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本水资源的管理和实施由多个政府部门和组织共同完成,"治水与用水分离,多龙管水"是日本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国土交通省负责制定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水供求计划、库区开发及与其他相关省厅局及机构间的综合政策协调;厚生劳动省负责居民生活用水供应管理;农林水产省负责农业用水供应;经济产业省负责工业供水和水力发电;环境省负责水质与环境保护。日本存在缺水、供水稳定性下降和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其妥善应对水问题的策略包括促进健全水循环、中水回用、现有水利设施的高效利用、复兴与培养水文化、虚拟水战略等。今后日本将更加关注伴随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来的极端少雨、降雪减少及融雪提前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回顾垦区的治水道路,可以说经过了从初级治水到依法治水的阶段,特别是1992年以来,黑龙江省水利厅下发了《黑龙江省水利厅委托省农场总局水利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黑龙江省水利厅委托省农场总局负责本系统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定》、《黑龙江省水利厅委托省农垦总局实施河道管理的通知》3个委托规定后,垦区对内部水政水资源、水土保持、河道的水行政管理权实行了系统管理,标志着黑龙江省农垦系统的水利管理真正走_卜了依法治水的法制轨道。近几年,垦区为了宣传贯彻落实好水法规及省厅有关《委托规定》,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农垦区水…  相似文献   

3.
1政府依法管理1.1立法加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增长迅速,我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提高,国家加强了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立法,促进依法治水、管水、用水和保护水.1988年1月,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从立法的高度对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域水工程保护、用水管理、防汛…  相似文献   

4.
郑通汉 《中国水利》2003,(12):18-23
我国水资源问题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瓶颈”。解决的途径是:从宏观上建立全社会统一治水的机制;从中观上建立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从微观上要同时推进以转变传统用水习惯为主要内容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建立以水权、水价、水市场等水资源配置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同时逐步完善和健全治水规则。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治水制度网络,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卷首寄语     
伴随着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成功和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走进了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水利部党组根据新世纪中国水利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在治水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等等;将满足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生产用水、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五个方面的需求,作为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水利系统…  相似文献   

6.
荷兰水管会     
荷兰的水管会(waterboards),历史悠久,始建于中世纪,是一个非政府、经济独立,并负责某一范围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其相当于一个理事会,理事由选举产生.目前全荷兰有125个水管会.每个水管会都有自己经过中央交通公共工程及水资源管理部批准的管理章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其最主要的职责是协调本地区水与土地的关系.水管会的主要任务,首先是防洪排水,负责内河堤防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低洼地的排水,河道管理;其次是水量和水质的管理,包括水量的分配,地表水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水管会根据国…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管理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6-7
一.水资源管理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1987年起步阶段,建立了资源管理的理念,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制定了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分水方案。1988~1997年快速发展阶段,出台《水法》和《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建立了中央、流域、省、地(市)、县五级水资源管理体系;成立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局。1998年以后进入规范完善阶段,提出“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标志着中国依法治水、管水、用水和保护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狭义的水资源管理,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广义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包括:1.法律。立法、司法、水事纠纷的调解处理;2.行政。机构组织、人事、教育、宣传;3.经济。筹资、收费;4.技术。勘测、规划、建设、调度运行。四方面构成一个以水资源开发(建设)、供水、利用、保护组成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通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4月15日起施行,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依法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月31日,全国水资源处长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强调,要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转变传统治水理念,探索新型治水模式,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对于近期的工作。胡四一强调要着重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内,明确各级许可机关的审批权限和工作程序:二是严格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确保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取水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四是严格依法实施取水许可。在工作实践中.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管理、地下水监控等综合管理措施统一起来;五是尽快清理与《条例》不符的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紧制定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做好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六是做好宣传和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公益活动,向广大取用水户、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让《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 为便于广大水利工作者特别是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学习领会《条例》精神,本期推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专题,请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有关专家和领导对《条例》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本刊将关注跟踪《条例》的贯彻和施行。希望广大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及时将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遇到的问题等撰文提供给我们.我们将采取恰当的方式,或刊载.或请相关专家答疑解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与水权制度概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玮 《中国水利》2007,(2):52-53
近10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治水理念的变化,日本在水资源管理和水权制度建设等方面有许多新的发展。日本主要根据《河川法》来进行水资源管理和流域管理,其中水资源管理包括“水权”,制度。而流域管理则包括“治水和水环境”。日本水权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我国水权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河北水利》2013,(3):F0002-F0002
3月11~15日,我省首次对各设区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此次考核由河北省水利改革发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由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水利厅等6个部门组成6个考核组集中开展考核,考核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水利改革发展组织领导、水利投入、防汛抗旱、项目建设、水资源管理和依法治水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京水务》2015,(2):64
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节水中心")主要负责本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划、节水技术推广应用、节水宣传、依法收取水资源费、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相关工作。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节水中心以"节水优先"为统领,进一步落实"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坚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首都节水型城市建设。1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控制用水总量编制全市用水计划分配方案,由各节水管理部门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全市近3万个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总量控制。坚持"生活用水控制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特大型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其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涉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以及调水区和受水区江苏、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多个省(直辖市),需要统筹-12程管理与保护、水资源配置、水量调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兼顾防洪、供水、发电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国办发〔1998j87号精神,实现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保护广大用水户的合法权益,山东省水利局于1998年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工业和生活取水监测工作。这项工作由厅水资源处和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开展,并以鲁水资率〔1998j6号文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凡以工业和生活供水为目的的取水产,均应对其取水水源取样化验。水样取样由各市地水利局水资办负责与用水户协调,分析化验由市、地水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并按统一规定填写由厅水资源处监制的“山东省取水许可年审工业(生活)用水水质检验报告单”,按有关标准向被…  相似文献   

15.
贯彻新的治水思路加快珠江治理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要回顾“九五”期间珠江水利建设成就。认为珠江治水的新思路必须切合珠江的实际,适应珠江发展的特点,进行珠江治水工作,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矛盾,突出重点,全面兼顾;珠江新的治水思路,一定要使水利建设符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指出要确保重点城市,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加快西江水利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的建设;要加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解决好缺水问题,保障用水安全,要突出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要开发利用西部地区水资源,加强国际河流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杜昌文 《中国水利》2011,(24):75-75
2011年以来,山东省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为总抓手、总纲领和总任务,以创建现代水利示范省为载体,坚持依法管水、统筹治水、科学用水,持续掀起大兴水利新高潮.水资源管理实现重大突破以贯彻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为标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式起步入轨.  相似文献   

17.
保定市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显398m3,属于贫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污染较重,已经制约了全市国民经济和计会的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需要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法制化管理;科学规划、合理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及保护水环境、有偿使用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以实现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水价的市场调节作用,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用水效益最优的理论和方法。以市场经济学原理为指导,(1)以用水总效用最大为原则,建立了以经济社会消费预算、可利用水资源量为约束的水资源需求函数模型;(2)以总供水生产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经济社会用水全成本代价的水资源供给函数模型;(3)提出联立水资源需求与供给函数模型,迭代求解水资源最优配置的供需均衡水价的方法;(4)以北京市为例,在考虑基本生活用水价格刚性的情况下,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经济社会用水的全成本作为供水成本建立供给函数,对经济社会的用水总量40.4亿m^3进行重新合理配置,分析得到了2000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用水总效用最大的经济社会用水综合水价为8.01元/m^3,经济社会用水量为24.76亿m^3,生态环境可用水量为15.64亿m^3。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生态环境基本用水得不到满足,以现状经济社会承受能力为约束,经济社会用水造成的全成本就难以补偿。  相似文献   

19.
淡水资源紧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紧缺的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和区域上的不均匀分布给人类带来了用水困难,而更大的灾难却来自人类自己制造的污染和浪费.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理顺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理顺体制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1水资源缺乏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2000m3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m3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蔡秀萍  周宁 《水利天地》2009,(11):11-12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宝贵的水资源还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据2004年水资源公报数据,在全国总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占1.5%。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海南、甘肃、河北7个省(自治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