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密度,而大颗粒石墨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摩擦磨损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超细草酸镍粒子的制备及其形状和粒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氨镍络合-草酸沉淀法制备均匀细小纤维状和球形颗粒,溶液初始pH值和草酸加入方式对沉淀粉末颗粒的形貌具有显著影响,草酸以液体形式加入到氨镍溶液中,当氨镍溶液初始pH值小于8.0时,得到球形或类球形团聚体颗粒,当氨镍溶液初始pH值大于8.0时则得到纤维状颗粒,而草酸以固体形式加入时只能得到球形或类球形的颗粒,温度升高,有利于颗粒长大,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分散性能的改善,分析认为,溶液中氨的含量是影响颗粒形状的根本原因,固体草酸对沉淀物质的生长具有诱导效应,利于球形颗粒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钴酸锂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合成炉温度提高了产品的粒度均匀性,同时产品物理性能得到改善,克容量提高2 mAh/g。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