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变迁中,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恢复与促进发展阶段(1992—2002年);规范与改革发展阶段(2003—2015年);分类与转型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内困外扰”的发展环境仍不容乐观,一些制约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亟需破解。民办高职院校要顺势而为,从提升民办高校办学实践水平的外部举措和内部因素着手,促进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为高职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政府、企业、高职院校要协作联动,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支撑机制、整合机制、动力机制,共同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产教一体”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不断进步,推动了企业的高效发展,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共赢。然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文章着重从合作企业、高职院校、政策法规三方面探讨了目前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开放发展理念,提出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亟需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如何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进一步理解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现实意义,从基地培训与企业顶岗实际操作等途径出发着手进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并建立、完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训培养与聘用晋级相结合的人才成长机制、有效的项目运行监测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等保障措施,称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席卷全国的“技工荒”,既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现实呼唤,也是对脱离企业和社会的高职教育举办模式的客观评判。高职院校发展受外部条件的严重制约,最能体现高职本质与特色的实践实训依然是众多高职院校最薄弱的环节,高职的职业性难以显现。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从1998年432所高职院校增至2013年的1266所。与迅速发展的高职院校相对应的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比较重视,但是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不够重视,满足不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企业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浅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对接,是高职教育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要求校园文化融入更多的企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办学发展的趋势。安徽财贸职教集团集合行业内多家优势企业,联合多家高职、中职院校成立职教集团,走“打开校门办教育”之路。作为高职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本文针对安徽财贸职教集团成功实施的“双基双挂”方案,从教师、教学、企业挂职、技能培养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优化的方法实践,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指出了该方案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面临整体产业结构水平偏低和产业链延伸有限等问题。中部地区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相对落后,发展后劲不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方的需求在院校表现为利用企业资源“借船出海”、对接产业发展调适发展方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则是获得技术技能人才、市场竞争力、潜在影响力等方面。创新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策略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构建区域资源融合平台;政府完善健全产教融合机制;高职院校建立互惠多赢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共生发展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根据作者从事工科教育经验出发,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质量视域的课程建设应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课程质量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和教学模式,职业成长规律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高职教育师资的"双师"构成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建设是开放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学校师资、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等.把握高职课程建设质量,特别强调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原则,选择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好学,使学生勤练、全面设计,全程监控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需求视角看高职学生的特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已进入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成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中,高职院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结构性错位所导致的学生就业难就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对高职学生特质需求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出企业对高职学生特质需求的四大特征,并就高职学生特质培养提出“建立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联动机制,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高职学生特质培养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校生规模已达到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一半,面临着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双重任务。提出高职学院应积极探索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国有大企业办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突出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云南国有大企业昆钢集团办高等职业教育——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国有大企业办应用型高职教育在办学体制、资源、人才定位、校园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和企业属性相一致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具有其他院校不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办好职业教育,办出企业职业教育的特色,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就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但目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就此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热情不足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扩大校企合作外延、确保校企合作"双赢"、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机制和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好地控制与影响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子课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现对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建立校友会组织,不断丰富校友会功能,但也存在组织建设分布不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功能发挥缺乏活力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可借鉴大仁科技大学等台湾高专院校校友会在组织架构、功能管理、校友互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优势,以服务学校和校友发展、促进多元办学为定位,健全学校与二级学院分别牵头的“总会—分会”组织架构,完善覆盖服务学生发展、校友发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机制保障,构建专兼职校友工作队伍、线上线下一体的互动交流平台,并开展校友会功能动态评估,促进产教融合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背景下,如何加强对高职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手段,准确把握他们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情况和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通过推进校企对接,增加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加强校外实习质量监控,改革毕业生论文工作,加强就业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提高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能竞赛以其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技能竞赛,需要以符合院校实际的管理制度、遴选机制和学生选拔机制,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协调机制。同时必须端正办赛、参赛的指导思想和动机,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全员参与竞赛,使竞赛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邀请和吸引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