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喷气燃料银片腐蚀不合格。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腐蚀机理和危害以及对策研究进行了综述。喷气燃料中引起腐蚀的主要微生物是硫酸盐还原菌,但腐蚀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整。加入抗微生物添加剂是防止微生物腐蚀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但目前的杀菌剂局限于有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相比,纳米无机抗菌剂正逐渐成为抗菌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通过试验探索纳米抗菌剂对喷气燃料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汽油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泄漏失效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裂纹扫描技术以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发现机油冷却器的泄漏原因为生产过程中局部区域过量的助焊剂与冷却液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在该区域无法形成冷却液防腐保护膜,并伴随产生了白色絮状产物,由于该腐蚀区域存在电化学腐蚀,加剧水解反应过程,最终导致机油冷却器泄漏。通过优化冷却液的配方组分,有效地抑制了助焊剂的水解反应过程,从而达到提高零件的防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柴油机缸盖高热密度区节能化高效冷却,通过外部施加交变磁场改善缸盖内部磁纳米流冷却液的流动与传热,并对比了该方法与采用传统乙二醇冷却液、Cu-乙二醇纳米流冷却液缸盖高热密度区传热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磁场有助于加强磁纳米流内部纳米粒子的扰动,可增强传热效果。在适宜磁场交变频率下,被测热源温度值最大下降幅度提升17.2%。在柴油机缸盖鼻梁微区域的实际应用冷却试验表明:标定工况点下测点温度值最大下降幅度达12.4%,外特性工况下测点平均温度下降3%左右。同时瞬态工况测试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乙二醇冷却液和Cu-乙二醇纳米流冷却液相比,采用优化控制策略后的冷却系统匹配交变磁场影响下的磁纳米流冷却液时,柴油机预热时间分别缩短了8.4%和7.1%。能耗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施加交变磁场方式加强磁纳米流冷却液高效传热的方式在达到相同冷却液温度时,可节能6.7%。  相似文献   

4.
雷电发生时,接地装置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使建筑物和设备接地电阻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遭受雷击,强电流入地时产生较高的残压,影响到附近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切实了解接地网遭受雷电流冲击情况,掌握接地装置易损点的数据,构建了2个试验模型,分别采用雷电冲击试验和工频电流试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理论研究和试验数据,研究了接地装置在雷电冲击下和工频电流下平均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雷电流和工频电流均会通过电解作用来促进接地装置的腐蚀,并且工频电流由于具有持续时间长、残存电荷量大的特点而对接地装置的腐蚀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侵蚀腐蚀的机理、湿蒸汽中的侵蚀腐蚀现象和国外汽轮机制造厂的试验研究结果及经验计算公式.最后合核电饱和汽轮机部件提出了防止侵蚀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锦水 《锅炉制造》2020,(2):50-51,62
压力容器是目前常见的承压设备,根据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容器的特点以及使用情况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的三种腐蚀原因: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例举了现实检验中遇到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案例,对案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几点防腐措施。最后介绍了现在最常用的几种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论垢下碱性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金属保护膜的破坏和金属本身的腐蚀两个过程,较详细地论述了垢下碱性腐蚀的机理;描述了垢下碱性腐蚀的特征及其腐蚀产物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垢下碱性腐蚀的形成因素;阐述了防止的方法及发生该腐蚀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2016,(3)
冷却液对于保证柴油机持续稳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了某型柴油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并以水为冷却介质通过台架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了使用水、纳米流体、-45号冷却液、130号冷却液和无水丙二醇作为冷却液,对柴油机本体传热量、缸内最高爆发压力、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缸盖火力面温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以上5种冷却液时,柴油机本体传热量依次减少,缸内最高爆发压力依次升高,有效功率依次增加,燃油消耗率依次降低,缸盖火力面温度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AVL-Fire软件对氧化铝纳米冷却液在内燃机水套上的冷却性能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纳米粒子的浓度为2%时,冷却液的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氧化铝纳米冷却液具有极高的沸点,其冷却性能随冷却液的温度升高而增加,并在90℃后急速提升,故氧化铝纳米冷却液适用于高温冷却。此外,纳米冷却液的传热系数在低温下比较低,有利于发动机起动时的暖机作业。  相似文献   

10.
在地热发电或直接利用过程中,与地热流体(液体或蒸汽)接触的设备、管道或管件存在着腐蚀和结垢现象,往往成为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地热流体的腐蚀与结垢控制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地热流体的腐蚀和结垢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选材、涂层、流体预处理、化学添加剂等控制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全面的地热流体腐蚀结垢趋势预测及地球化学模拟,结垢机理研究,涂层和基底的结合力和耐久性研究,阴极保护以及复合控制方法开发等。  相似文献   

11.
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个基于集总参数法的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考虑了内燃机燃烧室、散热器和水泵的传热和冷却系统的工作,建立了机体、散热器、水泵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耦合计算公式。对一台单缸柴油机冷却系的稳态及动态温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证实该模型可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动态传热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1种新型的无水冷却液NPG+,分析该新型冷却液本身的使用性能,并将其与其它不同冷却液对发动机运行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冷却液能提高发动机热平衡温度,有利于发动机在满载、高负荷下运行,使发动机能很好地适应高原、沙漠、寒冷等特定工作环境,但同时也对发动机受热零部件和橡胶密封件的耐热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探讨无水冷却液在柴油机上的实际使用前景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卧式柴油机强制冷却闭式循环系统水套结构,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水套入口流量及关键点的温度和压力。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三维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冷却水流动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了冷却水套结构参数正交方案,通过CFD模拟分析了水泵出水流量、公共水腔截面形状和面积、缸体及缸盖入水孔的设置和分布等水套结构参数对冷却水流动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卧式柴油机缸体入水孔截面积和布置对缸体水套冷却水流动、冷却效果和冷却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卧式柴油机缸盖入水孔的位置、孔数和截面积等结构参数对缸盖水套的冷却水流动、冷却效果、冷却均匀性及进/排气侧的冷却分布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普凯  韩立军  康琦  何盼攀  董意 《柴油机》2018,40(4):25-28, 46
基于Flowmaster软件建立了150单缸柴油机试验台冷却系统流动与传热模型,并在某大功率发动机上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了冷却水温度和流量、气缸套和气缸盖温度变化对冷却水总传热流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管道尺寸、壁面粗糙度、冷却水流量对冷却水流动总阻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汽油机低水温台架试验而改造冷却系统。以水箱恒温水对发动机稳定工况大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得出冷却水温不变的结论。据此叙述系统主要改造技术和水温控制原理。系统采用旁通阀手动排泄适宜的进箱前冷却水量,用浮球阀自动向箱内补充等排泄量的冷水,使箱内水温稳定,并进行负荷特性试验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转速3500r/rain各水温控制精度≤±O.3℃,满足试验要求。此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实现在40~96℃之间任一冷却水温控制。  相似文献   

16.
Cavitation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that causes performance losses in all kinds of hydraulic machinery, including automotive water pumps. The present study uses a coolant flow test rig to investigate cavitation in water pumps. The coolant flow rate was measured for various coolant temperatures and compositions. This study validates that cavitation occurs during the coolant warm‐up period, in which coolant temperature is typically below 80°C. Cavitation was also related to a drop in the water pump inlet pressure and driving torque.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avitation is affected by coolant temperature, engine speed, and coolant composition.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an electric water pump is effective for minimizing the pressure drop and driving loss of the pump.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在热平衡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柴油机能质分析的平衡计算模型,并以WD615(162kW)型车用柴油机为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的能质分布规律和节能潜力。结果表明:在冷却水及排气能量利用之前,柴油机的热平衡规律和有效能利用率一致。在柴油机最大扭矩点(约1 600r/min),系统有效功占总热量的百分比达到最大值,效率、冷却水和排气的可用能比例也达到最大,约有17%的可用能还未得到利用。不可逆燃烧、有限温差传热和摩擦损耗等因素降低了系统能量的能级,减少柴油机系统的损同时梯级利用排气及冷却水能量,是车用柴油机节能的可行手段。分析方法也为柴油机的效率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车用柴油机冷却水套的CFD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伊苏  辛喆 《柴油机》2009,31(1):24-28
利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对某一六缸柴油机冷却水套建立模型,并用CFD软件Fluent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整机冷却水套内冷却液速度分布、压力损失以及各缸流量分布等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缸盖水套虽满足设计要求,但缸体水套存在冷却不足、均匀性差的缺陷。改进方案的模拟分析表明,改进后缸体水套冷却更为均匀,流动性能比原机水套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传统机械式节温器主要由冷却水温控制,难以实时满足发动机实际工况下冷却水温要求,电子节温器可有效控制发动机在适合温度下工作,并一定程度上减小油耗。为验证电子节温器的有效性,对某款1.5 L排量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将冷却水温控制在各工况所对应的最优冷却水温附近,节油效果达到0.5%~2.6%。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进气门传热原理,建立了油膜壁面温度的模型。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暖机试验数据,研究了进气流量、转速及冷却水温等工况参数对油膜壁面温度的影响规律。通过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并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辨识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误差控制在2%以内,油膜吸附壁面温度是影响预测油膜特性参数、指导油膜补偿器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