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TZC1350履带起重机的主要结构组成、技术参数、液压系统及电气系统原理,分析了一种超级起重装置的控制技术及5MW风机安装工况,说明TZC1350履带起重机是一种通用履带起重机,同时也是5MW风机安装的理想机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臂架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对履带起重机的起臂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用LINK180单元模拟变幅拉板,利用其在温度载荷下的变形特性,通过设置相关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温度载荷,使单元长度匀速缩短,带动臂头,完成起臂控制.以位移约束的方法代替常规载荷约束的方法,解决了起臂过程模拟中,由于拉板力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无法定义载荷步的问题.ANSYS软件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块中含有瞬态分析模块,可对履带起重机起臂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有限元分析,为实际的履带起重机起臂调试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ZC660履带起重机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液压、电气及安全保护系统。TZC660履带起重机是适合风电安装的理想机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装的重物的重量及起升高度越来越大,履带起重机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履带起重机为了提高其起升高度及工作幅度,通常设计安装塔臂。如图1所示,履带起重机塔臂工况主要由主起重臂1,塔臂2,塔臂后支架3,塔臂前支架4,变幅钢丝绳5,塔臂拉板6和防后倾装置7构成。  相似文献   

5.
桁架臂作为起重机的主要承载构件,其稳定性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以280t履带起重机桁架臂为研究对象,基于弧长法理论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稳定性计算。通过分别改变臂架的宽度、高度、主弦杆外径和壁厚尺寸来改变臂架的换算长细比,得到不同长细比的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通过对载荷-位移曲线进行分析,求得较精确的临界失稳载荷,并探讨长细比对臂架的临界失稳载荷及臂架柔性的影响,进而为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履带起重机臂架承受所吊物体的质量、起升停止时的冲击载荷、风载荷、臂架自身质量的载荷等。臂架的强度、刚度和抗失稳等性能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起重机臂架接头焊接工艺。1.臂架接头结构及材质(1)结构履带起重机臂架由上节臂、下节臂与不同节数(根据作业时所需臂长确定)的中间节臂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TZC2000履带式起重机技术参数、结构特点的介绍和分析,了解大型履带起重机结构设计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日前,XGC180和XGC130型履带起重机相继面世。XGC系列履带起重机臂架主弦管采用了变壁厚等设计,起重能力较原产品有了大幅提升。其中主臂工况提高10%,副臂和塔臂起重量均比同类产品高出30%以上。桅杆上  相似文献   

9.
起重机箱形伸缩臂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重机伸缩臂由多节可轴向相对滑动的变截面箱形臂套接组成.箱形伸缩臂承受全部弯矩,而轴向力是通过搭接处的摩擦力与内置油缸共同承受,其力学模型不等同于变截面阶梯柱模型和完全由油缸承受轴力的变截面箱形臂模型.如何准确计入油缸支撑作用及搭接摩擦力的影响,对起重机箱形伸缩臂稳定性分析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挠度微分平衡方程出发,给出起重机箱形伸缩臂三种计算模型的欧拉临界力的分析推导,并着重讨论考虑油缸支撑和伸缩吊臂间搭接摩擦力协同作用的变截面箱形伸缩臂计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油缸支撑和箱形吊臂间搭接摩擦力协同作用时吊臂的失稳临界力介于完全由油缸承受轴力的变截面箱形臂模型与变截面阶梯柱模型的失稳临界力之间.  相似文献   

10.
王欣  付河灵  陆鹏飞  岳增珂 《机械》2021,48(8):52-58
针对履带起重机桁架臂初始几何缺陷对其承载能力影响问题,对相关规范和企业标准进行统计整理,将初始几何缺陷分为两类:臂节几何缺陷和臂节组装产生的几何缺陷.对一致缺陷模态法进行改进,在线性屈曲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模态参与系数的概率模型,提出了多阶模态随机耦合法模拟臂节几何缺陷,并采用等效载荷法模拟臂节组装产生的几何缺陷.算例分析表明,理想臂架的临界失稳载荷为392 t,本文所提方法模拟臂架几何缺陷所得最不利临界失稳载荷为361 t,相比降低了7.9%;考虑前四阶单阶模态作为臂节几何缺陷所得最不利临界失稳载荷为368 t.综合上述结果,本文所提几何缺陷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出最不利的缺陷,并且获得最不利缺陷分布下的临界失稳载荷,为桁架臂初始几何缺陷模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履带起重机臂架是重要的承载构件,变截面处承受轴向载荷和弯矩引起较大应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存在开裂的可能.为深入了解工作状态中臂架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规律,对300 t履带起重机的标准型主臂进行实车应力测试,获取典型工况下危险截面测点应力值.根据该起重机的常用载荷工况,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起重臂架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市场现有产品的型号、吨位、技术特点进行了详述,对目前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市场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市场对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未来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综合考虑单主臂作业情况与主臂副臂组合作业情况,使用NX Nastran对履带起重机桁架臂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为履带起重机的设计和试验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在回转过程中,由于吊重的摆动,回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起停时产生的惯性力,会产生附加的冲击载荷,从而影响臂架的应力状态。通过建立刚柔耦合的整机动力学模型,在RecurDyn里面对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回转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回转加速度和质量对臂架应力状态的影响,为起重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传统塔式副臂拆装运输技术履带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大、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带载行驶的优点,使其在石化、核电、公路建设等行业吊装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履带起重机起升高度及工作幅度,通常给其设计安装塔式副臂,如图1所示。履带起重机塔式副臂主要由主起重臂1、塔式副臂2、塔  相似文献   

16.
由于K形管焊缝周围的应力分布受载荷形式影响,首先针对履带起重机臂架中K形管的受力特点,对K形管常用的几何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45个适应于履带起重机桁架臂几何参数的K形管有限元模型。其次,采用热点应力法并考虑K形管的弯曲次应力,得出了K形管焊缝周围应力集中系数随几何参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可知,在履带起重机典型载荷形式下,K形管焊缝周围的应力集中系数受几何参数影响,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出现在跟点处,且冠点处与跟点处应力集中系数接近,而鞍点处最小,为履带起重机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Terex国际起重机公司总裁Alexander Knecht先生称,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履带起重机,公司的目标是基于其标准产品提供满足用户特殊吊装作业要求的定制起重机产品。已推出或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或更新改造产品包括:起重量400t、主臂宽3m、力矩载荷5170tm的CC2400履带起重机;起重量600t CC2800—1NT窄轮距履带起重机,可在较窄路面行驶,主要用于风车的安装;增设了臂架S7动力组件的CC2800-IS7履带起重机,起重量增加了,且臂架由标准的126m可加长至138m;对CC8800进行改造,将起重量由350t提高至1600t,载荷力矩增至23500tm;采用双臂系统和特殊配重系统的CC8800双臂履带起重机,起重量1250—2500t,最大载荷力矩34000tm,增加了车体强度,加长每条履带长度至3.5m;为CC12600履带起重机研制了加强臂架系统,使其起重量增至2000t,载荷力矩增至40000tm,升级改造后的起重机改称为CC12800;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几何非线性梁理论,将全地面起重机各构件简化为梁单元,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对于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臂架强度的计算。通过分析塔臂变幅角度和塔臂长度对臂架强度的影响,得到轴力、变幅平面内弯矩、回转平面内弯矩对臂架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臂架强度的因素及最大强度发生位置进行分析,为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下确定合理的起重性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几何非线性梁理论,将全地面起重机各构件简化为梁单元,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对于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臂架强度的计算。通过分析塔臂变幅角度和塔臂长度对臂架强度的影响,得到轴力、变幅平面内弯矩、回转平面内弯矩对臂架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臂架强度的因素及最大强度发生位置进行分析,为全地面起重机塔臂工况下确定合理的起重性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腰绳作为大吨位履带起重机起臂主要构件,其长度、安装位置对履带起重机臂架的挠度有着重要影响。根据臂架柔性系统力学变化特性,提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履带起重机腰绳设计方法。建立腰绳和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虚拟样机柔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有腰绳状态3种不同方案和无腰绳状态臂架系统分析,获得起臂工况下臂架系统挠度变化情况。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设计的腰绳可有效减小臂架起臂挠度,大幅改善臂架应力情况,有效降低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作业风险,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