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12,(11):39-39
不少用户出于省事考虑,在微博、邮箱等网站上使用与网络支付账号相同的账户和密码,最近,SNS(Social Network Sites社交网站)账户被盗导致支付账号及密码泄露而出现资金损失的事件发生多起。怎样保障网络支付账户的安全?这里就给大家支几招。措施一:设置单独的高安全级别的密码网络支付账户、网银账户保管的是大家的钱袋子。因此,如果邮箱、SNS网站等登录名和支付宝账户名一致,务必保证密码不同。  相似文献   

2.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上商店和在线银行系统支付账单或进行购物。根据Harris Interactive于2012年2月至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的受调查用户会远程管理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在线购物。还有31%的用户会将银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电子支付行业市场价值数十亿美元,所以在线银行信息成为最受网络罪犯关注的攻击目标。网络诈骗者主要的目标攫取用户的在线银行数据,从而控制其银行账户。如果攻击成功,网络罪犯就可以随意支配受害者的钱财,进行各种  相似文献   

3.
《微电脑世界》2013,(8):123
近日,据来自卡巴斯基实验室的一份钓鱼攻击研究报告显示,网络罪犯窃取Apple ID和账户信息的攻击行动剧增。这类攻击中,网络罪犯会创建假冒的钓鱼网站,并伪装成苹果公司的官方网站apple.com。网络罪犯使用这些假冒的苹果网站,欺骗用户提交Apple ID登录信息,从而造成用户账号登录信息和个人数据被盗。网络罪犯还能够利用窃取到的账号,获取用户存储在iCloud和iTunes账号中的信用卡信息。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世界》2012,(10):61-61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用户还可以通过Ⅷ垤和客户端两种方式进行支付,无需任何绑定,用户在短信引导下完成交易,仅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且阿,银联结算。采用移动支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移动支付安全,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移动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小林 《个人电脑》2011,17(6):103-105
Internet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办公的影响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中在线购物、与好友交流聊天、欣赏流媒体内容等;不过,无论在网上进行哪种应用,很多时候都需要输入登录账号与密码,面对如此繁多的账号与密码,如果记忆不牢或者将密码丢失掉,轻则无法正常进行网络应用,重则可能会给用户自身带来安全麻烦。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记忆密码,让网络访问既安全又方便呢?相信本文下面的内容会给您答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生物识别的指纹密码可有效地提升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指纹支付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一个新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便捷化消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期望在移动支付过程中获取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移动支付正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却一直受用户担心,传统的数字密码只要通过网络发送密码信息,就可以被截留或复制,而存储了这些特征的服务器也存在被盗的风险。同时,移动支付众多的密码,也给用户带来了"数字烦恼"。  相似文献   

7.
“网页仿冒”(国际上称之为Phishing)这类网络安全事件是指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仿冒知名的电子交易站点(如银行或拍卖网站)的网页,诱使用户访问假站点,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从而窃取钱财。  相似文献   

8.
电子支付的本质是网上电子资金流信息,必须严加安全风险防范。没有密码学就没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本文着重论述了金融界电子支付中使用的各种密码技术,其中包括了传统对称密码技术、非对称密码技术、密码杂凑函数以及数字证书、OTP等采用的密码技术。电子支付中应用了这些密码技术,确保了电子交易的安全,保障了交易支付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靠性、不可否认性和可审计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网络邻居访问局域网中计算机的时候,如果对方计算机设置了密码,那么就需要输入有权限访问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选中“记住我的密码”,这样以后再次访问的时候就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了。但是如果文件夹A允许Guest身份访问,文件夹 B只能用User账号访问,而你在访问文件夹A时一不小心选中了“记住我的密码”,这样就会出现访问文件夹B时就以被记住的Guest账号去登录,自然就会被拒绝。如何删除这些被记住的用户名和密码呢?  相似文献   

10.
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将近50%的网民曾经有过网络账号或密码被盗的经历,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密码的网民只有14.4%,用户需要一种可以安全进行网络交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网罗天下     
《电脑爱好者》2012,(2):69-69
【网络事件】你的密码被泄露了吗2011年12月21日,有黑客在网上公开了CSDN网站用户数据库,包括600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账号和密码;12月22日,网上曝出人人网、天涯、开心网、多玩、世纪佳缘、珍爱网、美空网、百合网、178、7K7K等知名网站也采用明文密码,用户数据资料被放到网上公开下载。25日下午,天涯4000万用户资料泄露,用户的账号、密码、邮箱  相似文献   

12.
键盘记录器、硬件拦截机、QQ大盗、MSN盗号专家可谓是用户机密信息的最大"公敌",不经意间,你的银行卡账号、网游账号、邮箱账号、聊天软件账号等便会被这些"影子杀手"无情盗取(如图1,使用键盘输入并登录时极易被监听软件窃取账户和密码信息).一系列惨痛的教训不仅让我们蒙受了金钱上的损失,还会导致重要数据或联系人列表丢失等.但如果用户在登录时,选择使用软键盘登录,这样的风险便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网上购物、网上交易,使用电子银行的网上交易金额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也将其目标转移到盗取用户账号和密码,以谋取钱财。近年来,密码账号被盗比例迅速增加,造成大量用户对网络交易、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为了保护好个人账户数据,防止个人账户数据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网上盗取用户账号数据的主要手段及其特征,针对不同的攻击方式,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安全快捷QQ(一键登录QQ专家)是一款可以帮助用户安全快速登录QQ账号的辅助工具,特别适合一次登录多个QQ的用户使用,用户只需一次陛设定好账号和密码,即可一劳永逸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一键登录QQ账号。一键登录QQ专家支持用户快速登录QQ、TM以及QQ游戏,但是在快速登录前需要用户自行配置账号及密码。安全快捷QQ支持QQ2008和QQ2009环境,程序默认支持的是QQ2008,如果用户使用的是QQ2009,  相似文献   

15.
《微电脑世界》2012,(9):134
互联网早已不是一个安全的所在,网络罪犯总是在觊觎个人信息(尤其同财务相关的信息)、账号数据以及计算机资源访问权。他们会利用这些资源发布垃圾邮件,或者从事其他网络犯罪行为。利用恶意软件感染用户计算机,最有效和最危险的手段是使用常见程序或操作系统中的漏洞。这些漏洞能够在用户执行一些绝对安全的操作时触发,例如打开一个PDF格式文档或访问一个被感染网站。其中,危害性最高的漏洞被称为零日漏洞。黑客能够在软件开发商发布安全修补补丁之前,利用这种安全漏洞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6.
百家讲坛     
网络用户隐私成为发财的筹码使用网络,免不了要在一些网站、论坛等处注册账户,虽然我们注册账户时使用了密码,而且还是自认为复杂度较高的密码,但对于这些网站的运作人员们来说,这些都是公开的,况且还有一些黑了良心的网站站长,竟然会将用户的账号、密码这类隐私信息当成自己发家致富的法宝。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7.
《电脑迷》2009,(16):90-90
用XP访问局域网服务器时第一次有用户名和密码提示,勾选保存密码后,再访问服务器就默认用那个账号,但我想换一个权限的账号登录服务器,却无法更改当前登录账号了,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解除用户锁定,在登录时重新弹出输入账号和密码的界面?  相似文献   

18.
手机快捷支付给广大用户带来方便,但由于快捷支付独立于网银,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修改网银密码也无济于事。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卫自己的快捷支付安全。  相似文献   

19.
网络仿冒情况“网络仿冒或者网络钓鱼(Phishing)”利用一系列组合技术手段和社会工程技术,主要途径是发出假冒来自金融机构的邮件,诱使用户访问假的金融或电子交易网站,试图让用户交出他们的私人财务信息如密码、个人身份号码(即PIN)以及其他认证或者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其多样性的特征,用户可能同时具有多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如果能够识别出同一用户在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账号,就能够整合出该用户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对于好友推荐、广告推荐、信息扩散的研究也很有帮助。目前用户识别研究主要是基于用户属性的用户识别和基于社交关系的用户识别。随着用户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社交网络的数据获取限制越来越严格,用户识别也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和归纳了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