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是物性总体较好的河流相储层,电阻率显示比馆上段低很多,长期以来认为储层含油性较差。经过重新解释和试采发现部分储层井段为高产低阻油层。通过对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造成孤东油田馆下段油层低阻的原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构造幅度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根据低阻油层的低阻成因和油层地质特征,把低阻油层分为低渗型、高渗型、薄层型三类,并分析了造成这三类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解释提供了基础,为老区寻找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综合影响,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孔隙结构是低阻油层形成的微观机理。受陡坡带浅水型混源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的影响,在高尚堡深层形成薄互层型和弱水动力环境下泥质含量偏高的低阻油层。中成岩阶段A期的成岩作用导致发育复杂孔隙结构成因、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阻储层;岩性圈闭和深层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导致油砂体小,油气成藏构造幅度低,且当油层孔隙结构变差或泥质含量高时,含油饱和度降低,也可形成低阻油层;构造幅度低、油水分异作用差,在油水过渡区域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3.
以地震、测井、岩心化验分析及试油试采成果为基础,从构造、沉积及储层特征等方面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的K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低构造幅度、弱沉积水动力条件及高黏土矿物含量等。针对成因类型,分析了相同沉积环境、相似物性条件下油层段电阻率与其距自由水面高度差之间的关系,根据电阻率递减规律分析其地质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分段确定油层的电阻率下限值,以消除油水分异作用的影响;同时结合电阻率比值法,对低阻油层进行综合判别。综合分析认为,K油田低阻油层纵向上主要位于构造相对低部位或沉积旋回正韵律的上部,平面上多分布于沉积水动力条件弱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和席状砂微相。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左右。在总结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岩石物理成因研究与低幅度—低阻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有规模的低阻油藏。同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并提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李琴  章凤奇 《河南石油》2004,18(2):11-13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是物性总体较好的河流相储层,电阻率显示比馆上段低很多,长期以来认为储层含油性较差。经过重新解释和试采发现部分储层井段为高产低阻油层。通过对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造成孤东油田馆下段油层低阻的原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构造幅度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根据低阻油层的低阻成因和油层地质特征,把低阻油层分为低渗型、高渗型、薄层型三类,并分析了造成这三类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解释提供了基础,为老区寻找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大部分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常规油气逐渐开采殆尽,低阻油层等非常规油气藏成为重要探测目标。在复杂断块油藏中,受沉积微相、构造以及层间干扰等多因素所致,单纯依靠专家经验人工识别准确率不高且效率较低。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小层数据为切入点,融合测井与研究成果资料筛选并核实低阻层;应用并行关联规则算法挖掘小层的含油性相关参数关系;基于聚类分析算法进行小层分类,对包含已核实低阻油层类小层进行相似度计算,实现低阻油层识别。通过对东部地区某油田大量数据分析表明,大数据驱动的低阻油层精准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低阻油层的挖潜,识别准确率达90%,并将优选的潜力层在油田生产实施,获得了良好增油效果。该方法在油田的应用节省了大量人力,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涠西南凹陷油田的滚动勘探,发现了很多井不同层段储层中具有低阻现象。如何有效地识别低阻油层,已成为困扰勘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低阻油层的识别问题,从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导电矿物、钻井液浸泡时间及围岩厚度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认为高伊利石质量分数、导电矿物和储层较薄受围岩影响为涠西南凹陷低阻油层三大成因,为有效识别低阻油层、避免油层错判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该认识对WZ10-8-1井进行了再分析,认为过去解释为水层的储层实质上为低阻油层,对该构造勘探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扩大了整个凹陷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肖圣东 《特种油气藏》2020,27(6):108-113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其形成受较多因素影响,机理复杂,识别难度大,仅从常规测井上难以区分油层和水层,大大限制了该类油层的挖潜。针对该难点,从低阻油层的特征分析出发,从外部和内部7个因素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和黏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形式是该区低阻油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孔隙结构以及砂泥岩互层对该区低阻油层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泥浆侵入和油水层矿化度对低阻油层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在低阻油层识别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油层的评价、识别和潜力区预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基础,对于该区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尼日尔Agadem油田E1油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尔Agadem油田E1油组普遍发育一套典型的低阻可疑层,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其成因、含油性及产能认识不清,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了寻求一期油田的稳产接替潜力,针对该套低阻可疑层,采用宏观因素控微观分析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低阻油层分析方法,通过圈闭幅度和沉积环境等宏观地质成因分析,明确了目的层所处的三角洲前缘末端弱水动力沉积环境为低阻层的主控成因;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储层厚度、岩性、黏土矿物、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等岩石物理成因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发育3种成因类型的低阻油层,砂泥薄互层和束缚水饱和度偏高为低阻油层主要成因。通过试油和生产,证实了低阻可疑层为产能较好的油层,充分证明了对低阻油层成因分析的合理性,为低阻油层的分类识别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渤海A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不明确、缺乏识别方法、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从低阻油层储层基本特征出发,开展低阻油层地质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刻画低阻油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低能沉积环境所形成的较细的岩石特征、较高的泥质含量、复杂的孔隙结构、高含量网状分布的伊蒙混层复合作用所致,另外中等矿化度、岩石弱亲水性、低构造幅度也是低阻油层形成的次要因素;综合目标区地质特征提出四种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并建立判识标准,测井曲线重叠法通过测井曲线重叠显示幅度差进行识别,交会图版法通过不同测井参数交会图进行识别,气测录井法通过气测全烃量和烃组分完整度进行识别,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方法优选测井参数组合类型来识别低阻油层。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油田井位设计、降低开发风险,对其他低阻油层研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侏罗系局部发育低阻油藏,但由于其成因机理尚不明确,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根据砂岩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分析总结姬塬地区侏罗系延9低阻油层的成因。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高是最主要的成因;岩石颗粒细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构造幅度低致使油水关系复杂是次要成因;储层的弱亲水性和填隙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形成邻近储层电性对比法、电阻率-含油饱和度交会图版法和综合含油指数法3种针对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提高了低阻油层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存在大量的低阻气层,这些气层的电阻率接近于水层的电阻率,有的甚至比水层的电阻率还小,仅依靠传统的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气饱和度或根据电阻率的幅度差很难将这些气层识别出来。文章首先统计了低阻气层电阻率的分布规律:低阻气层主要分布在盒8段,其次是山西组山1段,山2段很少,其峰值电阻率小于25 Ω·m;然后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粘土矿物含量等方面分析了低阻气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孔隙度重叠法来识别气层。由于这个方法并不是根据含气饱和度的大小判断流体性质,所以判别结果不受电阻率的影响,对低阻气层和正常气层都适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低阻气层,还是正常气层,DDT参数存在明显的正异常。含气层和气水层正异常较小,水层的异常接近于0,而干层为明显的负异常。根据这一规律能够有效地识别低阻气层,经现场试气资料证实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分布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的成果为基础,探讨并完善了低电阻率油层有关概念,低电阻率油层研究有关油层单元的选择;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的特点及该方法存在的缺陷,地质综合判别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总结指出了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层的分布层位、分布规律,对于低电阻率油层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岩石电阻率参数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其油气储集能力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故对其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用电阻率参数开展该类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方法。基于铸体薄片和压汞实验数据反映出的此类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选取毛细管束模型推导并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计算模型,并结合岩电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电阻率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孔隙结构参数能较好地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利用电阻率计算得到的岩石孔隙结构参数是随含水饱和度变化而变化的量,其变化量及变化的速率能够反映出储集层开采过程中油气藏内部流体的分布变化;利用井下不同时刻实测电阻率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的孔喉半径,仅代表测井时刻地层内导电流体所占据的孔隙空间的半径,而计算得到的岩石迂曲度也只反映了当前状态下导电流体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5.
用毛细管理论为与岩电实验理论对各油田大量油藏进行实例统计,分析了较好储集层中油藏的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得知其控制因素为油,水密度差,自由水平面之上高度和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据此深入分析了渤海湾地区中,浅层形成低电阻油层的主要背景条件。近些年该区所复查与勘探的低电阻油层大多属于油,水密度较差小(0.1-0.15g/cm^3),幅度较低(10-20m,甚至小于10m)的油藏;其含油饱和度较低(50%-60%),好砂岩油层电阻率比值(与相邻水层比较)为4-6.3;此时,由于钻井液侵入,孔隙结构差,粘土附加导电等因素,就釜形成低电阻油层,在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如果用侧向测井,将使油,水层差别更,这一研究将为低电阻油层的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图2表3参10(欧阳健摘)。  相似文献   

16.
安岳~威东地区须家河组低渗储层中普遍发育低阻油气层,其成因类型多样、识别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低阻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造成该地区低渗低阻油气层的主要因素为:①高不动水饱和度;②高地层水矿化度;③低幅度构造背景引起气水分异差;④复杂的孔隙结构造成油气运移对地层水驱替不彻底,残留大量地层水。此外,局部富集导电矿物和钻井液侵入进一步降低了油气层的电阻率。弄清了低渗背景下发育的低阻油气层形成机理,探索出低阻变化规律及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为准确识别和评价低阻油气层提供有利的依据,这也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港油田原始低电阻率油层地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原始低电阻率油层 ,挖掘油田潜力 ,选取了大港油田原始低电阻率油层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地质成因分析。原始低电阻率油层是指油层电阻率原本就低而非受外在因素 (如泥浆侵入、层厚、上下围岩及测井系列等 )影响而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通过对原始低电阻率油层地质成因、机理的分析 ,发现形成原始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地质成因是弱水动力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而这些成因则受沉积及成岩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因此 ,预测原始低阻油层的分布要从地质作用出发 ,结合对沉积条件、成岩演化、圈闭构造等的认识和成果来进行 ,最终确定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8.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双台子油田是由下第三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的兴隆台油气层和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热河台油气层所构成的复式油气藏。热河台油气层整体属于深水湖底扇沉积成因,对该油气层研究和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工作发展。通过对储层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该油气层下限标准为细砂岩、油斑,含油饱和度40%,孔隙度8%及电阻率16 Ω·m。重点分析了中子伽马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交会识别气层的方法,依据新标准重新解释了双台子68 口井,将原解释结论中30.2%的水层改判为油气层,新发现油气层多是热河台油气层上部的低阻油气层。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层在纵向上有两套油气单元;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背斜的轴线附近,构造控油作用明显;紧邻生油洼陷和东西向断裂切割是造就双台子断裂背斜构造带复式油气成藏的主因。该油气层上部层段的低阻气层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对比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原油特征发现,相对于高电阻率油藏,低电阻率油藏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较低,成熟度稍高,生烃母质含有较多陆源有机质且氧化程度更高,为富含黏土矿物。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有着不同的成藏过程:早期生成的以文昌B凹陷文昌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优先充注到琼海凸起下部充注压力较小的高渗透储集层,形成了高电阻率油藏;随着高电阻率油藏逐渐趋于饱和,晚期大量生成的以文昌A凹陷恩平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充注到琼海凸起上部充注压力较大的低渗透储集层,形成了低电阻率油藏。琼海凸起广泛发育的低电阻率油藏指示其周缘生烃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强度,是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结合国内外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对成因作了细致的分类和论述,并结合国内外油气田如新疆塔北、白水头、吉林高台子、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新疆塔河油田三叠系、胜利、渤海、南阳、五里湾地区、大港油田板桥地区等油田的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实例,综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