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带”划分是对采空区上覆岩体一般运动的一个比较客观的描述,本文通过对富桂铅锌矿Ⅶ号矿体地质、采矿及地表岩层变形的研究,计算三带中的冒落带高度小于地表至采空区顶板高度,以此评价采空区上部地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白羊矿段现有采空区易诱发地表塌陷,影响地表稳定。基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和结构面特征,建立了该矿段的离散元计算模型。通过运用离散元软件,研究探讨了地下矿体开挖后顶板岩层变形破坏规律,分析了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顶板上覆岩层形成应力拱后,空区不会继续垮塌冒落,采空区顶板冒落垮塌是有限的,顶板变形未贯通到地表,现有采空区对地表产生影响很小,地表整体还是处于稳定状态。模拟结论为该矿山深部矿体安全高效回采和地表安全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赤平极射投影在预测地下矿山采场顶板冒落规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赤平极射投影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预测地下矿山采场顶板冒落规模的方法,最后结合矿山实例对本方法加以验证,说明该方法应用于地下矿山采场顶板冒落规模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以金属矿采空区顶板为对象,构建以顶板跨度(L),冒落高度(H)为变量的三铰拱力学模型,推导出不同接顶率(m)下顶板最大拱轴力表达式,结合岩体临界轴力判别式,研究充填体不同接顶率下空区顶板的拱架自稳效应。以某金属矿山不同跨度的3个采空区为例,通过顶板最大拱轴力计算,分析不同接顶率对顶板拱架支撑作用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及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对比校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充填接顶率的增加,顶板最大轴力随之降低;当充填接顶率达到80%时,顶板的轴力值低于临界值,顶板拱架支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分维研究采场顶板失稳的声发射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形几何方法,对室内岩石试样及矿山顶板冒落前后的声发射参数进行了分析,寻求顶板冒落过程中声发射参数的分形特性,用分维来研究岩体失稳扔声发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采场顶板岩体冒落前的声发射参数(C、E)分布符合分形,不同类型的岩体虽然失稳前分维D大小不同,但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即顶板处于相对稳定期时,分维值上升,当声发射参数达到临界状态时,分维值开始下降,分形维随岩体破坏的发展而减小,特别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北某大型铅锌矿床露天开采境界内民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及对矿体破坏程度分析,针对性地确定了民采空区所造成地质储量损失的方法,并计算出了露天境界内保有地质储量及各分层保有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采空区矿柱及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用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采空区在3种不同工况下的地表变形特征,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为采空区地表修建水库成库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空区是影响地表沉陷的关键因素,大坝加载后,由于坝自身重力作用,使已经“静止”的采空区重新活化,并发生新的沉降。  相似文献   

8.
矿山地下开采采空区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矿山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会产生很大的地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采空区管理的好与坏,是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和矿山开采寿命的大事。对采空区充填或进行放顶(崩落上盘围岩),对采空区进行支护,并安装监测设施进行监测,是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某矿采空区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采空区安全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复杂采空区危险辨识的贝叶斯判别方法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复杂采空区危险程度辨识的贝叶斯判别方法。基于多元判别分析理论,将贝叶斯判别方法应用于金属矿山采空区危险程度的预测判别问题中,建立了相应的贝叶斯判别分析模型。该模型选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弹性模量、岩石质量指标、矿柱面积比率、矿柱宽高比、矿体埋藏深度、采空区体积、矿体倾角和采空区面积9项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将采空区的危险性等级分为4级;以40个采空区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判别模型的学习精度很高,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为0.025。利用学习后的模型对某金属矿山采空区实例进行了稳定性判别,判别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金属非金属采空区出现了严重的隐患,在建材以及化工矿山上形成非常多的、连续分布的采空区。在有色冶金矿山区分布的大多都是大中型采空区,这种大中型热点矿区采空区的安全隐患是所有采矿区中最严重的。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相关机制是采空区治理的关键因素,最后还需在采取相关技术保障、治理措施。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我国当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探测采空区的有效方法之一,为验证CSAMT对可溶性盐矿采空区溶腔的探测效果,对龙归硝酸盐矿采空区使用CSAMT进行测量.根据测线剖面特征推断采空区溶腔顶板的埋深位置,对比分析地震波反射法的剖面特征,验证了CSAMT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采取水泥砂浆砌筑支护采空区方案,回采特富矿柱、富矿柱,使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地面高速在经过矿区采空区时,路基及车辆荷载会引起地表沉降,从而影响采空区的稳定性。本文以承张高速某段穿越滦平县国铁矿业有限公司郎营铁矿二采区为研究区,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试深部采空区、钻探工程验证,并采用稳定性有限元计算分析,认为采空区顶板局部不稳定或稳定性差,但由于采空区埋深相对较大、顶板岩性完整、岩体抗压强度高,在路基和公路荷载作用下围岩受的影响不大;而地表沉降增幅较大、采空区跨度较大时,在流变及风化、上部车辆荷载的扰动作用下,顶板上覆围岩将会发生垮落,顶板厚度逐渐减小,可能影响到上方地表路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残采激励下复杂组合水平采空区群的动力响应,借助离散化方法,构建复杂水平采空区群动力响应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对某大型地下金矿山KT8矿体1100 m中段复杂水平采空区群进行动力响应及应力传递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激励下,水平采空区群结构的改变几乎不会对其作用岩体本身的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产生影响,但对其余部分岩体响应产生较为明显的增幅,其中增幅最大的区域是水平采空区群的结构改变处岩体;爆破荷载对其作用岩体应力分布产生较明显的变化,对其余部分岩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现场工程结果表明,复杂水平采空区群间柱经残采后,所形成新的大采空区稳定性良好,空区周边没有发生大的位移变形,并验证动力响应模型分析的可靠性,该方法为复杂采空区群残采作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寓仁隧道隧址位于山西省沁源县境内,隧道为左右线分离式洞体,隧道左线全长2080 m,右线全长2049 m,洞体由Ⅳ3~Ⅴ2级围岩构成,工程大部位于汾西煤业太岳煤矿采空区之上.通过物探分析,视电阻率曲线从浅到深呈现由低—中—高的电性特征,推断为矿区采空区,采空区位于隧道底板设计深度之下421~434 m之间.采空区场地稳...  相似文献   

16.
煤矿剥离、采煤作业结束后,留下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和空洞。本文采用不同物探方法对比测试,发现小线框瞬变电磁法受矿区地形影响较大,对采空区具有较好的横向分辨率;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受矿区地形影响较小,对采空区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为煤矿剥采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场地压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场地压和顶板安全管理的难题,结合生产实践对采场地压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采用了上向胶结充填法回采工艺解决了采场顶板冒落及地压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削壁充填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削壁充填法是开采极薄矿脉的一种干式充填法,在回采过程中分别崩落围岩和矿石,采下矿石则经溜井放出,崩落的废石则存留在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撑围岩并作为回采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林歹铝土矿先期开采的1290、1240两中段,地下水影响不大,但须防地表水倒灌,以下四个中段也能开采,但栖霞、茅口及摆佐含水层对掘进施工有影响,须防范突然涌水,迎燕水库和萨拉河水对开采影响不大;在摆佐层中掘进的中段运输巷道和穿脉巷道,须超前探水,防范岩溶裂隙突发水;含矿系虽为相对隔水层,但采空场须板大冒落可能会破坏间接顶板娄山关含水层,并因而引见大量涌水,以致影响采矿,故应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和防水  相似文献   

20.
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是其常见病害之一,对煤矿的安全开采与生产及其周围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危害影响。文章结合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对其环境治理措施进行研究,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