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聚酰亚胺的制备原理、工艺、改性、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聚酰亚胺(PI)的合成与发展,并着重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聚酰亚胺及其纤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汪家铭 《化学工业》2011,29(12):16-20
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理化性能,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国内聚酰亚胺纤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家铭 《上海化工》2013,38(2):37-40
聚酰亚胺(Polyimide)纤维是高性能纤维的重要品种之一,国务院2009年4月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应用的发展,加速实现高性能碳纤维、聚酰亚胺等高新技术纤维和复合材料的产业化。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材料和民用急需高新技术纤维产品,聚酰亚胺纤维在航空航  相似文献   

4.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国栋 《辽宁化工》2013,42(5):542-544,546
综述了聚酰亚胺的主要合成方法:溶液缩聚法、熔融缩聚法、界面缩聚法和气相沉积法。探讨了聚酰亚胺在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纤维、聚酰亚胺胶黏剂和聚酰亚胺泡沫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聚酰亚胺纤维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纤维,其中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主要应用于环保的过滤领域、热防护等行业。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的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高琦公司整合多方优势,努力推进国产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的产业化进程,打破国外的垄断格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合成纤维》2015,(12):22-24
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特性,并与Kevlar 49纤维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聚酰亚胺纤维与铜合金混合编织护套的结构、特性及国产化情况。从单位质量、耐霉菌、耐盐雾、弯曲性、屏蔽性等方面对混合编织护套进行了应用考核,并同国内普通金属编织防波套以及进口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从而论述了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优势及其电极材料的发展与特性,回顾了近几年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聚酰亚胺基多孔碳、碳纳米片、碳气凝胶以及碳纳米纤维等材料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应用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法。最后讨论了未来推进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应注重的研究方向,指出包括聚酰亚胺碳气凝胶、多孔碳纤维及自支撑膜电极以下几方面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择聚酰亚胺纤维和环氧树脂,采用热熔法制备出了聚酰亚胺/环氧结构透波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吸湿率、力学性能、介电性能、湿热老化性能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聚酰亚胺/环氧结构透波复合材料的结构透波性能和耐湿热环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纤维中刚性共轭结构赋予了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良好的透波性能和耐湿热性能,但是与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聚酰亚胺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结构透波复合材料仍存在着压缩强度、弯曲强度与层间剪切强度低、吸湿率高的问题;力学性能破坏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聚酰亚胺纤维同时存在有机纤维的吸湿、压缩强度低、纤维/树脂界面结合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相继开展了PMR型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截止目前,纤维增强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最高使用温度可达450℃。介绍了聚酰亚胺树脂的改性方法与纤维增强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其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对国产聚酰亚胺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提高了国产聚酰亚胺纤维的润湿性。对改性后的聚酰亚胺纤维进行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结构、纤维力学性能、纤维静态水接触角以及束纤维芯吸效应的测试与分析,得知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可以对国产聚酰亚胺纤维的表面进行刻蚀,使光滑的纤维表面出现凹槽,同时可以引入大量的亲水性官能团,提升纤维亲水性。当放电功率为130 W、放电时间为240 s、放电压强为25 Pa时,聚酰亚胺纤维的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强力损失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聚酰亚胺(PI)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并以薄膜、浆料、树脂、纤维、泡沫等主要产品形式为线索,介绍了PI的关键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对国内研发和生产现状,以及与国外的差距进行分析,提出未来的发展动向和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基碳纤维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为碳纤维前驱体的聚酰亚胺 (PI)纤维的组成、分子结构和特性 ;叙述了 PI原丝的碳化和石墨化过程。并讨论了 PI基碳纤维在产业发展中将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聚酰胺、聚甲醛、聚酰亚胺等滑动轴承用自润滑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性能特点及用途,重点介绍了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共混改性、纤维增强改性、填充改性和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自润滑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聚酰亚胺纤维在应用方面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例如聚酰亚胺纤维的低表面活性,使得其界面的润湿性能差,且在水相中易团聚,分散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在复合路易斯酸及交联剂共同催化作用下,使纳米结晶纤维素(CNC)修饰碱处理后的聚酰亚胺(PI)短切纤维表面,测定了CNC修饰前后PI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及PI纤维成纸的接触角,结果表明PI纤维的浸润功能性得到提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最后通过多孔材料孔径分析仪测定了纤维成纸的孔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经CNC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存在交联现象,纤维表面氧元素物质分数增加,含氧极性基团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润湿性能,与PI纤维原纸相比,经CNC表面修饰后的纤维所成的纸页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降低了14.9°,与乙醇的接触角降低了4.8°,纤维分散度增加了45%,纤维亲水性显著提高,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纤维在水相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本法可以作为制备高性能纤维和相应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Fiber hybrid polyimide‐based (PI‐based)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carbon fiber (CF) and poly‐p‐phenylene benzobisthiazole (PBO) fiber of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were fabricated by means of hot press molding technique,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s under sea water lubrica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synergism of CF and PBO fib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CF or PBO fiber improved the tensile strength,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PI. More importantly, because of the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effect between CF and PBO fiber on PI matrix, the combination of 10%CF and 5%PBO fiber reinforced PI‐based composite had the best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showing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ocean environment. POLYM. COMPOS., 37:1650–1658, 2016. © 2014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6.
聚酰亚胺共混和复合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其它高聚物的共混以及与无机物的复合改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PI与环氧树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和聚醚醚酮的共混,以及PI与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玻璃微珠、凹凸棒土、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改性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PI共混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朱晓丹  王婕 《聚酯工业》2011,24(2):13-16
综述聚乳酸及其纤维的国内外开发历史及现状,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生产工艺、性能,及其在服装、家用、纺织品、医疗用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抗菌纤维与抗菌剂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建平 《合成纤维》2003,32(2):10-14
综述了微生物及其危害、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有机、无机抗菌剂体系及存在问题;对国内外抗菌纤维开发状况、抗菌剂应用开发和实例、抗菌纤维的检测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抗菌纤维与抗菌剂体系(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微生物及其危害,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有机、无机抗菌剂体系及存在问题,对国内外抗菌纤维开发状况、抗菌剂应用开发和实例、抗菌纤维的检测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