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根据利津站2001年10月-2002年7月的水沙实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挖河同堤前后人海口区水沙通量的变化和河口河道观测范围内河床冲淤变化的关系,探讨了黄河人海水沙通量的变化对挖河固堤工程效果的影响,认为:①就挖河段本身来讲,即使在小水的状态下,挖河段河底平均高程的降低对其上下游河段也有一定的减淤影响;②尽管调水凋沙的过程比较短,水量也不是很大,但持续仅20d的中水流量对挖河后的河床的埋造作用是显著的;③如果黄河枯水少沙的状况长期维持下去,在时间及河段的选择上进行有规律的挖河固堤是有必要的;④结合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应用,在河口地区选择河段、挖河设备以及确定其他各项挖河参数,可以达到冲刷河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6.
7.
8.
1山东黄河挖河固堤的必要性1.1河道淤积严重,排洪能力下降山东黄河位于黄河最下游,河道长628km,其特点是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5m,洪水位高出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8年和2001年山东黄河实施的两期挖河固堤试验工程进行总结,指出挖河固堤中采用的将挖河疏浚与加固堤防相结合的方案,既可以减少河道淤积,实现顺畅的排洪和排沙通道,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的,又能利用挖出的泥沙加固堤防。两期挖河固堤的工程实践说明,挖河固堤是一项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整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河固堤工程的实施重点应是河口河段。 相似文献
10.
对河口6 800~8 000挖河固堤水挖法施工进行了回顾总结,就施工中各种机泵组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总结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搞好挖河固堤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解决黄河人海水量减少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制约,许多专家提出过建设黄河口水利枢纽或生态枢纽的建议,据此完全可以合成一个生态水利枢纽综合工程方案:在原刁口河流路和现清水沟流路的分汊点西河口,通过合理的闸、坝、涵、库设计,建设生态水利枢纽的中枢工程;以清水沟流路和刁口河流路作为该枢纽的主动脉,配套建设黄河最下游的输水渠系;在枢纽终端的北、东两片咸淡水交汇海域建设生物多样性繁育区,从而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形成维系海、河、陆生态平衡,促进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治河工程。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腹部地区出现异常高洪水位,防洪形势严峻。为降低洪水位,保持主要水道及口门的相对稳定,迫切需要对珠江河口防洪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并对河口进行整治。结合珠江河口整治近期防洪工程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并根据河道及口门和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口门河道疏浚设计断面。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黄河下游王庵切滩导流工程实测资料,对切滩导流过程中引河比降变化、分流比、引河过水断面变化的规律分析表明:引河河势随着引河分流比的加大而变化,引河通过最大流量时对应的分流比为73.3%,引河初始断面与引河最终断面之比小于1/4,原大河河势的变化与引河河势弯化密不可分;初期引河过流流量比较小,大河流量较大,深泓线还在原河道,引河进出口上下游大河河道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引河进口上游大河河道人工扰动的影响和引河流量的加大,大河流量减小,深泓线由大河河道逐步移向引河。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