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地应力释放的等效节点力作为外荷载加载在开挖边界上,利用有限元软件Marc分别计算了软弱岩体和中硬岩体隧洞开挖在锚杆支护前后的位移和应力情况,通过对加锚前后岩体进行位移与应力分析,研究分析了锚杆加固对岩体隧洞开挖变形控制的影响。在锚杆加固作用下,径向位移明显减小并向远离洞壁方向移动,靠近洞壁的地方位移明显减小,可以认为锚杆支护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发展;锚杆对软岩的变形控制效果更明显一些。  相似文献   

2.
裂隙岩体非连续变续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隙岩体在静力或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主要是裂隙的变形,岩石变形相对很小,两者不相连续。用非连续变菜分析方法研究岩体的非连续特性才得到微观的具体反映。在动力或静力作用下,位移实际上一时间有关,故对静力问题仍要用动力方法。只有对很上位移的静力问题,当岩体睡于稳定情况下,才可忽略这一时间因素。对极大位移的动力问题,如爆炸等,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很好的结果,本语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以上问题作了  相似文献   

3.
固液相耦合的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岩体内固液相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了地下水孔隙压力与岩体变形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建立孔隙水压的计算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在重力场 孔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某露天边坡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固液相耦合的有凶法能反映地下水对岩体工程的应力颁和位移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对中隔墩变形机制认识仍不统一,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开挖顺序对中隔墩变形机制的影响,并进行了岩体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隔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开挖顺序,中隔墩出现“一边倒”是由南北两侧开挖顺序不对称引起的;F215断层的存在对南侧位移大小有一定影响,但对南侧位移向北影响很小,不可能引起南侧位移向北:中隔墩“一边倒”需要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条件;中隔墩呈现“一边倒”并不表明其破坏、倒塌的趋势,相反,这种变形方式却表明中隔墩的整体刚度较高,呈弹性表现。研究结果为科学地解释中隔墩变形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裂隙岩体非连续变形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隙岩体在静力或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主要是裂隙的变形,岩石变形相对很小,两者不相连续。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岩体的非连续特性才能得到微观的具体反映。在动力或静力作用下,位移实际上与时间有关,故对静力问题仍可用动力方法。只有对很小位移的静力问题,当岩体处于稳定情况下,才可忽略这一时间因素。对极大位移的动力问题,如爆炸等,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计算能得到很好的结果。本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以上问题作了探讨,并用算例对若干静力和动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软硬互层边坡岩体的蠕变特性研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岩体的蠕变性是影响边坡变形与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清江水布垭坝址区马崖高边坡为例,针对边坡内具代表性的软岩和硬岩,通过开展室内岩石压缩蠕变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软、硬岩石的蠕变破坏特征,据此建立了岩石的流变本构模型并进行参数辨识。在此基础上,应用三维粘弹塑性方法对马崖高边坡的时效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探讨了边坡在开挖卸荷及泄洪冲切(运行期)等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的蠕变变形及塑性区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软硬互层边坡岩体的蠕变效应十分显著,对于大规模开挖的岩质高边坡而言,岩体的蠕变特征不仅影响到边坡的位移量值,而且改变了边坡的位移形态。在工程长期运行过程中,岩体蠕变引起的应力场变化使得坡体内塑性区分布由坡面向坡内延伸,按流变10a计,其延伸深度可达数十米。  相似文献   

7.
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复活机理初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基于对茅坪滑坡体1993~2000年的降雨、水库水位、变形等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茅坪滑坡体复活是其东侧白岩危岩体中不合理的采煤活动引起的。采煤活动诱发的危岩体开裂和崩塌,加强了滑坡体与危岩体的水力联系,间接扩大了滑坡体的受雨面积。因此,从滑坡体变形的影响因素上讲,降雨(特别是强降雨)的影响转大,水库蓄水和库水位波动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滑坡体前缘。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点位移计监测成果的坡体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位移–时间过程线、位移–孔深关系曲线以及变形速率图,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监测成果,并将不同部位仪器的监测成果加以对照,综合分析坡体的变形特征。一般情况下开挖坡体的变形量是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增大,对于存在软岩夹层的岩石边坡在开挖时坡体的变形会表现出与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特征。实际工程中影响岩体变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需借助地质资料并结合现场施工进度以及巡视结果分析监测成果,掌握坡体变形特征,从而对坡体的稳定状况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9.
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作为一种非连续介质,岩体的变形行为与连续介质存在较大差异。以施工期变形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和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受结构面控制作用明显,不论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还是在钻孔深度方向,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变形均可能出现分异现象;邻近洞室开挖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为复杂,距离越近影响越大的一般性规律不一定成立;围岩的变形主要由控制性结构面的"张开位移"构成,"张开位移"占全部变形的84%~92%。围岩的上述变形特征揭示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数值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加强离散类数值方法(DDA等)在岩体宏观变形模拟方面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综合方法对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二闸室至三闸首部分的中隔墩岩体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及预测。首先,运用离散单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等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该段中隔墩岩体分别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规律。然后,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和灰色系统方法检测了岩体的变形趋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垂直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在开挖完成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运行期有所减少;平行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总体向下游发展,而垂直方向的位移先表现为回弹,后发生沉降。  相似文献   

11.
层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具有显著的各项异性特征,隧道施工中围岩稳定性机理较为复杂,是隧道工程中的热点问题。为研究岩层倾角对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以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某大断面片岩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进行了不同倾角下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岩体与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场差异性较大。对于各向同性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产生向洞内的变形,位移场关于隧道轴线对称。对于层状岩体,围岩变形特征与岩层倾角相关,位移场关于层面法线方向大致呈现对称分布,隧道洞周测点位移不均匀性较大。岩层倾角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具有显著影响,岩层倾角不同,塑性区分布规律及面积均不相同,围岩稳定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金川岩体各向异笥与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央体强度和变形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通过对金川二矿区1218水平采准巷道围岩岩石及岩体结构面分形、弹性波波速值和巷道围岩位移各向异性特征的具体分析,得出了围岩的各向异性是造成金川镍矿深采准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DDA数值模拟及其在岩体工程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根据已初步开发出的DDA模型计算程序,分别就某工程试验洞洞挖和边坡明挖问题进行了计算,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开挖问题计算结果表明,DDA模型计算结果在岩体开挖位移形态及位移量级上与有限元及实际位移监浊结果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说明该模型所反映的岩体开挖变形趋势是符合实际的,分别就DDA模型应用于岩体洞挖和明挖计算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岩体开挖荷鞯施加方式、块体界面特性模拟以及块体系统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稳定的相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抚顺西露天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岩体开挖、边坡形成过程进行相似模拟,并对全场边坡岩体位移变化跟踪观测。通过对该露天矿在边坡在开采扰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形进行统计和分析,可较全面地给出边坡岩体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基本掌握该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地质构造对边坡破坏的影响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川岩体各向异性与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体强度和变形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通过对金川二矿区1218水平采准巷道围岩岩石及岩体结构面分形、弹性波波速值和巷道围岩位移各向异性特征的具体分析,得出了围岩的各向异性是造成金川镍矿深部采准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该黄土边坡位移变形加大的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确定导致边坡位移变形加大的主要原因是雨水渗漏和坑边超载等,采取回填、夯实和卸载等处理措施后,位移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考虑岩体蠕变时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引起围岩和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及特点,结合同茂隧道下穿地表复杂建筑群的工程实践,以隧道下穿6号楼为例,分别进行了围岩弹塑性和考虑其蠕变的粘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两种计算结果发现,岩体蠕变显著增大了建筑物桩基础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并改变了桩基础的沉降曲线形态和水平位移规律,进而改变了桩基础连梁的受力特征。此外,岩体蠕变扩大了上覆建筑物荷载对隧道的影响范围,改变了桩基础周围岩体塑性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庆明荫 《地下空间》1999,19(5):409-415
韩城发电厂为一坑口电站,由于东侧山 下煤层采挖引起了坡体及厂区的地基变形,严重威胁了电站的安全运行。经研究其变形机制受控于地下采空区上方岩体中应力重分布形成的应力拱效应和岩体向采空区位移所产生的侧推效应。地下采空也改变了坡体原有的水文地质环境,上覆岩体的松 拉裂为地下水软化岩体提供了方便,坡体内引水隧洞的漏水更加剧了坡体的变形。为此在工程治理中采取了停止采煤,引水隧洞堵漏,坡体排水等项措施,经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特征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资料表明,岩体变形主要受开挖卸荷影响,边坡岩体卸荷松邓特征明显,具有分带性。微风化新鲜岩体变形主要是沿结构面张开实现的,从而引起岩面找平混凝土或喷护混凝土开裂。岩体变形大小与变化过程还与地质条件、施工爆破、锚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进行岩石损伤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提出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含微裂纹的岩石的变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用扫描电镜获得细砂岩表面的灰度分布图,用相关分析处理灰度分布图获得位移分量。将加载和卸载试件表面的灰度分布图进行相关计算,得到的位移分布与微裂纹分布密切相关,在裂纹附近,位移指向裂纹,大小和方向都很不规则,而远离裂纹,位移的方向较一致,大小变化也不大,表明在微裂纹所分隔的不同区域内,位移场是不同的,表现出岩石损伤中的微裂纹的张开或闭合效应。最后对该系统在地震、滑坡、岩体工程和地形变等领域非接触变形测量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