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棕棉混纺针织纱的纺纱工艺.针对棕棉和有机棉的不同性能特点,确定合理的纺纱方案,在纺纱各工序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采用并条混和的工艺路线,通过优化工艺、严格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最终顺利生产出棕棉/长绒棉/有机棉40/35/25 14.6 tex混纺针织纱,满足了针织纱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铜改性聚酯纤维锦纶棉混纺针织纱的开发过程。通过不同配比的打样试验,最终选定铜改性聚酯纤维/锦纶/棉40/40/20的混纺比,把各种纤维的性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出来。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解决在纺纱过程中混和不匀、缠绕等技术难点,成功纺制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铜改性聚酯纤维/锦纶/棉40/40/20 18.2 tex混纺针织纱。认为:生产混纺纱的关键是混和,控制好车间温湿度,降低车速,重点解决粗细节,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3.
棉、竹、涤三组分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竹浆纤维与棉、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时装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竹、涤三组分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制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顺利开发牛奶蛋白纤维与精梳长绒棉混纺针织纱,针对牛奶蛋白纤维质量比电阻大、易起静电、整齐度好、无杂质、易开松等特点,对牛奶蛋白纤维在开清棉前进行预处理,以减少静电.采用条混的混和工艺,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温湿度,加强该产品生产线上挡车工的培训,实行半制品加装隔离罩、设备隔离及其他工具专线专用的原则,保证了牛奶蛋白纤维与精梳长绒棉混纺系列针织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探讨棉二道精梳落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棉纤维与二道精梳落毛纤维的性能差异,对二道精梳落毛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通过优化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和合理控制各工序相对湿度,有效解决了两种纤维混纺过程中出现的混和不匀、静电现象及牵伸不良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棉/二道精梳落毛55/4520.5 tex针织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顺利纺制竹浆纤维/兔毛/绢丝50/30/20 18.2 tex混纺针织纱,针对3种原料的性能特点,进行了纺纱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可纺性较好,采取开清棉工序单独成条;兔毛、绢丝静电现象严重,需进行预处理,经和毛机混和后再经梳棉机成条;采用三道并条混和,工艺配置采用重加压、大隔距;粗纱、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大捻度、低速度工艺;生产中要合理控制温湿度,防止纤维缠绕机件。  相似文献   

7.
探讨精梳长绒棉/竹炭改性粘胶纤维/凉爽玉改性粘胶纤维/赛迪斯纤维35/25/25/15 9.7 tex针织纱的生产技术措施。针对几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针织纱线条干均匀、棉结少、成纱强力高的质量要求,优选原料规格,采用包混和条混相结合的混和工艺,增加精梳棉预并工序以确保成纱混纺比,在各工序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损伤、均匀混和、黏缠、条干均匀度、纱疵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了成纱质量较好的四组分混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有机棉与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质量达到要求,针对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确定了合理的纺纱方案,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纺制采用并条混和的工艺路线;生产中针对有机棉比常规细绒棉含短绒多、成熟度较差的特点制定工艺,针对竹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优化工艺、加强管理,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粘棉混纺赛络针织纱纺纱工艺。清梳工序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单独纺纱、两道并条混和保证混纺比准确;清梳联勤抓少抓,控制短绒率增加,梳棉合理配置锡林与刺辊速比;粗纱捻系数偏大控制;细纱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偏小掌握,并加装集棉器;合理控制各工序温湿度;优化络筒清纱参数,通过以上工艺技术措施的实施,最终开发出了质量合格的R/C 75/25 18.5 tex赛络纺针织纱。认为只有做好工艺优化工作才能开发出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竹炭粘胶纤维/彩棉/细绒棉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竹炭改性粘胶纤维、彩棉纤维和细绒棉的原料性能,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生产中注意因原料性能差异易产生条干不匀,以及竹炭粘胶纤维成卷困难的问题,提高混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