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纯钼板断口形貌和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通过不同锻造和轧制工艺制备的高纯钼板的拉伸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高纯钼板的组织变化情况和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纤维状组织的高纯钼板具有良好的室温韧性,其断裂表现为准解理断裂;若经过回复和再结晶,纤维组织转化成等轴晶粒组织,则材料呈现脆性,其断裂表现为穿晶解理断裂和沿晶脆性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2.
铜镍铬锰铸钢是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用于造船工业。它在制造过程中常因裂纹缺陷而报废。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俄歇谱仪等手段,研究了铜镍铬锰铸钢裂纹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裂纹属于沿晶的脆性断裂。裂纹的产生是因为凝固时形成的显微偏析导致γFe+(Fe、Cr、Mn)3C共晶Cr沿奥氏体晶界析出所致。碳扩大凝固温度间隔和降低合金元素的平衡分配系数,因而增加了铬的偏析比。因此降低碳和硫的含量,提高钢液的纯洁度和加速铸件的凝固速度是消除晶间共晶和裂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氢与回火脆化对2.25Cr-1Mo钢局部脆断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有限元法,研究了一定温度下氢原子与回火脆化对三种不同成分2.25Cr-1Mo钢局部脆断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可用局部脆断应力σf*的变化衡量材料的回火脆化倾向,但由于晶界上杂质元素与氢原子分布的随机性,可能导致沿晶脆断应力的分散。在降低局部脆断应力的作用上,氢脆与回火脆化具有叠加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建英 《黄金》1998,19(2):24-27
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矿山的处理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脆断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昌  田庆荣 《天津冶金》2003,(3):15-17,27
通过对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外形尺寸、理化指标的一系列检验分析,找出了造成钢筋脆断的原因,有助于今后该产品的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等手段对落球疲劳试验时耐磨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口平直较规则,无明显塑性变形;裂纹源处呈现\"冰糖块\"形貌,且部分晶粒尺寸超过100μm,为典型的沿晶界脆性断裂;断口附近存在少量的屈氏体组织,且沿着原奥氏体晶界分布;钢球近表面到断口处的晶粒尺寸明显不均匀,而且断口附近的晶粒较粗大。结合钢球生产工艺分析可知,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淬火组织粗大,另一重要原因是回火工序没有有效降低淬火内应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烧结法制取具有良好塑性和微观组织的板坯,在650—1100℃之间,在不同轧制工艺参数下进行轧制。通过SEM和OM微观分析手段观察金相和断口组织,研究了W-Ni-Fe板材轧制过程中轧制工艺参数对断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率的增加,板材的断裂行为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过渡;晶界处聚集的O,S,C等杂质元素引起脆性断裂;板材的机械性能与W颗粒和粘接相分布有密切关系,并受加工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NH4Cl水溶液和塑料粒子模拟了钢中大型夹杂物在钢锭底部锥聚积过程,提出了聚积机理,并导出了夹杂聚积量的数学方程:
$Q = frac{{A{rm{cdot}}b}}{{1 - alpha }}(int_{{t_1}}^{{t_0}} {(overline V - {U_S})} {C_0}dt + int_{{t_0}}^{t + {t_s}} {(overline V - {U_S})} k{C_0}dt)$
实验结果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减少钢锭底部夹杂物的有效措施是向钢锭帽部加发热剂和适当的注温。加发热剂时,要注意加入时间和加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钢丝拉拔中断裂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钢丝在拉拔过程中的断裂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利用肉眼、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断口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延性断烈日有主要断裂形式,同时还发现存在于备用要中的冶金缺陷如大型夹杂物、中心残余缩孔、有害元素的富集、表面缺陷是导致钢丝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连铸重轨钢夹杂物产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重轨钢从精炼到铸机浇注过程中各工序对夹杂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