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通过对PMXZH-Ⅱ型丙烯酸酯组合浆料的结构和基本性能测试分析,特别是其浆纱、织造效果与变性演粉加PVA为主配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用丙烯酸类取代PVA,与变性淀粉的混合浆用于纯棉低特高密腐绸上浆,不仅可靠,而且更好。认为:PMXZH-Ⅱ型组合浆料的推广,可使纺织厂少用或不用PVA。  相似文献   

2.
PMXZH—Ⅱ型丙烯酸酯组合浆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PMXZH-Ⅱ型丙烯酸酯组合浆料的结构和基本性能的测试分析,特别是其浆纱、织造效果等与变性淀粉加PVA为主配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用丙烯酸类取代PVA,与变性淀粉的混合浆在纯棉低特高密府绸上浆,不仅可行,而且更好,并认为,在环保倍受重视的今天,使用PMXZH-Ⅱ型组合浆料是目前纺织厂少用或不同PVA的较好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ST—101浆料对改善淀粉与PVA混溶性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淀粉与PVA、磷酸酯淀粉与PVA、以及以变性淀粉(磷酸酯淀粉)与PVA为主浆料,加入5% ̄9%的聚丙烯酸类辅助浆料的混合液进行了混溶性试验、分析、初步了解了各个混合浆的分离速度与混合浆浓度,混合比例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采用以磷酸酯淀粉与PVA为主浆料,加入ST-101辅助浆料能改善玉米淀粉与PVA的混溶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磷酸酯淀粉在涤棉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形势的变化,浆料生产发展很快、品种繁多,主浆料由天然淀粉→PVA→各类变性淀粉与PVA混合→聚丙烯酸浆料与变性淀粉和PVA混合,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纺织品市场的变化,绝大多数的纯棉中号织物往细号高密...  相似文献   

5.
浆料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在论述浆料应用结构及浆料消耗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氧化淀粉、酸解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交联淀粉、复合变性淀粉、接枝淀粉及丙烯酸类浆料、PVA浆料、组合浆料的开发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纺织浆料的进展和开发应用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我国编织浆料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就变性淀粉、丙烯酸类浆料、组合浆料和即用浆料的发展作了作了分析,提出了少用或不用PVA等方向性问题,浆料生产应用必须具有有科学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王兰芬 《棉纺织技术》1999,27(10):621-622
我厂所生产的适应边贸市场的主导产品T C65 3 51 3 .5 1 3 .5巴厘纱产品 ,其经纱上浆原采用纯PVA方案 ,在织物染色、印花过程中 ,布面出现部分分散性的“结膜”疵点。经分析确认为PVA退浆不净 ,高温定形形成结晶所致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对该产品的浆料配方进行了工艺试验。1 主浆料的选择我们首先考虑以天然淀粉浆料部分或全部取代PVA ,但各类纯淀粉浆料在涤 棉类经纱上浆中都有其共同的弊端 ,即浆液不稳定 ,上浆效果不理想。而经过变性处理的HS 4变性淀粉是以优质木薯淀粉为原料 ,经降解反应而成 ,具有粘度稳定、粘着力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中长T/R(涤/粘)股线品种上应用新型变性淀粉浆料替代PVA与玉米原淀粉的生产实践。通过对原料及LS—复合变性淀粉和CB浆料性能的分析,选择出合理的浆料配方,并在华达呢品种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S—复合变性淀粉和CB浆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粘着性,完全可以替代PVA,并证明了采用低上浆,以贴伏毛羽为主要目的的品种上浆,其浆液应具备高粘特性。  相似文献   

9.
倪美丽  李强 《棉纺织技术》2001,29(12):744-745
0 前言长期以来 ,我厂生产的细号高密品种均采用PVA加淀粉浆和DDF复合催化剂或PVA加变性淀粉浆为主浆料。 2 0 0 0年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厂调整了棉布产品结构 ,决定向细号高密织物发展。这样 ,PVA上浆时浆膜完整度差 ,毛羽多 ,易结浆皮 ,浆纱机上分纱难等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选用了JS 2型变性聚乙烯醇、FZ 1型磷酸酯变性淀粉为主浆料 ,LMA 95合成浆料和SLMO 96 (Ⅱ )短纤维油剂为辅助浆料的浆料配方 ,取得了良好的上浆效果 ,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现将使用情况总结如下。1 主浆…  相似文献   

10.
LSG—2型变性淀粉用于纯棉织物的上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公司拥有日本丰田喷气织机 64台 ,主要生产幅宽为 1 1 9.4cm~ 2 66.7cm的纯棉、涤棉产品。过去因PVA价格昂贵 ,组合浆料相对比较便宜 ,且调浆操作方便 ,纯棉品种使用的浆料大部分是组合浆料。但随着PVA的大幅降价 ,组合浆料与PVA几乎等价 ,失去了价格优势 ,在此情况下 ,我公司开始选择质优价廉的新浆料 ,经多次筛选 ,我们选择了LSG 2型复合变性淀粉。经改进配方 ,使生产效率提高 ,使用成本降低 ,今年 1月~ 8月共节约浆料成本 1 2万元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 LGS 2复合变性淀粉的特点1 .1 产品性状 (见表 1 )表 1 …  相似文献   

11.
浆料粘附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分析了现有粗纱法测试浆料粘附力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用剥离法测试浆料粘附力的试样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并对变性淀粉,PVA和丙烯酸浆料对棉,涤/棉和涤纶的粘附力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2.
GTS系列即用组合浆料的应用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纺织用浆料也由原来的天然淀粉浆料在不断变换、更新。GTS系列即用组合浆料就是一种对PVA进行改性处理,再与变性淀粉进行组合的适用于纯棉、涤棉混纺品种经纱上浆的新型纺织浆料。应用于T/C13/13te...  相似文献   

13.
氧化深度对双变性淀粉与PVA混溶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祝志峰 《棉纺织技术》2000,28(2):26-29,30
通过改变氧化剂的用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羧基含量的氧化乙酰化双变性淀粉浆料,然后以初显分离时间和沉降率为量化指标,分别研究了它们与PVA-1799、PVA-1788及PVA-0588三种聚乙烯醇的浆液混溶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双变性淀粉中的羧基含量对它一PVA之间的浆液混溶性影响很大,提高氧化深度能够显著改善两者间的混溶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上浆性能;PVA分子结构则对这种混溶性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腈纶废丝为主,以丙烯酸酯和丙烯酰胺为副合成的BY型丙烯类合成浆料,其外观白色粉末,有效成分≥88%,6%水溶液粘度60-100CP,pH值6-8,经过试验表明,BY型浆料易溶于水,和淀粉及淀粉+PVA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在PVA+淀粉浆中,BY型浆料可取代15%-20%的PVA。  相似文献   

15.
对VICOL-WNR型浆料和COLVINAL226型浆料的浆纱性能和浆纱质量进行了测试和理论分析,认为这两种浆料在涤棉混纺纱上浆中可以部分取代PVA并取得较好的上浆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混合浆液组分与配比对浆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浆膜制备和浆膜弹性,粘附力测试的研究基础上,对酸变性淀粉,PVA-1799和含酯丙烯酸浆料,不含酯丙烯酸浆料的混合浆料浆膜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LCA,LTA共聚浆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东  刘馨 《纺织学报》1997,18(3):26-29
本文合成了两只粘度稳定,成膜性能,退浆性能良好的丙烯酸类共聚浆料LCA,LTA,并进行了应用试验。在纯棉织物,涤棉织物经纱上浆中使用LCA浆料可以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PVA浆料;在细支高密涤棉织物经纱上浆中,使用LTA浆料与接枝淀粉可以全部替代PVA浆料,且可以获得理想的浆纱质量和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型浆料在涤纶混纺织物上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厂自1987年开始生产T/C等混纺产品以来,在应用新型浆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现小结如下。1 变性淀粉的选择与应用我厂涤棉品种开始生产时采用PVA和CMC纯化学浆,浆纱浆斑疵点多,并绞头严重,纱线毛羽多,1988年底开始采用氧化淀粉取代了一部分PVA,并加入了一定量的甲酯浆料,在稳定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所用淀粉质量不够稳定,批次差异大,浆纱质量时好时坏,并且对PVA取代度较低,我厂于1992年8月开始采用磷酸酯淀粉浆料对T/C65/3513tex纱进行上浆,经反复试验,将淀粉对PVA的取代度提高到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用PVA与酯化淀粉等组成组合浆料的研制和应用技术,解决了浆纱用酯化淀粉取代度低的问题,提高了酯化淀粉在组合浆料中的比例,并简化了调浆过程和提高了浆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乳液共聚浆料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刘馨 《纺织学报》1997,18(2):28-30
本文通过乳液共聚反应,研制了一只粘度稳定,成膜性,退浆性能良好的乳液共聚浆料EV,并对它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浆料在细支涤棉织物经砂土浆中,与氧化淀粉配合使用,可大幅度减少PVA浆料的用量和降低用浆成浆成本,并能够获得较理想的浆纱质量和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