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杰  张姗姗 《当代建筑》2023,(S1):39-43
地下空间热环境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保持相对稳定,但因缺乏完备的温湿度控制,其热舒适性较差。本文以夏季哈尔滨某高校地下实验室与运动场馆地下部分两类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与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地下空间因围护结构与功能类型不同,预测平均热感觉(PMV)与实际平均热感觉(MTS)存在差异。受试者实际热感觉程度普遍大于预测值,且两者绝对值差值受活动强度影响明显。本文综合分析主客观差异与联系,以期为改善寒地高校地下空间热舒适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120-127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国际化教学也将会成为未来各高校的主流,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出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夏季过热的室内热环境,结合西安地区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采取与本地地区气候特点相适应的"被动式"措施来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主要论述了自然通风和结合采光的遮阳设施在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中的应用,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如创造适宜的微气候、半地下空间的利用、植物和水等方面来改善教室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加速,可利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住宅地下、半地下空间的利用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寒地住宅半地下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以提升半地下空间的可居性、提升土地利用率为出发点,探讨了运用被动式生态手段提高自然能源利用率及降低寒地建筑高能耗的途径,最后提出了寒地住宅半地下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营理论与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营,是目前地下空间开发水平和规模达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地下空间开发,特别是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地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营理论的阐释,基于经营原则,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营策略,以期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夏季过热的室内热环境,以西安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采取与本地地区气候特点相适应的"被动式"措施来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论述了自然通风和结合采光的遮阳设施在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中的应用,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如创造适宜的微气候、半地下空间的利用、植物和水等方面来改善教室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空间资源约束问题的重要方式。人口作为城市空间的需求表征,其分布密度是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下空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本文以南京市雨花台区地下空间为例,利用人口热力图动态数据,通过ArcGIS的空间分析和SPS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考察地下空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形态分布和开发强度都与人口分布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揭示了地下空间利用的时间弹性,论证了人口分布密度对地下空间开发强度的正向预测能力,为雨花台区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室外温度和风速条件下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地下2层半开放空间自然通风的效果;根据上海地区室外气象数据,统计了自然通风能满足基本舒适度的时间并进行了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源热泵空调设备,不仅能达到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的节能运行效果,还有效地解决了地下空间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使位于地下的场所能常年保持温度恒定和空气流通。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6,(8):282-283
想要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扎根于新形势下本专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与创新策略。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发展的特点,并对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研究与分析,为城市地下空间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现代建筑实用功能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毅 《华中建筑》2006,24(3):77-79
该文综合评价了高校现代图书馆建筑特点及实用功能,分析某些高校图书馆建筑功能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改进高校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措施与建议,强调高校现代图书馆建筑工艺与图书馆专业需求达到更完美的结合,更好体现图书馆追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民族特色建筑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验证建筑物空间和形态与地区气候条件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对广西桂林地区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和普通居住建筑建筑参数、气象数据的实地测量,采用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对其建立模型,并进行CFD仿真,模拟得到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以及全年室内温度,最终计算得出建筑物内部全年热舒适度指标。经对比仿真结果得出,干栏式建筑内部热环境和热舒适度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居住建筑,干栏式建筑更加符合广西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庭院空间是大学公共空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筑与外部坏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一方面,它不仅满足了师生对自然的需要、对交往的需要,还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作为建筑外部空间的一部分,对提升建筑外部环境品质及烘托建筑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半明半暗法隧道进洞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张琴  赵宝云 《山西建筑》2009,35(14):291-292
以黄衢南高速某隧道为例,探讨了采用半明半暗法对该隧道洞口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案在该隧道中的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最终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半明半暗”进洞方案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其应用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住区开发用地日趋紧张并对居住区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形式 ,即结合地下 -半地下公共建筑和配套设施掩土绿化 ,创造具有生态环境效益和艺术审美价值的人工山水园林景观 ,并对其规划布局和创作设计要点作了简要论述 ,以期对探索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形式有所助益 ,对创造健康舒适富有自然气息和艺术魅力的绿色居住区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浅谈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空间特色。高校图书馆建筑是学校建筑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因而其建筑空间必须是有特色的,是吸引读者驻留的,让读者把读书变成是一种享受。该文介绍了武汉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工程实践案例的背景,然后从其建筑空间布局的开放性与功能的多样性等特色进行分析,并用调查的方法对其主要的建筑空间进行客观性评价,优缺点分析,提出一些改善性的意见,以期对未来其他图书馆的设计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谈大学图书馆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指出大学图书馆设计应充分重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等条件,设计应简洁而富有活力,同时要与原有传统建筑空间寻找有机联系,分析了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并加以抽象运用,以创造出既尊重历史,又反映当代特征的时代建筑。  相似文献   

18.
张蓁 《山西建筑》2006,32(23):21-22
同济大学文远楼注重功能、形式朴素,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在分析这样一个理性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时,先限定非理性的概念,再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非理性的一点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基建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世勇 《山西建筑》2002,28(2):104-105
对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进行了表述,对高校建筑既要强调文化传统和校园文脉,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功能需求的双重使用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就高校建筑要体现两个“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信息技术与人评语经融共生作了详细论述,指出了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在高校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为目的,提出了建筑设计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