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制度。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在“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要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工作,对地震灾害实行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2.
五、城市防震减灾的两个工作基础——地震监测预报和震害预测 根据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震例,特别是从近年来许多城市直下型破坏性地震的震例来看,想要取得防震减灾的实效,单靠地震预报或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是不够的,起码在目前阶段是这样。根据我国“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我们防震减灾工作的内容至少要包括地震的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和震后紧急救援及灾区重建等四个基本环节。应当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对面向新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4.
重视应急救援中的心理救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震级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地震对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中央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就要切实加强和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全国各地认真宣传贯彻这部防震减灾根本大法,积极依法行政,极大地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地震应急与救助等方面的工作,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的发展,从地震安全的角度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地震区划图是工程设防的重要依据,是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全球大震发震频次相对较高,超设防烈度问题已凸显.从地震区划图的制定基础出发,讨论了影响地震区划的基础因素,分析了超设防烈度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的地震区划图,探讨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假设模型,指出地震危险性分析应在揭示地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地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应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确定地震动相结合;地震区划图应以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与建筑物抗倒塌易损性分析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大震和特大地震的发生概率,编制一致倒塌水准的地震区划图,提供合理的抗倒塌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奋斗目标是根据我国防震减灾以往经验和现有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中长期地震灾害趋势;根据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做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能力的具体要求,标志着防震减灾工作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金磊 《城乡建设》2002,(8):9-10
一、新世纪中国应全面提高防震减灾能力2 5年前的唐山“7.2 8”大地震 ,今天不少人仍记忆犹新。唐山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 ,从唐山大地震后 ,我国减灾科技工作者痛定思痛 ,发奋努力 ,成功地作出了十几次短临地震预报 ,大大减小了地震灾害 ,使我国地震预报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 ,防震减灾工作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灾害严重 ,多震灾的国情决定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5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地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化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及其震害特点做了介绍,对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损失因素、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新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做了阐述,最后对我国,尤其是江苏城市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因特网和尤维网(WWW)技术,建立一个面向地震系统内外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社会广大公众的窗口,宣传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防震减灾知识,提供与防震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信息,对于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实现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设计并初步提供了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CEQnifo)。  相似文献   

11.
为使各地建设系统更好地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关于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加强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健全和落实城乡建设抗震防灾管理制度,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各地要结合《防震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出力争到2015年底,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奋斗目标。近期,济南市地震局代表团赴日本进行防震减灾科技交流。代表团与日本地震预警、震害防御、防灾应急等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实地参观了部分居民建筑。日本防震减灾的经验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日本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的20.7%,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的指导下,近几年取得了很大进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法制建设、减灾宣传、应急准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分为市和区、县两级。市一级的工作主要是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给出我国下一代地震区划图修订建议,本文详细对比了中美现行的地震区划图异同,主要从主要特点、地震危险性计算、地震活动性模型以及地震动衰减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中美地震区划图各自具有本国地震环境相适应的特色;两国地震区划都以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原则;美国地震区划图更注重地震活动较强的强震区,并专门建立了相应的地震危险性模型;在地震动衰减方面,相比于中国地震区划,美国地震区划对美国东西部根据各自特点分别建立了多种衰减关系。本文的结果和结论可供我国下一代新的地震区划图编制与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并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今天,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这里联合召开该标准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些情况. 一、地震区划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提出了讨论意见:1.区划图对地震动参数定义等内容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一致,目前有的尚不符合,宜及时发出修改通知,以保持区划图的有效性与严肃性。2.本文分析了上一世纪我≥7.5级地震特点,认为区划图采用单一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设防标准,以及≥4.0g分区不作具体细分等内容,不利于对大震灾害的控制。本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过地震工作几十年的努力。地震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已初步形成了与地震法制建设相配套的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从此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防震减灾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促使防震减灾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我国近二十年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之后,并参照了国内外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动向,由作者提出了今后中国地震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建筑》2010,(20)
<正>9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切实提高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如何提高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意见》提出四点要求。首先,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完善全国地震区划图,科学确  相似文献   

20.
《福建建筑》2013,(9):26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一位负责人在汶川地震四周年前夕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据他介绍,中国对于防御地震灾害很早就已开始考虑,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建筑物抗震也出台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与规范。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在了人口稠密地区,从此,中国开始重视对地震灾害的防御。随后,国家制定了规范的地震防御政策,并于1972年公开发布了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防标准,并编制了地震裂度区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