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周清华  杨萍  肖吉军  李希秀 《包装工程》2014,35(23):153-158
目的研究某企业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工序优化与生产线平衡。方法应用工业工程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原生产线及流程进行改造,根据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的生产工艺特点,运用生产流水线平衡的位置加权法合理调整生产工序,同时对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和设备及设施布置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结果与原生产线方案相比较,平衡后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流水线平衡率提高了31%,流水线作业人员减少4人,提高了订单交付水平,生产线布局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流畅性,满足了计划产量生产要求。结论采用位置加权法,结合工序优化、分解与合并,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流水线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制造型企业的特点,将工业工程理论、最优生产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应用到生产系统制造流程规划中,提出了多层次仿真分析模型.分别运用虚拟生产线物流系统规划方法、Flexsim2.6仿真软件和标准作业组合票,从三个层次对典型汽齿行业制造流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佳搬运批量及频率,并根据仿真结果,识别了3个瓶颈工序;结合精益生产,提出生产线制造流程改善方案,使得工作单元减少了2个,生产线节拍缩短了2秒,产量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3.
熊颖  汤学华  张勇  牛凡  周志勇 《包装工程》2021,42(23):207-213
目的 针对国六标准三元催化器GBD机器人自动封装生产线设计需求,为了提高GBD的封装效率和质量,减少重复劳作,减轻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缩短生产线生产周期、提升自动化水平.方法 重点完成生产线电气系统设计等内容,改变传统的单PLC控制方法.结果 在原有的封装生产线的基础上,突破多PLC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制出了GBD机器人自动封装生产线电气系统.通过实际生产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生产线封装效率,将单载体单次缩径整线生产节拍由60 s缩短至45 s,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封装效率.结论 实践证明,该GBD封装生产线能平稳运行,显著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JIT的流水线生产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线缆自动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线不均衡、在制品库存量大、生产效率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JIT的改善方案。灵活运用山积表、物与信息流动图等工具对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后生产线平衡率由原来的70.97%提高到83.3%,并将看板方式引入该生产线,实现拉动生产,生产过程周期(Lead Time)由原来的19.1天降低到7.6天。  相似文献   

5.
达宝易软件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产线平衡和动作研究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入了利用动作研究提高生产线平衡性的方法,并给出了生产线平衡率的通用公式.提出了将达宝易软件应用于动作研究,使用计算机对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进行动素分析和优化,从而降低了瓶颈工序的作业时间,提高生产线的平衡性.最后,给出某企业应用达宝易改善生产线的例子,通过动作研究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17%,日产能从100件提高到127件,验证了达宝易软件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W公司汽车底盘生产线平衡率低,生产线布局不合理和物流与信息流不通畅等问题,利用价值流图工具对工序进行重组,引入U型生产线和看板管理,采用柔性化的生产作业方式,设置原材料和产品终端超市。最终使生产线平衡率由71.1%提高到93.9%,增值率由4.2%提高到9.87%,加工效率由4.3%提高到11%。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特法的卧式钢卷包装生产线平衡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江  李晓倩 《包装工程》2014,35(1):96-100,107
目的对A公司卧式钢卷包装其中一条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进行了改善,解决了钢卷包装生产线平衡率低的问题。方法运用预定时间标准法中的模特法(MODAPTS),把取消、合并、重排、简化(ECRS)和动作经济作为指导原则,并借助生产线平衡理论来改善生产线的平衡率。结果改善后的方案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率,降低了生产节拍,提高了包装效率。结论运用模特法改善后,该生产线的平衡率由原来的52.98%提高到67.40%。  相似文献   

8.
组装生产线是制造业生产线中常见的一种生产作业形式,组装线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文以生产平衡率、平衡损失率和平滑性指数作为评价生产平衡的参数,运用基础IE的方法来解决生产线中的平衡问题。在生产线平衡原理的基础上,以实际测定工时为据,计算A公司3号组装生产线生产平衡指标并使用IE方法对组装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本文还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改善方案进行效果评价,验证IE方法对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科学性、有效性。改善之后,生产线平衡率由67.24%提高到93.89%,平滑性指数由8.69降低到1.26,由此可见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对制造型企业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生产线实际,利用仿真的方法对电子制造企业进行了研究,通过不断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来揭示平衡率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提高生产线平衡率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并由此针对生产线的持续改善提出了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
以价值流图为工具对Z厂抽油杆流水线存在的平衡率低、物流信息流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价值流改善方法进行了工序重组,引入拉动系统控制生产节奏,采取混流生产以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在此基础上,用工时均衡手法优化工序瓶颈,使生产线工序数目减少了29.4%,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24.3%,制造周期缩短了55.3%,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杨旻  李光 《包装工程》2021,42(9):221-229
目的为了解决柑橘在实际包装过程中因于人工手动装袋、装箱等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设计一条全自动柑橘包装生产线。方法基于“不知火”柑橘的特殊体型特征,使用传送带分级装置对其进行分级;通过倾斜皮带解决柑橘排列姿态的整理问题;经给袋式包装机装袋后,采用扭结式扎口装置对其进行封口;利用并联机器人对其进行装箱。通过计算生产节拍,合理规划每个工序的循环时间,并通过Flexsim软件对该生产线进行仿真分析与平衡优化。结果该生产线整体效率由89%提升到93%,能够正常运行且满足生产力的需求。结论该柑橘包装生产线实现了柑橘的分级、整料、装袋、装箱等工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包装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罗文科  李光 《包装工程》2021,42(5):199-208
目的 为了提高道钉整理装箱效率,提升其生产线的整体自动化程度,研制一种全自动道钉整理装箱系统.方法 该系统采用差速传送带分离的方案,实现道钉的整理和分离;根据道钉装箱的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Delta工业机器人完成装箱;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完成生产线平衡前后各设备、暂存区的仿真,并进行优化.结果 设计出了一条全自动道钉整理装箱生产线,并通过生产线平衡分析和平衡操作使得使用率较低的机构的使用率提升的平均值达到83.71%,各暂存区的最大存量趋于平稳,标准差由平衡前的785.73降至平衡后的17.37.结论 该道钉整理装箱生产线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目前钢筋连接套的打标、包装、码垛任务都是由人工完成,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以市场常见钢筋连接套为研究对象,设计一款钢筋连接套自动包装生产线。方法采用分步打标、集成包装的思想,制定钢筋连接套打标、包装、码垛生产线的总体设计方案,用UG对该生产线各个工段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及仿真。结果该包装生产线实现了对φ18~φ32mm规格钢筋连接套的打标、包装、码垛一体化生产,效率可达120袋/h,相比传统手工方式提高了5倍。结论该生产线结构合理,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了包装效率,降低了包装成本,为钢筋连接套的自动包装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任长清  赵号  杨春梅  马岩  薛勃  杨帆 《包装工程》2021,42(3):190-199
目的针对家具业和木工机械加工企业现阶段定制梁柱材批量化生产程度低,自动化生产程度不高,生产单件成品成本高,后期人工包装产品依赖度高,包装产品成本高,工作车间环境恶劣差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一套新型的数控梁柱材六面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方法系统采用台达DVP-48EH3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下位机成为执行单元,工控机主机作为上位机成为运算单元,PLC扩展连接系列配套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模拟采集、数据交换、运动控制等功能,通过生产线各机电模块相互配合动作实现梁柱材的高速、批量化加工生产。对接后续包装工序,利用梁柱材成品后续包装加工。结果该生产线控制系统具备木材坯料外形轮廓和尺寸自动识别功能,完成了梁柱材六面铣削、刨削和开榫槽榫眼加工要求,完成一件产品的平均加工效率为2.25 min,控制系统故障率低,明显提高了后续梁柱材成品包装率。结论经过虚拟仿真加工测试实验表明,该生产线控制系统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家具产品市场上基于客户订制的多件小批量生产模式的发展趋势,高效快速完成梁柱材订单加工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因其行业特点而大多采用批量生产,从而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实施单件流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对单件流进行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精益生产的最新发展形式--单元化生产,并简要概述了单元生产在很多日本知名企业(如索尼)中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而后分析归纳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实施单件流时所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工序间的平衡问题、缩短换产时间(推行快速换模技术)、重型件的流动、瓶颈工序的消除、混流生产、全员参与等,及其各自处理对策,同时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推行快速换模技术来缩短换产时间.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国内外相关企业应用单件流后的明显效果,从而说明了单件流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实施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从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等环节入手,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量产生,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其核心是提高原纸利用率、纸板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Fluctuations in market demands, increased mobility of workers and changing employment practices as well as companies’ increased respect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workers have led to the phenomenon that workers with large efficiency differences work together in the same production line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a traditional travelling production line (TrPL), low-efficiency workers can block the work of higher efficiency workers.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 travelling line composed of workers with different efficiencies, a chasing-overtaking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achieve lin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wo workers with different efficiencies was derived and validated. A simulation performed to analy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asing-overtaking’ production line (COPL), TrPL and the classic ‘bucket brigade’ production line (BBPL) with respect to production capacity, working time utilisation and equipment utilis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PL provides goo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adaptability to worker differences. Finall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verified that the COPL has a higher production capacity, average worker working hour utilisation rate and equipment utilisation rate than the BBPL and TrPL.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生产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的发展表明,作为一个与市场及其环境变化相脱离的独立单位来进行生产动作的生产企业,已寥寥无几。与市场和顾客的密切联系、所有工业流程速度的加快及各流程的变化,这一切都迫使企业与顾客和社会展开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因而,与之相关联的组织变革将有别于已为人们所熟知的用于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措施。新的任务和职能范围的变化都要求各种组织允许其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并能随时适应新的任务。在研究先行企业的重组和重构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理论改善手工装配线布置方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认识到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对提高设备密集和人员密集型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结合手工装配线的布置实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巧妙集成工作研究、设施布置和物流规划领域的实用方法改善企业的装配线布置。改善前后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说明了基础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