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锐 《中华建设》2012,(5):84-85
本文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布局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通风、日照等要素的研究与整合应用,初步探讨城市街道的布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设计方法。1.街道的地位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两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街道呈现出来的面貌将直接影响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街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生活性街道内容广泛,除了具有通行功能以外,更应富有生活气息与  相似文献   

2.
正梵高笔下的《黄房子》成为其创作的精神寄托,称其"像梦一样从笔下流淌出来",而如今昆明也即将让这"黄房子"成为现实。今年2月,昆明市规划局公布《昆明城市建筑色彩控制导则》(试行),对新建城市建筑定色调,新建居住建筑墙面主色调推荐采用浅黄色系,工业建筑外立面建筑主色调宜采用浅灰色系。一直被认为"城市色彩"不够鲜明的昆明主城区刮起一阵色彩春风。色彩规划即城市形象的设计,原本是为了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但规划中的颜色又是怎样拟定的,选定的颜色又是否真的适合该城,原来的城市颜色与新定的颜色如何协调等等一些问题都引发了众多市民与专家的热议。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曾有人批评昆明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水泥森林",规划城市色彩对于凸显城市特色就有着很大的帮助。此次规划区域内的建筑色彩  相似文献   

3.
正谈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魅力无限的厦门;说起黄绿色的琉璃瓦、古朴灰色的四合院,厚重大气的北京肯定会立刻浮现在脑海中。这就是城市色彩的作用。近些年来,城市的"主色调"似乎已经成为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尤其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下,中国城市的色彩如何?应该如何规划?更是备受瞩目。其实,这个问题至今仍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那么,对于城市"色调"是  相似文献   

4.
每月荐书     
《城市环境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含光盘)》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关于城市“色彩污染”的呼声日渐趋高。如何管理好城市色彩,作好规划与设计,成为摆在城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遵守色彩设计的“规范”,要对色彩设计加以“限制”,制定景观法以及编制在法律意义下的导则、指南等是本书论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每月荐书     
《长江建设》2009,(5):79-79
《城市环境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含光盘)》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关于城市“色彩污染”的呼声日渐趋高。如何管理好城市色彩,作好规划与设计,成为摆在城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遵守色彩设计的“规范”,要对色彩设计加以“限制”,制定景观法以及编制在法律意义下的导则、指南等是本书论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街道一体化设计的关注持续增加,并且"以人为本"的街道一体化设计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尚无文献对完整的设计策略做专题研究。为指导街道一体化设计实践,本文结合区域城市街道设计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设计策略:解读上位规划-提炼街道文化-划分街道场景-组合设计模块-细化设计要素。此策略在成都市成华大道改造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本设计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居住环境的需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居住区内建筑、绿化、小品和铺地四个方面色彩设计,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谈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如何做好居住区内的色彩规划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长江建设》2010,(12):17-19
(一) 一直致力于城市街道规划、建设、管理的业内人士认为,创造城市街道的活力需要认清两个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街道环境与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前面百度百科的定义,街道离不开建筑,没有建筑也就不能称之为街道,所以必须营造一个好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居住环境的需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居住区内建筑、绿化、小品和铺地四个方面色彩设计,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谈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如何做好居住区内的色彩规划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主体,城市色彩主要取决于它们的色彩。和谐得体的城市建筑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生理上的美感,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提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作为城市的主人,有权利要求在建筑色彩上得到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该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城市街道峡谷内的机动车排放活性污染物扩散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机动车排放中的NOx与大气中的臭氧在太阳辐射的环境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传输、扩散以及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街道峡谷中的流场导致NOx在背风面产生累积,在给定的条件下,近地面处NOx浓度达到7.5×10-6左右,且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污染物随着气流从背风面上升,流向街道峡谷中线再扩散到迎风面,其浓度也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时由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在背风面一侧附近臭氧的浓度偏低.并对△T=10℃和△T=4℃两种温差下的污染物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增强地面受热能够加快气流的运动,△T=10℃的情况下,背风面附近的NOx浓度较低,而迎风面一侧的NOx浓度较高.这一结果表明增强地面受热能够促进背风面积聚的污染气体向街道峡谷上方和迎风面一侧运输和扩散.  相似文献   

12.
《长江建设》2010,(12):11-13
对于城市街道的作用,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道,“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相似文献   

13.
《长江建设》2010,(7):33-33
厦门大学教授马武定认为,人们通过视觉形象来感知城市,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世界上的城市之所以看上去千差万别,跟他们的色彩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我们选择色彩的时候,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色彩基调,也就是背景色;二是城市的主色调,主要是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述了城市街道有机更新的含义,城市界面、复合界面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提出复合界面与城市街道空间有机更新的关系及更新方式,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保留原有历史和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界面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园林景观的环境创造中,色彩的搭配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色彩学的原理以及色彩特性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影响和色彩在植物景观中的设计原则,对已有园林景观中色彩运用成功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在景观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以便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明斯特位处德国北部,是隶属北威斯特法伦州的一座集古典建筑艺术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美丽大学城。城市主要的建筑风格是巴洛克式和歌特式。也许因为这里是大学城,整个城市氛围显得年轻而有活力,为具有中世纪面貌的城市街道注入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7.
杨崑  汤飞 《中华建设》2010,(8):54-55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深刻地剖析了城市街道和外部空间的美学构成要素,认为在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的设计当中,需要肯定人的存在这一基本要素;强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样重要;列举大量日本和西方经典案例的设计手法上的异同支撑自己的设计理论。此书对我们在对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佛山市伦教街道为例,通过建立珠江三角洲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行洪排涝能力进行分析演算,计算发现现状与伦教大涌、桂畔涌连通的4个节制闸可控制辖区外涝水汇入,新建黄麻涌二站和3个调蓄湖可降低围内水位,但仍无法达到规划防洪排涝要求,考虑新建节制闸、疏浚河涌、新建(扩建)排涝泵站、建设调蓄湖等方案,可有效提高该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如美国建筑师沙里宁所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知道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样的文化。"对于城市色彩,人们或许已有了朦胧的概念:北京是厚重的青灰,苏州是水墨江南,上海是红砖灰石……城市色彩作为城市地理、文化、历史、市民品位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早就存在,城市色彩规划却是个新鲜课题,且滞后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燕 《长江建设》2010,(12):10-10
放眼整个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着大开发、大建设。在这种城市发展的大跃进中,作为城市形象最为直观表现之一的城市街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