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倩倩  卢琳  高歌  李晓刚 《工程科学学报》2017,39(10):1463-1469
微生物及其生命特征严重影响着材料的服役性能与寿命.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细菌腐蚀领域,对于大气环境中真菌造成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较少.事实上,在大气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其生命活动对金属及涂、镀层的腐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霉菌的生化特性与腐蚀的关系,讨论了在大气环境中霉菌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归纳了霉菌腐蚀的相关机理;同时根据腐蚀特征的对比分析可知,霉菌腐蚀与细菌腐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类菌的代谢产物不同.目前,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的霉菌腐蚀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材料表面霉菌腐蚀现象的描述和产物的分析等方面,缺乏对霉菌生命活动与腐蚀速度的定量表征,缺乏对霉菌引起的腐蚀过程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陈恒  卢琳 《工程科学学报》2019,41(7):929-939
基于残余应力测试新方法与先进电化学测试技术的进展, 围绕残余应力类型和大小对金属材料点蚀以及应力腐蚀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研究发现, 尽管残余压应力对腐蚀行为的抑制作用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 但是在不同条件下其作用方式以及机理不尽相同, 并且与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腐蚀产物等密切相关. 同时, 残余拉应力的作用尚不明确, 受到材料类型和其他因素耦合的严重影响. 另外, 在某些环境下, 影响腐蚀行为的关键是残余应力梯度或残余应力的某个临界值. 但是对有色金属的研究表明残余拉应力和压应力均会导致基体中位错和微应变等结构缺陷增加, 进而促进点蚀敏感性, 降低材料服役性能. 最后, 对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的腐蚀机理及耐蚀钛合金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及钛合金作为耐蚀结构材料在腐蚀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钛合金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几种腐蚀行为及其腐蚀机理,概述了不同合金化元素的添加对钛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最后介绍了耐蚀钛合金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耐蚀钛合金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的大气腐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弃非  曹莉亚 《稀有金属》2004,28(1):101-103
研究了镁锰合金在全国8个大气试验站暴露半年、一年的腐蚀行为,得到了镁锰合金在我国自然环境下的腐蚀速率。观察了腐蚀产物的形貌;讨论了腐蚀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镁合金腐蚀行为和大气的污染程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在大气污染严重和相对湿度大的地区,镁合金腐蚀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赵克清 《鞍钢技术》1990,(12):27-31
用慢应变速率法测量最大裂纹深度、平均裂纹扩展率、断面收缩率与拉伸率等,研究了碳钢在不同温度、不同介质浓度和不同电位下的非经典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最大裂纹深度和平均裂纹扩展速率是较好的评价应力腐蚀的参数。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应力腐蚀裂纹起始于材料晶界,为沿晶阳极溶解机理。在较高温度和腐蚀电位下,材料仍处于饨化状态,在硝盐介质中,在应变条件下,材料仍遭受应力腐蚀。随介质温度和(或)硝盐浓度的降低,材料的腐蚀形态发生变化,即由应力腐蚀变为一般腐蚀。  相似文献   

6.
对耐热不锈钢(1Cr11Ni2W2MoV、Cr17Ni2)和钛合金(TA7),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偶腐蚀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了试样表面状态和阴阳极面积比对两类材料接触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用材抗腐蚀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熔融碳酸盐腐蚀机理和Ni、Ni-Fe合金、Cr以及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熔碳酸盐中的腐蚀行为的分析,认为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志慧  顾洋  袁睿  武会宾 《钢铁》2021,56(5):98-104
 为了研究Cr5和Cr7(质量分数/%)钢在CO2-EOR高温高压服役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其腐蚀行为,使用失重法测定了腐蚀速率,采用SEM、EDS、XRD和XPS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探讨了试验钢在CO2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并提出了腐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r5钢的腐蚀速率为0.734 75 mm/a,Cr7钢的腐蚀速度为0.217 32 mm/a;腐蚀产物均由外层的FeCO3晶体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CO3和Cr(OH)3组成;腐蚀初期,产物膜以原位形成和阳极溶解后逐渐沉积两种途径生成;产物完全覆盖基体后,离子在界面处的扩散后沉积成为产物膜生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锌液对金属的腐蚀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Fe和FeB为例,分别通过对与锌互溶和不互溶两类材料的锌蚀行为进行研究,限定了传统液态金属腐蚀机制的适用范围并对与锌不互溶材料提出了新的腐蚀机制。传统的腐蚀机制只适合与锌互溶的材料,而与锌不互溶材料在锌液中的腐蚀,主要为表面缺陷所致。新机制的提出为研制出高寿命的耐锌蚀材料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铜管是空调及制冷行业用热交换器的核心部件,在服役过程中常由于蚁穴腐蚀导致设备提前失效。本文采用蒸气腐蚀、电化学腐蚀方法研究了铜管在羧酸环境下的腐蚀行为,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观察和分析了表面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的结构,通过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羧酸与铜管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与CH3COOH蒸气腐蚀相比,铜管在HCOOH蒸气环境下的腐蚀速度慢,腐蚀产物更致密。在HCOOH蒸气环境下,铜管容易出现蚁穴腐蚀。铜管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由羧酸铜和氧化亚铜组成。蚁穴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腐蚀机理复杂。腐蚀初期,表面氧化膜被聚集在铜管表面的羧酸溶解,暴露的铜基体作为微观阳极,之后,腐蚀坑内产生的微裂纹的尖端作为微观阳极,使腐蚀加速,直至贯穿管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钢铁材料环境腐蚀试验技术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新型耐蚀钢铁材料研发中所需的各类试验方法,分析了室外暴露试验、室内模拟加速试验、在线腐蚀监检测与大数据评估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鉴于钢铁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对保障其服役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腐蚀试验技术体系是提升我国钢铁材料品质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Cr对改善低合金钢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低合金钢在模拟不同油田CO2腐蚀环境下的抗CO2腐蚀性能,并对Cr元素改善钢的抗CO2腐蚀行为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铸造钛合金ZTC4的腐蚀与磨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优良的均匀腐蚀、点蚀、晶间腐蚀与磨蚀性能,是处于NH4Cl介质中高速旋转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WC-10Co合金在浓度分别为0.05 mol/L和0.1 mol/L的Na Cl、Na NO3以及Na2SO4等3种阴离子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2种方法研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传质电阻R和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2个动力学参数对阴离子介质及其浓度对合金的腐蚀性进行比较。通过合金腐蚀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合金在3种介质中EIS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对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 NO3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最弱,Na2SO4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最强;3种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合金在Na2SO4介质中的腐蚀机理较在其他2种介质中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最新关于碳化硅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 ,并对材料加工和热处理对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对其点蚀 ,电偶腐蚀 ,应力腐蚀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巴西国家钢铁公司(CSN)和电化学陶瓷边缘学科实验室(LIEC-UFSCar)合作对耐火材料与钢铁制造设备、工艺的匹配进行了研究,研究耐火炉衬的腐蚀机理可以开发出更适于操作条件的耐火材料。本文介绍了他们对耐火材料腐蚀机理的认识,以及因此而节省资金的成功项目。  相似文献   

17.
钛及钛合金腐蚀试验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声 《有色矿冶》1994,10(2):34-42
本文介绍了用于比上机械设备的钛及钛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情况,通过试验研究掌握了材料受腐的行为、特点以及造成材料腐蚀的主要原因,为选择理想的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然环境的大气暴露和实验室的周浸加速腐蚀试验,结合腐蚀产物的表面分析,研究了4种钢在青岛、江津、琼海的大气腐蚀规律和模拟大气腐蚀过程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在大气暴露试验和室内模拟加速腐蚀试验中,4种钢的腐蚀产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性,符合log P=A+Blog t的腐蚀规律,室内外腐蚀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实验室试验时间与户外暴露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锦银 《江苏冶金》1997,25(4):12-15,20
本文对不锈钢材料的点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的条件,机理,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防止腐蚀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采用Cr-Co-Ni-M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OM、XRD、TEM等测试手段,结合腐蚀疲劳试验,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Cr-Co-Ni-M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3.5%NaCl溶液中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其应力腐蚀开裂机理为氢致开裂和阳极溶解的混合机制。Nb微合金化提高了钢的腐蚀疲劳性能,钢中添加0.11%的Nb后,钢的腐蚀疲劳强度由440 MPa提高至495 MPa,其主要原因是,Nb微合金化可以细化钢的晶粒尺寸,促进钢中不可逆氢陷阱NbC的析出,增加了钢中原奥氏体晶界总量、小角晶界所占比例、Σ3晶界数量、奥氏体体积分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