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传统的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中,使用的外围芯片较多,这往往使得印制电路板的面积过大,布线复杂,使可靠性降低,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讨论了用PSD302芯片与16位微处理器80C196KC组成的单片机两片系统,并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思路,并以调速系统电机中转速的采集为例说明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中型控制设备以及智能仪器一般采用2K~16K字节的EPROM存放系统程序,拷贝系统程序作备件是保证维修的关键问题,对于一些引进设备上EPROM的备用更显得重要,鉴于微机以及微机写入器价格昂贵,而且拷贝EPROM不方便,目前流行的DVCC—51—Ⅱ开发型单片单板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数字相关器:即用EPROM实现数字相关的新方法,该相关器的主要特点是能对16位以下的帧同步码组与副帧同步码组(是帧同步码组的反码)同时进行相关检测,并从不同的数据线上将检出信号以特征值形式输出,从而替代了专用相关检测芯片TDC1023,使得费用大大降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EPROM编程器是系统ROM程序开发和二次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但很多业余开发者却都缺乏这个工具,从而给他们的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此,笔者向广大业余开发者介绍一种取材容易、调试简单、完全由通用数字电路组成的EPROM编程器,利用PC机并行打印口,就可实现对2764-27512的读、写和复制。由于在软件上考虑了对EPROM的智能式编程,因此编程速度快,烧写一整片EPROM所需的时间,对27256而言,不足一分钟,对27512,则不足两分钟。下面,将详细给出该编程器的软硬件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与微机间数据并行传输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几种单片机与微机间数据并行传输方法,对其性能特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PIC16C57的形式结构位EPROM的单元、读/写电路及相关逻辑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振荡器时钟发生器、代码保护电路及监视定时器WDT.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8031单片微机控制的测片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NET设计中Web页面跳转及数据传递的实现方式,分析了各种页面问跳转及数据传递方式的使用方法、使用场合及优缺点,对开发基于web的数据传递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间接跳转解析方法受限于特定模板或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语义子树的间接跳转目标解析技术,在为机器指令语义映射生成的语义树上,提取间接跳转典型形式的语义特征,忽略与跳转生成无关的指令,自动生成跳转目标计算函数,实现与编译器及优化选项均无关的间接跳转目标的自动解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普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开发了用单片机实现氧化锌片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较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及系统功能,并阐述了编制系统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分析了现场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郭耀泉 《福建电脑》2014,(5):157-158
本文介绍了STC单片机STC89C51RC/RD+系列E2PROM功能的使用与程序设计,它以环缝自动焊机控制系统为设计基础,运用了ISP技术,对STC单片机中的E2PROM的使用方式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前,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存储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可编程电路的设计之中,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为四种:固定ROM、可编程PROM、可改写E-PROM和电抹可编程E~2PROM。其中又以可改写EPROM最为常用。平时我们所使用的EPROM是利用红外线光来进行擦除的,若擦除不干净,对下一次写入的程序将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将造成整个系统无法运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介绍一种极简单的方法来检测擦除后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8031单片机为例,讨论了单片机的外设扩展与外存扩展技术,提出了扩展的方法,给出了扩展实例,并分析了扩展原理。  相似文献   

19.
片外扩展的RAM主要用来存放不常使用的变量、规模较大的数据块或采集到的等待进一步处理的数据,或用来暂存将发往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用单片机实现氧化锌片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单片机实现氧化锌片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较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及系统功能,并阐述了编制系统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分析了现场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