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了对称四极电测深法野外实测工作经验,设计常规极距排列装置;对场地实测电测深曲线进行定性解释,定性分析确定电测深曲线形态、渐近线、极值等,定量解释确定测点地电断面参数,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给出场地各电性层电阻率值;结合某拟建变电站场地浅部地层土壤电阻率测量工程实例,证明对称四极电测深测试成果更好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设计时必须考虑全年场地浅层土壤电阻率的变化,实测期间提供的数据只代表当时温湿状态下数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原理、影响因素,对电测井法、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等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说明各种测试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宜性和局限性,推荐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不同电力工程场地适宜的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上升,大规模风电参与调频成为风电发展的重中之重,功率分配方法也需更加智能化和简便化。因此,利用目标函数优化法对风场层功率分配进行优化。首先,对整个风电场进行调频功率函数的建模,使整个风电场的实时功率变化值追踪整个风电场待分配功率,将上述两者偏差值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其次,通过超短期预测方法得到一定周期内每台风机风速和有功出力的上下限,结合桨距角的变化限度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解得到各台风机优化后的功率偏差值,将其叠加到各台风机出力的基础值上进行调频。通过与其他功率分配方法对比,验证了目标函数优化法的优越性,其可以提高风电场调频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地区各风电场相关参数及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在DIgSILENT中对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风电场进行建模,可详细描述风电场内各风机低电压穿越的动态特性。在不同的电压跌落场景下,对风电场内部各风电机组的不同故障反应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整个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得出规律性结论。通过严重故障仿真得到风电场内部风机的脱网时序分布,分析了风机之间交互影响机理与连锁脱网的详细过程。最后,提出适当提高撬棒保护整定值、网侧变换器灵活运行和采用SVC等装置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可以提高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已建成的风电场中,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布置增设小风机,使风电场的整体发电效益最大。在风电场现有风机已并网运行的基础上,分析在场内间隔中增设小风机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复杂地形下风电机组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建立计及遮挡尾流效应的改进Lissaman模型,构建风速与不同塔筒高度的风机出力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具有通用性,可给出任意风电场内增设小风机的优化方案。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规划布置场内小风机,能够有效增加风电场的整体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6.
海上风电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海上风电场的开发与建设中,风机的微观选址关系着风电场中所有风机的发电效率,而集电系统承担汇集风机发出的风电功率并外送至陆上电网的重要任务,两者在成本与发电收益上存在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获得海上风电场更大的发电收益,文中提出了一种风机微观选址与集电系统双层联合优化方法;上层采用遗传算法进行风机微观选址优化,下层采用蚁群算法(ACS)实现集电系统拓扑结构优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风机微观选址与集电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兼顾了风电场长期总发电效益与集电系统的投资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平滑法的风电场短期出力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机组发电出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风速、紊流、风机塔影效应等,这些因素的随机变化都会引起风机出力的波动.随着我国风电规模的迅速增长,风电装机容量在总发电容量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准确地对系统内风电场出力进行预测,那么电网调度(发电)计划将不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对风机功率特性曲线使用了线性差值法,来确定单台风机在给定风速下的出力情况.应用两个风电场出力的相关系数,进行两个风电场总出力的预测误差分析,然后应用空间平滑法推导出两个风电场总出力的计算公式.应用相似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区域内多个风电场总出力的空间平滑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以2机系统为例,将大型双馈风电场划分为2个参数不同的子风电场,对比研究了2个子风电场在汇流线路阻抗不同、容量配比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单台风机等值模型与2台风机等值模型时整个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采用单台风机等值整个风电场会引入一定误差,但是风电场参数变化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规律与2台风机等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李德鑫  田春光  常学飞 《吉林电力》2013,41(1):18-20,42
针对现有风机模型不能真实反应各种类型风机在低电压故障中的暂态特性,影响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评估准确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和改进风机仿真模型,并与实测风机低电压穿越特性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风机暂态模型与实测风机在低电压穿越特性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某地区风电场为例,利用该模型搭建的实际风电场仿真系统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风机模型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性能评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说明不同位置的子群风电场变化同样的参数范围对整个大型风电场的次同步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以华北地区某大型风电场双馈风机串补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3台风机来等效实际中处于不同位置的3个子风电场群,建立了整个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利用参与因子确定了系统中的次同步谐振模态。着重比较了各子风电场群中转速、输出功率、风机台数以及线路参数等主导因素变化对整个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汇流母线电气距越近的子风电场,变化同样的参数范围,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越大。子风电场群中投入的风机数量对于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与风机的转速有关,呈非线性关系。各个子风电场群与汇流变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阻抗增大时,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系统的谐振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生产分时定向无功表和峰谷分时无功表的设想,以使现行的无功电能在与峰谷分时有功电能在相匹配,按峰、谷、平三个时段分别计算用户的功率因数数值,按三个时段分别计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增加电网经济效益,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非晶态合金材料应力阻抗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阻抗效应(SI)是近年来在非晶态合金材料中发现的又一新的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特殊物理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研制出高灵敏度的应力/应变传感器。简单介绍了应力阻抗效应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有非晶丝、非晶带和薄膜应力阻抗效应的研究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其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适当的处理工艺引入的各向异性对应力阻抗效应的提高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工程现已成为我国冻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发现,在世界各冻土大国输电线路的建设中,俄罗斯在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建设历史最长,累积长度约接近10万公里,电压等级主要为220 kV和500 kV;在环境变化条件下,各国工程建设中均发现冻胀融沉、冻拔问题、不良冻土现象等冻融灾害对对塔基稳定性造成的严重影响;鉴于输电线路点线工程特性,可充分结合冻土发育规律、合理选线和设置杆塔,有效减少冻融灾害发生;桩基础是多年冻土区较为通用的塔基形式,冬季施工是重要的选择原则;热管等工程措施的采用是减少冻融灾害和维护塔基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概述了第七届亚洲电池会议(7ABC)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并报道了此次会议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17.
《电气》2011,(2):14-18
With the incessant development of power market reform,the existing cross-subsidy in electricity tariffs has become a critical problem in China’s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cross-subsidy and electricity universal service,the authors take foreign countries’ experience as reference to design several solutions to cross-subsidies in electricity tariff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olution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confidence which many biologists have in problem-solving methods is unwarranted and that there are very important limitations in almost all current methods for solving biological problems. The standard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that computer scientists use is outlined. An example of an error in an evolutionary tree problem-the case of the African Eve-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微晶玻璃具有电阻率高、介电特性好、硬度高、机械强度大以及铁电性等特点,因而在电子元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来电子元器件用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声脉冲法装置测量了乙丙橡胶(EPR)不同拉伸状态下以及不同加压状态下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并运用有限元计算空间电荷对乙丙橡胶(EPR)试样内部电场的畸变。实验结果表明,在乙丙橡胶弹性形变范围内,一定的拉伸率可以减少介质中空间电荷的积聚;非弹性拉伸导致乙丙橡胶中的深陷阱增加,使加压以及短路时的空间电荷量增多。用聚合物的能带理论以及介质中电场计算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