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公路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的疏散设计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为此开发了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模拟预测模型TUNEV (tunnel evacuation) ,该模型包含了简单的火灾时人员行为数据库和隧道防火结构参数,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计算,其结果能发现疏散设计中的不足,为人员疏散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该模型还可作为辅助的消防演习工具.文章阐述了模型的有关概念,并对雪峰山隧道工程实例进行了疏散模拟,最后简述了TUNEV预测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地铁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列车进站疏散和就地疏散两种方式的疏散情况。模拟方案为列车前端的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火源功率为7.5MW,到达峰值时间为206s。通过对比相同时间点上车厢内CO、CO2含量及温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两种疏散方式在特定情况下的疏散效果,明确影响疏散的限制条件。地铁在2 700m长的隧道中发生火灾时,进站疏散的方式所需的总时间更短。随着隧道长度的变化,列车人员疏散所需的反应时间以及疏散动作时间会不断变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长沙地铁1号线浏阳河水底隧道穿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出场地水底隧道的涌水量,对地铁跨河水底隧道安全施工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宇甲占伟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9):19-22
特大型剧场在使用功能、空间分布和建筑造型上有其独特性,人员安全疏散是消防设计的主要目标。本文以某大型剧场不同人员疏散方式为分析对象,通过相关计算公式,得出不同方式下人员从火灾发生到疏散至安全区域所需要的实际时间,从而提出特大型剧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消防安全设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8.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完成了公安部消防局应用创新计划项目《城市特长水底隧道防火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成果获得公安部消防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针对城市特长水底隧道的特点,构建了城市特长水底隧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了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铁隧道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为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提供决策依据。采用FDS 建立某隧道列车火灾模型,研究不同排烟模式下列车中部火灾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采用Pathfinder 软件模拟不同疏散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过程,获得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采用SPSS 软件进行正态分布分析,计算不同疏散场景下的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结果表明:采用纵向通风排烟可有效提高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在火源位于疏散口中间和疏散口处时,可分别提高82.48%和86.62%;相同疏散条件下,人员疏散可靠度随火源功率以及疏散口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疏散门宽度对人员疏散可靠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动量原理出发导出水底沉管隧道和盾构隧道的沉船荷载计算公式 ;以某河口附近可能沉船情况为例 ,计算沉管和盾构隧道的沉船荷载。 相似文献
11.
以降低钻爆法隧道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目的,结合自身安全管理经验,对钻爆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探讨,同时,根据当今先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结合隧道项目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下穿隧道的火灾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隧道火灾的案例,从隧道结构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灭火设施设备、排烟与通风系统、火灾报警与通信设施、消防供电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城市下穿隧道的防火设计以及消防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钻爆法施工技术在水下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归纳了钻爆法应用于水下隧道施工中的优点及缺点,针对采用钻爆法修建水下隧道时涉及的超前钻孔"探水"及地质预报,防排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辅助施工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今后水下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钻爆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有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结合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贯彻于每一位施工人员,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实现项目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表钻孔注浆整治山钵滑动的啄理,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工艺控制重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解决了山体滑动整治工程中的施工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过江隧道火灾疏散救援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过江隧道的火灾特点进行了分析,以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火灾场景的隧道内烟气流动进行模拟分析,根据研究及分析结果,从疏散救援通道的设置、疏散救援路径的确定和火灾通风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过江隧道火灾疏散救援对策.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vide a discussion about technological systems in road tunnel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overall time needed for people witnessing a fire to escape. Prompt identification of a fire, together with an optimal deployment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the trapped peop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ir awareness and reduces the response time, thus speeding up the entire evacuation process. The fire identification and warning systems are in nature heterogeneous technological systems, composed of different sensors and actuators.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a methodology of assessing awareness and response times in relation to such heterogeneous technological systems. The resulting estimated time does not only refine a scenario oriented risk analysis, but also optimizes the design as well as the price of the systems installed in a real particular tunnel.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re also applied by the authors in a fuzzy evaluation system – CAPITA, which is also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