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到9月份已超过2001年全年的生产量,预计全年生产超过1亿部。特别是CDMA手机生产企业从无到有,生产迅速增长,目前生产企业已有17家,而移动用户的巨量稳定增长是拉动手机制造超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菠  刘宇斐 《通信世界》2003,(38):27-29
2002年是国产手机的春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波导、TCL等一批国有手机企业迅速成长,极大地动摇了外资企业在国内手机销售市场的垄断地位。1998年至2002年。我国累计生产手机27亿部,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10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700亿元。尤其是出口快速增长,2002年的出口量是1998年的225倍,手机出口额达53亿美元,名列出口产品前茅,已成为拉动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专业从事无线通讯终端产品开发和无线通讯软件开发的企业。德信无线在北京总部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手机研发基地。进行GSM和WCDMA手机的研发;在上海建立了CDMA手机研发基地,是中国第一家从事CDMA 1X手机开发的研发机构,并同时发展CDMA EVDO技术;在基于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终端研发上也有一定进展。公司还在深圳建立了结构中心及生产支持中心。德信无线已于2005年5月5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2004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3亿,占全球总量的20%。与此同时,我国手机产业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手机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形势良好。2004年1至6月手机实现贸易顺差53.5亿美元,已超过2003年全年水平(2003年手机贸易顺差45.6亿美元),手机产业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用户数和产销量来看,手机用户大幅度增长,截止3月末全国手机用户已达5000余万户;手机生产厂家迅速增加,目前在我国土地上手机生产企业已达到20多家。从信息产业部第一季度监测的23家手机生产企业情况来看,产销量继续攀升,出口又创新成绩。23家被监测的生产企业共累计生产手机867万部、累计销售848万部,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分别增加了 177.2%和 162.7%,产销率为98.4%。第一季度手机生产量在前3名的企业分别是: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累计生产225万部、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电子产品世界》2002,(10):42-43
如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低的成本、更少的组件,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良的手机,将决定各手机生产厂商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而采用什么样的手机开发平台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则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重视外型设计的同时,开始把设计平台的构建作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2003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赛迪顾问公司日前发布报告,2003年全球PC、手机及数字消费电子等产品供需两旺,带动了全球半导体市场全面复苏,全年实现销售额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5.8%,远远超过2002年1.6%的增长率水平。中国市场则由于全球计算机、手机、消费家电等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制造向大陆的转移带动了上游芯片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总销售额达2074.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0%,为近三年来的最快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杜娟 《通信世界》2004,(19):3-3,5
在5月15日天津第二届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的“国际手机制造业论坛”上,我们看到一连串让国入欣喜的数字,2003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超过26亿,增长率达到304‰新增用户数达到了6269万户,比2002年增长了24%,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21部。2003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和销售额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81%和10.4%,手机销量超过了7000万部。国内手机厂商TCL、波导、熊猫、科健的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部。  相似文献   

9.
业界     
2002手机市场“英雄榜”排定 2002年国内手机市场的“英雄榜”已排出座次。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在去年实现群体性突破,如果不算出口的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近40%。 信息产业部的报告称,2002年全年国内共生产手机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增长23.7%;增加值11000亿元,增长22.1%。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2.主要产品产量提高手机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产量为4.8亿部,增速达到58.2%;微型计算机9336万部,其中笔记本电脑5912万部;彩色电视机8375万台,其中平板电视增长迅速,液晶电视产量为945万台,比上年增长了1倍多;集成电路336亿块,增长26.3%。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手机近三分之一的产量和大约五分之一的销售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手机生产销售中心。2003年中国的手机产量达到1.72亿部,比2002年增长了43.3%,手机大幅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国产手机实现了重大突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其国内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30%左右飚升到2003年的60%以上,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的同时,他们的目标是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CCID 《半导体行业》2004,(8):52-54
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发布了对于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2003年全球PC、手机及数字消费电子等产品供需两旺,带动了全球半导体市场全面复苏,全年实现销售额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5.8%,远远超过2002年1.6%的增长率水平。中国市场则由于全球计算机、手机、消费家电等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制造向大陆的转移带动了上游芯  相似文献   

13.
如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低的成本、更少的组件,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良的手机,将决定各手机生产厂商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这一点,对于起步相对较晚的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尤为重要。而采用什么样的手机开发平台对于手机生产企业来说则至关重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在重视外型设计的同时,开始把手机设计平台的构建作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5月18日在天津举行的"2007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上,国家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莫玮表示,国内手机产能已超过国内市需求,产能颜重过剩.莫玮说,今年国内手机市场的年需求量约为6000万到1亿部,目前,中国经过核准的手机生产企业有79家,产能达到每年5亿部,光今年一季度,中国手机的产量就达到了1.34亿部.手机产能供给已超过市场需求达到4亿部.  相似文献   

15.
手机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一个重点,随着国产手机企业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和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的紧密跟进,已经培养了该行业大批的专注于手机研发和市场营销的经理人和工程师.随着信息产业部对手机新牌照的核准放开,最近又有华为、奥克斯等五家企业新加入到手机生产企业之列来,并且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无疑,3G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大显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中国首部双液晶显示手机,大显心动D2100于2001年8月横空面世,从而为国内手机业打开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之路。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款手机的出现,不但证明了中国手机生产技术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且打破了韩姓手机垄断此块市场的不公平局面,并将促使国产手机与进口手机进入良性竞争状态。 实力造就品牌 大连大显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着国际化大企业的实力与规模,是肩负着国内手机事业发展重任的领航旗舰。它是大连大显集团的核心企业,享有“中国第一枪”的声誉,2000年被列为最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生产量和销售量持续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中兴通讯手机协议软件开发成功 新年伊始,国产手机研发传捷报:中兴通讯Layer2/3层手机协议软件开发成功。这标志着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掌握手机核心软件技术,实现了国产手机研发的一项重大突破。 手机软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应用层软件和底层软件。应用层软件主要完成人机界面的交互功能,目前包括中兴通讯在内已有少数国内厂商掌握此技术;底层软件即通常称的核心软件,包括Layer2/3层协议栈软件和Layerl层软件。从国际上来看,所有手机生产厂商中能够掌握协议软件的也不过七八家。中兴通讯在1999年已经完全掌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前10个月,我国手机生产量为3.76亿部,同比增长63.8%。根据预测,200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0亿部,我国占生产和销售量的四成左右。  相似文献   

20.
厂商动态     
中兴通讯手机协议软件开发成功近日,中兴通讯Layer2/3层手机协议软件开发成功,并接通首个电话,从而使中兴通讯在国产手机厂商中率先掌握手机核心软件技术。手机软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应用层软件和底层软件。应用层软件主要完成人机界面的交互功能,目前包括中兴通讯在内已有少数国内厂商掌握此技术;底层软件即通常称的核心软件,包括Lay6r2/3层协议栈软件和haerl层软件。从国际上来看,所有手机生产厂商中能够掌握协议软件的也不过七、八家。此前,中兴通讯在1999年已经完全掌握了应用层软件技术、射频电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